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是纵骑上前,两马相交,只一个回合,便生擒潘毛以归。
刘黑闼见而大奇,说道:便是这个毛虫,杀我左仆射耶!
便命将其斩首,亲引军来迎李世民主力。李世民闻说前军已败,潘毛被斩,遂引军而回,不与刘黑闼正面交战。
三日过后,刘黑闼粮尽,急于决战,便使人渡过洺水,至唐营索战。
李世民却坚守壁垒不应,并命尉迟恭率军堵住洺水上游,嘱道:来日等刘黑闼过河,全军半渡时挖开堤坝,放水淹之。
尉迟恭领命,引军而去。
刘黑闼见唐军不出,果然忍耐不住,乃率步骑两万,渡过洺水来战。因见水浅不过没膝,遂令不必搭桥,皆都涉水以渡。
尉迟恭闻听下游人喊马嘶,一声令下,命众军掘开大坝。洪水吼声如雷,直奔而下。
汉东军皆都身穿重铠涉水,不及脱下,由是随波逐流,或溺于河底,或顺水而下。李世民便命众军立于岸上,轮番向河中射箭,一时矢集如雨。汉东军皆成标靶,由是溃不成军,被射死一万余人,复被淹死数千。
刘黑闼大败,只带千余名未及下河军士远遁,逃往突厥。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按下刘黑闼兵败,复说徐圆朗一路。
当时唐将盛彦师正被囚禁徐圆朗军中,趁徐圆朗起兵响应刘黑闼反唐,便率部众冒死逃回长安。唐高祖赞其忠义,任命为宋州总管,使齐州总管王薄为副,引齐州兵马围攻须昌(今山东东平)。盛彦师到至齐州,命王薄向谭州(今山东章丘)征调兵粮。
潭州刺史李义满素与王薄不和,闭仓不给。
盛彦师攻克须昌,还兵时便诱捕李义满,置于齐州监狱中。唐高祖闻报,诏令释之,但使者未至,李义满已经死于狱中。
王薄告辞盛彦师还归齐州,路过谭州,被李义满之侄李武意伏兵杀死。
王薄在隋末大起义中率先起兵发难,乃为十八家反王之首,今竟死于无名小辈李武意之手,于是京师震动。李渊大怒,因李武意逃走,竟由此迁怒盛彦师,判成死罪。
一员名将,就此落幕。
徐圆朗屯兵兖州,闻知刘黑闼被秦王李世民击败,由是恐惧异常,不知做何行止。
谋士刘复礼献计:今有前隋南海郡太守刘权之子刘世彻,向有豪侠之名,故魏公李密及郑帝王世充皆忌其名。将军若忧难敌秦王李世民,则何不与其合兵,并推其为首?
徐圆朗从之,遂派刘复礼到浚仪(今河南开封)迎接刘世彻。
刘复礼去后,有部将警告徐圆朗道:刘世彻乃当世枭雄,非为甘于人下者。当年瓦岗军渠首翟让禅位李密,反被其杀害,前车之鉴,将军忘之耶?
徐圆朗闻而大悟,于是便即反悔。
其后未几,刘世彻率数千部众来至,徐圆朗拒绝出城迎接,反召刘世彻入见,夺其兵权,命为司马。复命刘世彻劝说谯、杞二州守将,归降自己。
刘世彻并不计较,奉命而去,凡经其所到之处,各州县无不降服。
徐圆朗闻此,非但不喜,反而更担心自己权位受到威胁,遂待刘世彻回兖州复命之时,立即下令杀死。刘世彻无辜被诛,天下英雄心寒齿冷,徐圆朗人心尽丧。
高祖李渊闻说徐圆朗所作所为,大为愤怒,立派李世民率军击之。
秦王领命,于是回到黎阳,统帅大军直奔济阴(今山东荷泽),来寻徐圆朗决战。
便在此时,却忽闻探马来报:刘黑闼借得突厥兵来,侵犯山东!
秦王惊问:速道其详!
探马:刘黑闼自前番兵败洺水,乃率残部北逃,欲往突厥借兵,回来报仇。及至定州,便有旧部曹湛、董康买前曾逃亡鲜虞,复招集万余人马来投。刘黑闼大喜,遂又向突厥借骑兵五千,杀回河北。因一举攻陷瀛州,杀瀛州刺史马匡武;东盐州(今河北黄骅)太守马君德闻之,乃举东盐州以降。刘黑闼由是复聚三万兵马,声威大振。徐圆朗信心复起,乃遣使往东盐州联络刘黑闼,请其兵发山东,以救兖州之困。详情如此,请殿下定夺。
李世民闻之,急命再探,然后遣使往长安告急。
唐高祖闻报降诏:命淮阳郡王李道玄为河北道行军总管,原国公史万宝为副,引五万军出离关中,往河北联合齐王李元吉,联手讨伐刘黑闼,接应秦王李世民。
武德五年十月初五日,刘黑闼军进攻鄃县,杀贝州刺史许善护。观州刺史刘君会于是背叛唐朝,举观州全城投靠刘黑闼。
十数日后,李道玄引军来到河北,与刘黑闼交锋于下博(今深县东南),未料一战而败,李道玄阵亡,史万宝侥幸轻装骑马逃回。
洺州总管庐江王李瑗闻报大骇,竟然弃城西走,相州以北州县相继归附刘黑闼。由是只用十日,刘黑闼全部收复原有城镇,更攻陷沧州,复在洺州建都。
唐高祖闻而大惊,急命太子李建成挂帅,前往代替齐王李元吉领兵,再与刘黑闼对决。更命秦王李世民牵制住徐圆朗,不可使其与刘黑闼合兵一处。
刘黑闼闻说唐朝增兵,遂引军攻陷恒州,诛杀刺史王公政,与李建成军相峙于昌乐。
李建成督兵进讨,取得节节胜利,并大败刘黑闼于馆陶。
刘黑闼率部向北逃到毛州,背靠永济渠列阵。建成、元吉联合千余骑兵,经番猛烈冲刺搏杀,刘黑闼军被杀落水死者数千,再次败逃,李建成命骑将刘弘基追击。
武德六年正月初五,刘黑闼逃到饶阳,回顾仅余一百余骑,且都狼狈不堪。
众军正饥肠辘辘之间,饶州刺史诸葛德威出城大礼迎接,哭请进城,说已备盛宴以待。刘黑闼才进城门,伏兵四起,便被诸葛德威拘捕,送到李建成营中。
二月,李建成在洺州将刘黑闼及其弟刘十善一并斩首。
徐圆朗当时刚刚攻克泗州二十日,闻得刘黑闼死讯,弃城而逃,途中却为村民所杀。
刘黑闼乃徐圆朗两路反王,就此灰飞烟灭,退出历史舞台。
山东及河北之地,由此全部平定,皆归大唐。
镜头转换,按下河北,复说山西。
武德五年,突厥颉利可汗为助刘黑闼,发十五万骑进入雁门关,分兵攻打并州、原州。
高祖李渊闻警而动,急分兵派将:命左武卫将军段德操绕道夏州截断突厥归路,云州总管郭子和赶赴云中突袭颉利;同时命太子李建成兵出幽州道,秦王李世民从秦州道出击。
四路军马发出未久,突厥骑兵便如狂风席卷,已入并州之境。唐并州大总管、襄邑王李神符及汾州刺史萧寿引兵拒之,分别在汾水以东击败突厥,杀敌五千余人。
唐军虽获此胜,但突厥精锐骑兵数十万人,来势凶猛,继而进犯廉州,攻陷大震关。自介休到晋州数百里之间,仿佛蚁聚蜂拥。
唐高祖闻报大慌,遂派太常卿郑元璹往见颉利可汗,欲用外交手段解决。
字幕:郑元璹,字德芳,荥阳人,岐州刺史郑译之子。
郑元璹隋朝时凭借父功,拜仪同大将军、沛国公,累转右武候大将军,迁文城郡守。后归顺唐国公李渊,授太常卿,打败朱粲进攻,又多次出使突厥,拜鸿胪卿。
突厥寇略并州之时,郑元璹母丧,正在家中守制,唐高祖夺情除孝,命出使突厥。
颉利可汗及见郑元璹至,先责中国违约背盟,郑元璹随机应对,反数突厥背约之罪。几番争辩,颉利大惭,不能自圆其说。
郑元璹见此,乃谓颉利可汗:汉与突厥,风俗各异。汉得突厥,既不能臣,突厥得汉,复何所用?且以突厥风俗,战争之时所抄掠资财皆入将士,可汗一无所得。不如早收兵马,遣使和好,则我大唐必有重赉,币帛皆入可汗,免为劬劳,坐受利益。大唐初有天下,即与可汗结为兄弟,行人往来,音问不绝。今乃舍善取怨,违多就少,何也?
颉利终纳其言,即率大军引还汗庭。
郑元璹从隋恭帝义宁年间以来,曾五次出使突厥,每次处境都极为危险,此次尤然,千钧一发。由是仅凭三寸不烂之舌,说退突厥数十万大军,自回长安以报。
唐高祖闻说突厥退军,喜不自胜,亲自接出皇城以外,对众臣说道:郑德芳一人可胜过十万精兵,战国时纵横家之事,朕今知之矣。
郑元璹逊谢,笑而不语,原来其果然便是鬼谷门下弟子,曾师从于越国公杨素。
镜头转换,按下西北,复表东南。
南越王林士弘占据虔州,建楚国称帝,年号太平,拥九江至番禺之地,声振东南。武德四年,当萧铣兵败被杀,南梁败散之兵大半投靠林士弘,南楚因此重振势力。
唐朝荆州总管、赵王李孝恭遣使前去招抚,林士弘所辖循、潮二州都投降唐朝。
此番因闻唐朝与刘黑闼战于河北,又与突厥相拒于并州,无暇南顾,林士弘遂趁机派弟林药师率兵攻打循州,复夺旧土。
唐循州刺史杨略率军迎敌,林药师一战败死。楚将王戎不敢拒战,便以南昌州降唐。
林士弘逃走,占据安成山洞,袁州(今江西宜春)百姓纷纷响应归附。
洪州总管若干则引兵来伐,九战皆胜,林士弘愤病而死,部众离散。林士弘自隋大业十三年起事,至此败亡,前后共历六年。
此一路隋末反王,就此便成南柯一梦。
林邑王闻说林士弘败亡,因而便向唐遣使入贡,请求内附中国。
隋大业九年之时,炀帝曾分林邑为比景、海阴、林邑三郡;因隋末大下大乱,林邑趁机复国,到此时仍复归附唐朝。此一路反王,终究归藩唐朝。
唐高祖欲命并州总管刘世让为广州总管,前往镇抚岭南,临行时问以并州备边策略。
刘世让奏道:突厥向来犯边,皆以马邑为中转。依臣之议,当以勇将戍守崞城,用金帛招募降人,并不断派兵到马邑城下骚扰,毁其庄稼。禾稼不能生长,马邑人必定降唐。
唐高祖纳其建议,便不令去广州,改命戍守崞城。
当时马邑百姓虽在突厥治下,但大多不愿归附突厥,常向往归治中原。唐高祖闻之,寄书刘武周旧部高满政为使,使其招降马巴豪族苑君璋。
镜头闪回,便说苑君璋来由。
苑君璋虽为胡族,却乃是马武周妹夫。武德三年,当刘武周欲南侵唐朝之时,苑君璋便规劝道:唐主以太原一州兵力,直取长安,所向无敌,必有上天相助,非惟人力也。晋阳以南道路狭窄险要,主公必要孤军深入,后无援军,假如攻战不利,如何回军?依臣之见,不如北合突厥,南交李唐,在此称霸一方,是为良策。
刘武周不听,留苑君璋守卫朔州,毅然南下。终至大败,遂对苑君璋涕泣谢罪,随即共同逃往突厥,终归败亡。刘武周死后,苑君璋统其余众,便即驻屯马邑。
突厥可汗任命苑君璋为大行台,并令处罗可汗之子郁射设督兵助镇。
武德四年,代州总管李大恩击败苑君璋。次年三月,颉利可汗与高开道、苑君璋合兵攻打雁门,月余不克,于是退军。武德六年五月,苑君璋与高满政再袭代州,未能攻下。
唐高祖李渊派遣使者劝其二人归附唐朝,赐予免死铁券,保证不杀。苑君璋拒不接受,再次进犯代州,唐代州刺史王孝德将其击退。
马邑困于兵祸数年,由此人心厌战,渴望太平。
闪回结束。便在此时,唐高祖寄书高满政,劝令与苑君璋南归。(本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