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牙利的崛起

第5章 军事改革(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匈牙利的崛起》最新章节。

1924年3月,恩特出席了匈牙利陆军会议。

在这之前,恩特曾提出了对陆军进行整编和思想建设。

现在的匈牙利陆军,依旧采用了上一次世界大战当中的陆军编制。很多武器装备,大部分用的上一场战争的武器装备,不过现在已经换新式武器装备了,思想建设还不够,一打败仗就落荒而逃。

在未来的大战中,陆军必须要拥有强大的火力才行,并且还要进行思想建设。所以,恩特开始主导对陆军的改革。

一方面是对陆军使用的武器装备的改革,另一方面则是对编制的改革和思想建设方面。

在恩特的建议下,陆军已经委托武器设备厂大量生产半自动步枪了,其中大规模生产的是G40卡宾枪。预计在一两年内就可以进行大规模的量产。到时候,将大量的采用半自动步枪来武装陆军。

因为半自动步枪在战斗的时候,每分钟往往能够发射四十发子弹。

除此之外,步兵班还装备了一门掷弹筒。

掷弹筒这种武器的制造很简单,技术不是很复杂,是战场上非常好用的步兵支援武器。

“国王陛下,经过改编,每个步兵班的兵力达到了14人,包括一名士官班长,一个两人机枪组,一个两人掷弹筒组,和一个九人步枪组。

班长使用一支冲锋枪,携带六个32发子弹的弹匣。机枪组取消第三射手,多余的弹药由后勤部队携带,战时分发下去。掷弹筒组携带一门掷弹筒,以及36枚炮弹。九人步枪组中,四人将装备新式的半自动步枪—G40卡宾枪,五人装备毛瑟枪。其中,装备毛瑟98K的五人当中,由枪法最好的一个装备狙击步枪。”

曼施坦因上将(由恩特提拔,并要求他训练士兵,对匈牙利军队进行整编)向恩特介绍。

恩特对曼施坦因说:“对于军队的思想建设,你有什么建议吗?”曼施坦因思索了一下,但没有想到好方法,只能说:“国王陛下,我想不出来什么好方法。”恩特觉得曼施坦因这么说也对,毕竟前世曼施坦因没怎么负责军队的思想工作。

恩特对曼施坦因说:“我们可以从军到班设立指导员,而且指导员日常负责对士兵宣传军队的纪律和爱国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军队不会成为野心家的工具,而且这还会凝聚军队的军心,确保没有人违抗军令,会严格执行长官的任务。”

曼施坦因听了恩特的话,便思考这种方法是否可行,想了一会,曼施坦因觉得这个方法非常有可行性,便说:“国王陛下,你的方法非常具有可行性,这样做可以培养一支忠诚于国王,服务于国家的军队,确保军队的忠诚性,也有利于加强军队的思想建设工作。”恩特见曼施坦因认可了这种方法,便决定从今天开始进行。

恩特召见了空军将领里希特霍芬(历史上1923年退役,后来担任了德国空军将领,在本时空提前两年退役,后来来到匈牙利的国防大学,经过三年毕业,因其独特的空军战略战术,被恩特所看重,被提拔为空军将领),“国王陛下,您有什么事来找我?”恩特开口说:“现在匈牙利需要扩大空军,现在飞行员的招收可以以飞行俱乐部的名义去进行,数量为五千,等到时机成熟就可以进行扩招了,这里我有一份BF-109战斗机设计图,你可以交给多瑙河飞机制造厂(历史上1941年成立,本时空一战后成立)去制造,我希望能收到你的好消息。”希特霍芬向恩特敬了一个军礼,保证完成任务

BF-109战斗机在原时空二战史上可是德国的王牌战斗机。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七色花
七色花
新房里,马文才骂道:“祝英台,没想到你是这么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既然你嫁给了我,就不要再想着别的男人,原来你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真爱……”“我不懂,我不知廉耻?”祝英台辩到:“是你自己要娶我的,还来怪我?”“我又没拿刀逼你,你走吧,你根本就不...
难怪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