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人生四五年》最新章节。
“谢语流,为我们的友谊干杯。”
都知道的时间总会过去,天也总会亮,到第二天了。仿佛那遮天的乌云一瞬间就消散了,胡杨默默的坐在亭子里面,看着东方晓白。等了一晚上,没有电话打来,他不知道现在结果会是什么。
也许该打个电话去问问,打给谁呢?胡杨一个人也不认识,也许可以打给二叔,可是二叔的电话号码胡杨不知道。现在想想,他们知道胡杨的联系方式吗?胡杨莫名觉得难道是因为这样所以没有电话打过来吗。
但是电话响了……
一个熟悉的号码,一瞬间胡杨感觉回到了以前。对啊,这就对了,只有无名会给胡杨打电话。他们能拿到无名的手机,一点不奇怪。
接通电话:“到这里来,胡杨。”
胡杨还没说出话来,电话就挂断了。接着手机弹出一条消息,是地址。胡杨还在想着该不该去的时候,又一条消息弹了出来:
“谢语流也在这里。”
看着这条消息,胡杨点进去,看着无名头像发送的消息,突然觉得对面是无名。但也就一瞬间的错觉罢了。本来想在上面问问,可是最后还是把输入的话语删除了。
胡杨决定去看看。
有些话,该当面问,不适合输入框。胡杨现在没有理解为什么说谢语流的事情,虽然确实谢语流和胡杨相过亲。之后也有联系,甚至可以说联系的非常频繁。
但胡杨并不觉得这有什么问题,难道二叔他们知道了胡杨和谢语流的事情,想要他过去再接触接触吗?脑子里面一团乱麻,胡杨没有很急切的想要赶过去。他出了公园,按照导航准备搭乘公共交通过去。这让胡杨又慢了一步,所以他没有了选择的机会。在另一个交流软件里面,有人上传了一份资料,表单第一列上面赫然写着:
“谢语流”
……
一个晴朗的日子,树叶青青,日光暖暖,树叶散发出生机的味道。走在这样的路上,一夜没睡的胡杨也觉得脑子轻松,步伐显得轻快散漫。
胡杨要去的地方叫做截流台,这个地方有点偏远,胡杨没去过,所以费了一些时间转车。胡杨没有太过注意这个地方有什么不一样的。
截流台是一处江河淤沙经年累月形成的一处滩坝,经过开发,筑起高台,形成了一处专门供人欣赏江河波涛的观景台。但也有人说这里以前就是祭河的高台,不过这些已经无处可考了。
但这里由于常年游客来往,所以开发了许多游玩的项目,其中就有游船可供渡江巡城。
胡杨坐过车,但是没有坐过船,倒也不是晕船或者其他。只是由于没时间而且一个人去坐船,显得很无趣。本来坐船也不贵,百多元就可以体验一次。
截流台不大,往往只可以供三四十人同时观赏,要说观赏其实也没什么好看的,毕竟不是每天都有大浪滔天的涨潮。于是大多时候,这里常常没什么人,往来的游客很少。今天截流台上面倒有很多人,不过他们没有拍照打卡,只是把一个人围在中间。
那是一个女子。
他们不是来游玩的,倒好像是看戏的,只不过大戏还没有开场,所以严肃的场景显得不正经。
台上面二十多个人,全都一言不发的站着,他们漫不经心的观察着截流台附近的景致。台下面也有一群人,或蹲或立,围着一个茶摊,闲谈说白,没有上面严肃的气氛,但也绝不显得轻浮怠慢。
通往截流台的唯一方式,就是盘旋回龙一样的木质走廊,这走廊从马路上起,终点不是截流台,而是江边。长廊使用时间已经有一些年头,上面大多附着青苔和各种各样的杂草,本来淡黄色的木头纹理,也已经被时间浸染成深黄灰色。
但就算这样,走在上面也绝没有咔嚓咔嚓木头纤维断裂的声音,反倒由于常年水汽沁润,每一步踩在上面浑厚结实可靠。胡杨就这样沿着长廊一步步走到截流台,走到截流台下面的时候,那群喝茶的人依旧是自顾自做着自己的事情,只是没有之前那么分散了。茶摊有几个桌子,喝茶的人三三两两的围着。最中间那桌有人看到胡杨过来,似乎想要说什么,但最后被同坐喝茶的人给打断了。于是那人只好端起茶杯赔笑着喝完。
胡杨没有准备在这儿喝茶,于是从这群人中间穿插过去,沿着台阶爬到截流台上面去了。到了上面,一圈人围着入口,胡杨一个都不认识,除了二叔。
这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啊,一群人围着一件事情,终于主角登场了,于是大戏拉开,配角们簇拥着女主,见证一场荡气回肠的故事。这如何不让人深刻记忆啊?就像是一幅古老岩画,重见天日,任谁看到不有见证岁月变迁的感慨。
二叔快走两步,无悲无喜,拉开人群,引着胡杨走到截流台中间,于是胡杨看见了谢语流。谢语流浑身血污,两脚双鞋全是泥土,披头散发一幅丧家之犬的样子。正好日光当头,截流台无遮无庇,上不接天,下不连地。谢语流现在的样子胡杨看的一清二楚。
实在不得体。
“胡杨,我们找到她了。但是有人已经跑出去了。”
二叔指着谢语流说道。
胡杨默不作声,默默看着谢语流狼狈的样子,起先大家都还在默不作声的等待,但是胡杨很久都没有个回应。日头也大,在场的配角们开始施压,那是一种聒噪,一种絮絮叨叨,一种窃窃私语。最重要的是他们要胡杨有所动作,所以语言的力量化作无声的拳头,击打在胡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