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梨云梦清秋》最新章节。
暮色中的九重城笼罩在淡紫色的烟霞里,琉璃瓦折射着夕阳最后的光晕,将青娥单薄的身影拉得细长。她倚在雕花石栏前,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白玉栏柱上斑驳的裂纹。远处传来青铜风铃空灵的声响,惊起几只栖在梧桐树上的寒鸦,扑棱棱掠过缀满星子的夜空。
“小姐,你的安神汤。”侍女端着青玉碗轻声提醒,氤氲的热气在暮春微凉的空气里打着旋。青娥恍若未闻,怔怔望着东南方向——那里是樊川的方位。金丝绣边的广袖滑落至手肘,露出腕间褪色的红绳,绳结处嵌着的蓝宝石在暮色中忽明忽暗,像极了那人临走时的眼神。
她忽然低笑出声,惊得侍女后退半步。玉碗中的汤汁泛起涟漪,映出她眼角细密的纹路。千年时光在她体内刻下痕迹,却始终抹不去那个月夜。记忆如潮水漫过神智,她又看见兰陵夜转身时银甲折射的冷光,听见他战靴踏碎枯枝的脆响,嗅到素月血染的白玉兰香。那日他回眸一瞥,眸中翻涌的恨意至今仍会在午夜刺穿她的梦境。
曾经的自己,还穷极所有的,竭力用星辰之力,想要治好他的眼疾的。
自己付出了那么多,为什么?为什么会是今天这样的结局!
现在还要依靠凡人的安神汤度日!
“退下吧。”青娥挥退欲言又止的侍女,指尖抚上胸口。锦缎下本该跃动心脏的位置,此刻只有寒玉在散发着微弱暖意。自樊川归来,她便将自己封进这具寒玉雕就的躯壳,可为何千年过去,心口仍会为那个名字泛起细密的刺痛?
上元夜的长明灯飘满九重城时,青娥在库房发现落灰的犀角樽。这是当年兰陵夜用过的酒器,杯沿缺齿处还沾着干涸的胭脂。她鬼使神差地斟满寒潭香,仰头饮尽时,冰冷的酒液却化作喉间灼烫的呜咽。铜镜映出她酡红的面颊,恍惚间,又回到了在樊川的日子。
“你如今连饮酒的姿态都要学他么?”君不见摔碎犀角樽时,飞溅的瓷片划破青娥的锁骨。鲜血渗入寒玉的裂缝,竟让这件维持生机的宝物发出濒死的哀鸣。
就在这颓废的千年之间,瑶笙已经得到了十二生肖星座的认可。
这些年,自己失去的太多了。
想起从小一起长大的素月,青娥仍心有不甘。
廊下忽有衣袂翻飞之声,青娥未及转身,已嗅到父亲惯用的龙涎香。
“又在看星象?”君不见的声音裹着夜露的湿意。他玄色披风上银线绣制的星图在月光下流转,鬓角新添的霜色让青娥心头微颤。这位执掌九重城千年的城主,此刻眉宇间竟带着罕见的迟疑。
“父亲可知,南斗第六星今夜格外黯淡。”青娥抬手遥指天穹,云母护甲划过星辰轨迹,“当年素月最爱......”
话未说完,君不见突然握住她抬起的手腕。老人掌心粗粝的纹路硌得她生疼,素来沉稳的声线竟有些发颤:“若有机会重聚魂魄......”
风突然停了。
青娥感觉有细雪落在睫毛上,凝神才知是飞溅的泪珠。她看着父亲翕动的唇,耳畔轰鸣着血液奔涌的声响。千年间辗转反侧的不甘与执念,此刻化作指尖嵌入掌心的剧痛。君不见的每个字都似惊雷劈开混沌,将死寂的心湖搅起滔天巨浪。
“需寻与肉身契合的胎儿......”君不见的尾音消散在夜风里。
青娥忽觉喉间腥甜,踉跄扶住石栏时,袖中掉落半块残缺的玉佩——正是当年素月临终塞进她掌心的。月光穿透玉质,在地上投出蜿蜒血痕似的纹路。
“父亲!”她转身时金步摇缠住鬓发,扯落几缕青丝也浑然不觉,“女儿愿以千年修为作注!”话音未落,天际忽有流星划过,在星图上撕开赤红的裂痕。
君不见望着星象皱起眉头,却终是长叹一声,将记载秘法的星图卷轴放入女儿颤抖的掌心。
此后的岁月里,青娥时常独坐观星台,青铜星盘在她指尖昼夜轮转。每当收集到一缕残魂,水晶瓶中便会漾起萤火般的微光。直到某个雨夜,最后一缕游魂穿透琉璃窗棂没入瓶中。
“成了......”她将温热的玉瓶贴在心口,寒玉竟透出久违的暖意。指尖抚过瓶身时,恍惚看见素月执伞立在雨幕中,裙摆沾着樊川特有的青檀花瓣。
随父亲踏入凡间那日,恰是芒种。青娥望着车水马龙的街市恍如隔世,九重城清冷的月光与尘世的烟火气在鼻尖交织。她将素纱帷帽又压低几分,却挡不住糖画焦香混着新麦气息的暖风。
君不见玄色衣袍掠过青石板路,腰间玉珏相击的脆响惊起檐下乳燕。
穿过三条街巷,朱漆大门上的铜兽首在暮色中泛着幽光。青娥注意到门环处细微的裂痕,像极了当年素月眉间的朱砂痣。开门的嬷嬷满头银丝梳得齐整,浑浊的眼珠却透着异样的空洞,行礼时脖颈转动发出枯木般的咔嗒声。
“贵客请随老身来。”嬷嬷的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青娥跟着穿过九曲回廊,沿途的紫藤花架投下蛛网似的阴影。她忽然驻足——转角处有面铜镜,镜中映出的却不是自己寒玉雕琢的面容,而是一张血肉模糊的脸。
“青娥。”君不见的呼唤惊醒恍惚的青娥。再定睛时,铜镜已蒙着厚厚的尘埃。她握紧袖中玉瓶,瓶中残魂突然剧烈震颤,在掌心烙下灼热的疼痛。
暮色将垂未垂时分的宅邸笼在琥珀色的光晕里,飞檐上蹲着的嘲风兽吞着最后一缕残阳。青娥的织锦履踏上青砖的瞬间,惊起砖缝间沉睡的尘灰,细小的微粒在斜照里跳起金色的舞蹈。她望着影壁上斑驳的《松鹤延年图》,忽然记起素月最爱用银毫勾勒松针,笔尖总要蘸三次墨——就像此刻廊下垂着的湘妃竹帘,被穿堂风掀起又落下,在粉墙上投出深浅不一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