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

第210章 真墓?假墓?(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家有卷轴通古今,我养成了未来首辅》最新章节。

六月的天说变就变,越史研究小组过来的第二天就下了一场阵雨。

之后又连着好几天台风,他们干脆待在酒店研究照片上的壁画。

越研究,他们越发现墓地的异常。

实在是科举跟明朝太相似,而且洞里的家具也都是明朝所有。

况且壁画里还详细画了科举考的是四书五经的内容。

四书五经是什么时候出现的?

五千年前怎么可能会有。

李老提出一种想法:“我们不能仅仅凭借石门上残缺的记录就认定这墓地是越朝的,更有可能是明朝的墓地,而壁画与石壁上的内容只是他人杜撰。”

虽然越史研究小组更希望再发现一个越朝的墓地,可他们更尊重史实,几乎全赞同了李老的想法。

如果墓地是明朝,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什么研究价值。

杨老原本还有些不甘心,等看了从墓地带出来的各个朝代的物品后,他也赞同了李老。

兴致冲冲而来,败兴而归。

一时间,越史研究小组众人性子都不高。

“想也知道这不可能是越朝的墓地,科举是隋朝才出现的,越朝怎么可能会有。”

“越朝离现在五千多年,就算有墓地流传下来,也不可能短时间能就发现两座。”

杨老也泄了气:“早点走吧,不要妨碍他们的考古工作。”

苏锦劝道:“我们既然都来了,可以再仔细看看,也许就是越朝的墓地,却在明朝被人盗了呢。”

“就算有盗墓贼,也该是将墓地里所有东西都偷走,不可能往里头搬桌椅等东西。”

李老摇摇头:“组长你该尊重史实,而不能靠自己的想法来考古,否则你得到的会跟事实相差甚远。”

苏锦心里焦急。

实际从进入墓地,她就已经能肯定这必也是沈逾白的墓地。

可这事儿无法直说。

任由他们离开,他们就错过一个越朝墓了。

而且她是亲眼见证沈逾白考科举的,当然知道这一切是真的。

“那尸体呢?墓地总有主人吧?”

李老一噎。

卫老猜测:“也许这只是一个掩人耳目的假墓地?”

“那也该有墓地主人,为什么墓地主人会把科举的内容镌刻在墓地里,是否他与科举有关?这些谜团都没解开就断定不是越朝墓,会不会太武断了?”

众人沉默了。

这些确实都是疑点。

李桥站直身体,对苏锦道:“我赞同组长,就算墓地真是明朝的,为什么又要套在越朝的背景下?”

其实他早就觉得奇怪了。

这壁画好像怕他们看不懂,特意用文字说明,借此来跟他们科普的。

这一点跟上个越朝的墓地一样,那个墓地通过碎瓷片科普农业,而这个墓地换成壁画。

他直觉这两个墓地的主人是同一个。

苏锦给李桥竖起大拇指:“厉害。”

李桥满头黑线:“你是在夸我还是夸你自己?”

自己赞同她的意见,就被夸厉害,实在奇怪。

苏锦真诚道:“夸你。”

她能认定这是越朝的墓地,是因为她提早知道很多东西。

而李桥是靠自己发现的线索判断的,当得起她这声夸奖。

杨老被说服,当即道:“上一个墓地的农作物产量也高到离谱,也违背咱们的认知,照样是越朝墓地,这个墓地的科举虽违背史实,我们轻易就将其否定,如果判断错误,就会错失一个越朝墓。”

众人心头一颤,最终还是决定再仔细研究。

壁画内容都整理完后,趁着天气好,一行人又上了山。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这次他们准备更充分,只用了两个小时就爬上了山。

站在墓地看壁画与从照片上看壁画的感觉完全不同,杨老等人进入后又盯上了壁画。

苏锦却盯上了两个房间。

空着的那个房间墙上屋顶为什么会变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