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

第73章 燕国被灭,齐王吓坏了!(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秦:三岁圣孙,我教始皇打天下》最新章节。

大王下了令,先造一批纸张当作礼物送给齐王。

子婴也不敢怠慢,详细和淳于越说了一遍流程。

淳于越便在宫外,单独开辟了一个工坊,开始制造起来。

竹子这玩意,到处都是,没用多少时间,便造好了足足一车纸,并备好了礼品让使者前往了齐国。

而纸张的制造工艺,则是被秘密保护了起来,私自不得传播。

当然,在咸阳城内部,也开始大批量地制造起纸张来。

这也是子婴的提议。

“想要知道工艺如何改进,只有在不断实践中才能得知,光靠想怎么能改?”

淳于越没有反驳,立刻赞同道:“小公子说的有理,立刻火速全力制造。”

只是他再也没有去自己的书院,而是每日在这工坊内与工匠们同吃同住。

顿时,有了大批的纸张造了出来。

虽然质量和子婴第一次制造的差不多,可在工艺速度上又有了提高。

淳于越相信,只要时间足够,一定可以提高纸张的光滑度,让书写更加顺滑。

而秦国内部的文书下达,以及公文书榜,全部改用了纸张代替。

朝内的官员们,顿时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对于这纸张赞不绝口,等人说出,这是小公子发明后。

又是一阵膜拜夸赞。

……

国夫人院落内。

赵高叹着气,眉头紧锁:“夫人,眼下这淳于越醉心于纸张工艺改进,也没功夫继续教导子婴了。”

“教导?”国夫人重重地拍着桌子,“这子婴莫不是上天派来的妖邪,怎的自从开口说了话,竟这般有能耐,又是俘获大王的芳心,又是打下了楚国。”

“我看是天神下凡吧?”赵高无声低语了一句,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劝慰:“不过,大王对于公子扶苏的评判却是一个儒生罢了,想必不会立他为太子了。”

“哦?赵大人从何得知?”

赵高尴尬一笑,当然不能说出来,便笑道:“我自有渠道。”

这个情报,可是他拿着上好的鲁酒,去找李斯喝酒,灌醉了,才套了出来。

一般的国家大事,大王是不会找赵高商议。

只有在需要刑罚惩戒时,才会询问自己的意见。

可,从李斯口中得知这个消息,说明大王不看好扶苏。

那就说明,胡亥还是有机会的。

果然,国夫人在听得这件事后,也是心中一喜,可眉头依旧紧锁。

“可,胡亥和子婴一比,就完全比下去了呀。”

赵高摆了摆手,“不怕,毕竟胡亥和子婴差了一辈,要立也是先立自己的儿子,最近这段时间,在刑法判决时,我会带着胡亥,多在大王面前露个脸。”

“如此甚好。”得到赵高的承诺后,国夫人才笑了起来。

毕竟,自己总不好意思,再收扶苏为养子吧?

人家芈华虽然被贬,可人还活在咸阳呢。

半晌后,赵高却是开口道:“大王这次派兵去打燕国,就是为了给齐国看的,若是夫人可以让齐王投降……”

“投降?”国夫人惊呼道:“怎么可能?”

这仗都没打,却让自己王兄投降,这赵高是疯了吗?

齐国地大物博,又多年未经战争,实力尚在,你让这样一个大王直接投降,那功劳自然极大。

可别说是自己亲哥,就是自己亲儿子也不会这般容易同意投降的。

“夫人莫要惊慌,在下的意思是,先和秦国打一仗,等秦国觉得拿下费力后,你再出马劝说,这灭了齐国的头功岂不是夫人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