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北平从光荣时代开始

第215章 技多不压身(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北平从光荣时代开始》最新章节。

出门在外,技多不压身嘛!

郑朝阳把铁丝捅进去锁芯,拨动几下,只听轻轻的“啪”的一声。

铜锁就被捅开了,旁边的冼怡笑嘻嘻的说道:“我就知道,郑大哥你可以,你真厉害!”

郑朝阳脸色一囧,你爹随便一个手下都比我开的溜。

正准备将冼怡的锁也打开,然后两个人开溜,放信号弹围剿的时候,外边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郑朝阳连忙将破棉袄脱下,放到牢房里的稻草上,弄出自己熟睡的样子。

然后锁上门,在冼怡疑惑不解的目光中躲到了一旁。

原来是就在郑朝阳和冼怡闲聊的时候,营地里的情形又发生了变化。

趴在营地外边的林启明看着齐啦啦带过来的部队,以及部队里面身影时闪时现的宗向方,眸子动了动。

随着人员的各就各位,则是带队的是郝平川使着顺手的张二峰。

“郝组长,什么情况?”砰的一声,张二峰趴倒在郝平川身旁,问道。

郝平川则是没有给他好脸色,语气平淡的回复道:“我们已经勘察过了,这是个山坳。

他们跑不了,等三号红色信号弹,然后进攻。”

四周的战士们听到郝平川的命令,都静静的趴伏在原地,一动不动,蓄势待发。

林启明看着宗向方时不时瞄过来的目光,在看着笑嘻嘻的把手套递过来的齐啦啦。

笑了一声,说道:“等会跟紧我,别乱窜。”

齐啦啦一脸不服气的说道:“林大哥,我不是小孩子了。”

好,好,好言难劝该死的鬼。

不理会齐啦啦,然后把视线再度看向营地,而此时出现了新的情况。

只见大门口,有一个套着黑头套的人被两个战士押着朝里面走去。

啧啧,冼登奎那个老东西也到现场了,要不要趁机给他干掉算了,兵荒马乱的,还能把锅甩到杨凤刚头上。

嘶,你还真别说,越想越合适,就这么干。

此时不知道要背锅的杨凤刚也接到了南京国防部发来的电报。

摊开电文,上面明白的记载着我部曾派遣一名为郑朝阳的中统特派专员,但未曾委任其为北平警察局作潜伏工作,如有,必定有诈。

杨凤刚看着上级的回复,语气平淡的说道:“果然是个假的。”

这下就没有心理负担了,毕竟要是真的,就凭自己了解的关于郑朝阳的信息。

可是北平警察局的红人,局长的爱将,真论起重要性,自己说不定还真没他高。

要是自己把他做掉,万一泄密,中统那帮子黑心的也不是好惹的,谁也不知道他们一共潜伏下来多少人。

有了电报,杨凤刚也就有了底气,对着大黑子下达命令:“去,把他做掉。”

大黑子和杨凤刚对视一眼,然后点了点头,扭头就朝着大门走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一个退伍老兵的另类江湖
一个退伍老兵的另类江湖
一名侦察兵,因错过了考军校的机会,退伍之后,浪迹天涯,尝尽了人间酸甜苦辣,演绎出一幕幕惊险人生。他从事过打拳卖艺,做过老板贴身保镖,在警察系统工作过,之后行走江湖,行医天下,最后以画画为职业,终于成为一代民间艺术大师。他想成为修行者,获得大能,梦想穿越太空,他在一步一步地实现自己的飞天计划……
八百山人
重生1977:从黄泥河猎狼开始
重生1977:从黄泥河猎狼开始
从黄泥河猎狼开始:余斌穿越到1977年黄泥河林场,那一年风云激荡,那一年刚恢复高考。一家人生活的林场明明守着大山,却生活贫困。服刑的妈,青春的她,除了三个弟弟,还有一个抱养的娃。这有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不忍了,上山!孤狼!一枪崩了!狼群!想办法都崩了!野猪!你要跟我回家?走吧!马鹿!你也要?……与自然抗争,为生存拼搏。与天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
八进制
重生之寒门
重生之寒门
关于重生之寒门:重生后在竞争激烈的时尚界,“StarryGloryFashion怀揣着对时尚的无限热爱与创新精神踏上征程。从创业初期的艰难摸索,到逐步在市场崭露头角,品牌一路披荆斩棘。在发展的漫漫长路上,它遭遇了数不清的挑战。新品发布前夕,面料供应危机差点让心血付诸东流;内部权力斗争暗潮涌动,考验着团队的凝聚力;竞争对手恶意抹黑,试图将其拉下马;市场转型时,文化冲突、技术瓶颈等难题接踵而至。但“
爱吃麻香肉酱的朝歌
军工厂风云往事
军工厂风云往事
这是一段镌刻在时空晶格中的青春史诗——以量子纠缠般纯粹的情感为底层代码,用跨维度的记忆碎片重构真实生活场景。当赛博空间的霓虹与二十世纪老式放映机的光影交织,仿生人指尖流淌的巴赫旋律与手写日记的墨香共振,那些沸腾着热血的星际机甲联赛、穿梭于元宇宙的荒诞乌龙事件,都化作神经突触中的量子存档。在记忆修复舱的蓝光里,黄金时代的高考誓师与二十二世纪的太空殖民训练重叠闪烁;全息投影中斑驳的课桌刻痕与火星基地
雪漠沙溪
星语童话之天使泪
星语童话之天使泪
本书讲述的,是几个年龄相仿的少年,在同一时空下相遇相知相爱,又于不同时间段相继分离的故事。在人生的某一时间段里,我们注定相遇,却如两条交叉线,相遇于一点后渐行渐远再无交集,我们只能怀抱曾经有过的美好回忆,继续朝前走。人生中过客寥寥如过江之鲫...
一米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