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天子

第27章 从无冤案,自作自受!(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成化天子》最新章节。

什么?

试探?!

徐有贞脸色微变。

“殿下的意思是……”

“这是南臣缙绅自作自受!”

朱见深语气轻松,饱含嘲讽。

你可以大口吃肉,但至少要给其他人一口碎肉吃,一口肉汤喝!

地方保护主义,官场勾结规则,历朝历代都是如此,但是明初那些南臣缙绅却是直接把锅都给端走,连口汤都不给人家留下!

科举的本质,本身就是一场权力分配。

然而这场南北榜中最初的南榜,北士一个没有,甚至连两广、湖广和四川等地都只有一两人,而江浙一带高中者却有四十多人!

这是在干什么?

真以为太祖皇帝年老昏聩了吗?

你当然可以不选择北方人,也可以完全不用北方人,任由南臣缙绅垄断科举,但是历朝历代的教训就摆在那里,你不用北方人,北方人自然就会去选择别人,然后直接造了你老朱家的反!

如果南臣缙绅不愿意让北方人通过科举入仕做官,不愿意让他们耍笔杆子做官,那么北方人就只好去耍刀把子,通过造反南下登堂入室!

“你说北士第一名,不如南士第三十名,我可以信!”

“因为到了唐宋年间,南方已经成为实际上的经济中心了,就比如面积同样的田地,北方一年一熟,华北两年三熟,华南则一年两熟,比粮食产量北方比不过南方,他们读书人有句话叫做“仓廪实而知礼节”,有了充足的粮食供应,能够天天吃饱肚子,才能抽身做学问,这样一来南士的文化素养就比北士高多了。”

“但是,北方承担着抵御外族入侵的重任,草原蛮夷一直都历代帝王的心头大患,也是南方百姓安稳生活的不稳定因素,想在绵延万里的国境线上抵御外族入侵,只能倚靠关隘和天险,而这就需要有人去驻守,所以北疆与南方一样同样,都是我大明不可分裂的疆土!”

“国朝要尽可能地做到平衡南北方关系,实现南北权力对等,都是保持国家统一,维系社会安定的重中之重,因为北方人心不稳,南方人日子也不会好过,当年那场南北榜案,就是太祖高皇帝利用科举来笼络北方士人、平衡南北差距的最好例子。””

徐有贞听得连连点头。

这就是南北失衡的主要原因。

南方是经济中心,仓廪实而知礼节,人家有的是粮食吃,吃饱喝足了就开始进学修德;而北方粮食产量本就不如南方,加上又面临蛮夷劫掠袭扰与时常爆发的兵戈战火,日子过得就凄惨多了,文化素养普遍比不过南方士子。

所以历代科举,普遍都是南士高中者多于北士,直到仁宗皇帝推行南北分卷取士之策,才勉强将弥合了南北。

“你说北士第一名不如南士第五十名,我也假装信了,毕竟没有撕破面皮。”

朱见深冷笑道:“其实太祖皇帝一开始已经算是很仁慈了,派遣督察组进去查一下,重新选一些北士录入,这件事情也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就这么过去了,以此平息舆论。”

“可是这些人怎么做的呢?这些人经复阅后上呈的北士试卷文理不佳,甚至还有犯禁忌之语,说白了就是故意恶心太祖皇帝,让太祖皇帝看看这些北士都是些什么货色!”

“他们以为这样做就能糊弄过去,实则恰恰相反,成功激怒了太祖皇帝,从而举起屠刀杀了个血流成河,人头滚滚!”

话说到这儿,朱见深自己都笑了。

这就好比你领导烟瘾犯了,让你出去买包烟,结果你买了瓶可乐回来,言之凿凿地告诉领导我觉得你这是渴了!

你想干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战国小大名
战国小大名
天文是后奈良天皇的第三个年号。天皇家丧失政治上的实际权力,权力中心足利家同样山河日下。武田、北条和今川三家在善德寺会盟,关东大名面临着势力重整;关西诸国中,陶晴贤与尼子晴久衰落,毛利元就趁隙发展;近畿三好家意欲取足利家而代之,尾张大傻瓜织田信长迎娶了蝮蛇女归蝶;一个长相酷似猴子的青年成为了织田家拿鞋的仆役。九州中部阿苏家,一个孩童也悄然而至。天下,即将进入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空门有佛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