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十三之风起

第九十章 兵书(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江湖十三之风起》最新章节。

楚霸王逃及至乌江,不肯过江,自言: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于乌江自刎而亡,令人惋惜。

三叔曾和卢林说及枪法时,提过楚霸王用大戟,号称无敌,楚霸王自刎乌江后失传了,后人缅怀楚霸王将大戟称之为霸王枪,并尊为枪法之首,至于后世江东孙伯符勇冠一世,只称小霸王;后世还有才女赋诗感慨: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看了一上午,卢林只看十余页而已,对于前面远古四战,印象最深的就是牧野之战,和听封神演义之书完全不同,尤其是其中记载的西岐图谋灭商数代之言: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

等到后面西伯盖即位五十年,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这西伯盖就是周文王,被作帝纣囚羑里作周易之事,也是易经最初的来历。这世间占卜抽签扶乩问卦,大都是以易经为卦辞卦象来解,古之典籍记载常常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不同于初来兵部时叶成梁所说的: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这话只说及戎,也就是兵者了,没有提到祀了。

下午,马侍郎和王侍郎给众人又一本书,这本书只有薄薄的数十页而已,上面有【吴孙子兵法】五个字,等到书发完了,叶成梁问及众人上午看书有什么问题的时候,卢林就问及了此事,为何现在不提祀之说了。

叶成梁说道:“你们都看了书,前面一些远古战事,记载不多,寥寥数语,但牧野之战记载就多了一些,当时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其不仅是每战之前都要祭祀,凡有大事皆祭祀,其祭祀所用,不是如今这般祭祀物品,还动辄以人牲来祭祀。

人牲用于祭祀之事,在帝纣之时,所用所为更为骇人,杀比干之后,朝歌更是人人自危,以至于到了牧野之战,武王的兵力虽远不如帝纣,却是胜了,并在一天之内就击败了帝纣,之所以能够以弱胜强,还如此速战速决,其中有很大的原因可能就是因为朝歌许多王公贵族,不堪忍受这种祭祀,阵前倒戈了。

等到西周替代了殷商后,对祭祀之事做了很多改变,殷商的规矩被废除了很多;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以前是天子为善,天能赏之;天子为恶,天能罚之;周人是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德配天;重民轻神,重民轻天,天人相分,于是乎天道远,人道迩。

等到吴王阖闾得到胥王伍貟和兵圣孙长卿相助,在柏举之战,以少胜多大败楚军,破郢都之后,孙长卿之名渐渐流传开了,其着有兵法十三篇,为世人所推崇,尊为兵圣,后世兵书再无出其右者,兵法韬略根本大多都在这十三篇之中,你们来的那天,我就讲过: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就是这兵圣兵法首句,此后渐渐的就没有提祀之事了。”

金良闻言后问道:“叶帅,这书中记载的战事都是粗略之简述,可有详实一些的?”

叶成梁说道:“从明日开始,就要为你们讲述这些战事战例,你们书中记载的那些战役都是曾经发生过的,有巨大影响的大战;但是时间越是久远,就越不可靠;一是历经这么多年,许多记载史料遗失了,残缺不全,二是后人有自己的喜好,查遗补缺会将偏好带进去,战事一起,很多时候胜负之分不到结束都不知道。

阵法你们都学过了,在各种战事中都可以看得到各种阵法的运用,很多时候都随机应变的,不要拘泥于所学,要跟着战场形势变化来改变;兵法韬略之书,你们刚刚拿到的就是孙长卿的【吴孙子兵法】,流传整理下来的十三篇原文,公认为武经众书之首;后世学过【吴孙子兵法】不乏出现大量疏解、阐发和考据以及注释,各种见解不一,这些就由你们自行去看去甄别。

【吴孙子兵法】的注解讲义、集注汇解和各种较勘刻印,还有其它武经兵书在兵部藏书楼都有,各种战事记载也都有,你们可以每日中午晚上去藏书楼看,只能在里面翻阅,可以誊录,但不能带出来,誊录也需谨慎,你们也可以互相探讨,有问题可以问我们。”

金良听完后,拱手说道:“多谢叶帅。”

叶成梁说道:“你们先看看书吧,等会带你们去藏书楼。”

众人听了都老老实实的看起书来了,卢林闻言,回头看了眼苏师姐,苏师姐是满脸喜色,随后卢林也翻看看了起来,【吴孙子兵法】总共十三篇:始计篇第一、作战篇第二、谋攻篇第三、形篇第四、势篇第五、虚实篇第六、军争篇第七、九变篇第八、行军篇第九、地形篇第十、九地篇第十一、火攻篇第十二、用间篇第十三。

每篇长短不一,开篇是始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将听吾计,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

计利以听,乃为之势,以佐其外。势者,因利而制权也。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实而备之,强而避之,怒而挠之,卑而骄之,佚而劳之,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

卢林也不知道看了多久,先是粗略看了一遍,也就数十页,不过六千余字,但是看得脑袋有点疼,有些后悔起在书院之时疏于经书子集之学了,看着字是一个个都认识,连在一起,许多话却是不甚明了了,想着若是王文英、婴宁、晏明他们这些人在就简单多了。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叶成梁早已经离开了,马侍郎和王侍郎拿抚尺敲击桌面,众人这才都惊醒了过来,王侍郎说道:“时辰快到了,这就带你们去藏书楼,先去看看认认路。”说着就和马侍郎站起身来,向大殿外走去。

卢林这才发现已经过是申时过半了,和众人一起跟了上去,看见众人的脸色,似乎都不太好看,姜星冉来到卢林身边问道:“小林子,这【吴孙子兵法】你都看得明白?”

卢林晃了晃脑袋说道:“看得头疼,以前在书院没认真学,这会有些后悔了。”

姜星冉说道:“我这也是头疼得很,师父学问很高的,除了教我练剑严厉,对于这些没有太多要求。我看韩师兄、赵师兄他们也都头疼得很,也就梁师兄轻松一些吧。”

卢林说道:“苏师兄他们多半也好不到哪里去,恐怕就是丹师姐、苏师姐要轻松一些,回头找她们两个多请教请教。”

姜星冉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过得一盏茶不到,来到藏书楼,王侍郎让众人拿出竹牌来,这竹牌不仅是膳食之时用,还是进这藏书楼的凭物,当值的可不认人的,只认牌子。

藏书楼五层高,进去后王侍郎和众人介绍了起来,第一层存放的就是各种兵书计策书,除了【吴孙子兵法】之外还有【吴子兵法】、【太公六韬】、【黄石公三略】、【神机制敌太白阴经】、【齐孙子】、【司马穰苴书】、【尉缭子】、【李卫公问对】、【便宜十六策】……等兵书,有数十种之多,还有一些标注了残缺的【军志】、【军政】、【军谶】、【军势】……等书。

至于【吴孙子兵法】的注疏除了最为出名的【十一家注孙子】还有十余种,除了这些还有各种策略计谋的典籍: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二楼和三楼记载的是历朝历代的各种大小战事,远比上午卢林所看的书多多了,有数百场大小战事的详细记载,都按照年代朝代分列了出来,卢林见了心中顿觉这样很好,他要查阅明月皇朝立朝时的战役战事就轻松多了。

四楼是各种兵器之书,唐辽多半是从这里看到的机括小弓弩了,卢林看见苏师姐眼睛已经盯在某一处了,应该是唐辽告诉过她一些情况的,省去了苏师姐重新去找的时间;五楼王侍郎就没有带大家去了,那里都是一些相当残缺的典籍和一些久远流传下来的,平素是几个兵部老人在上面整理,就不去打扰他们了。

王侍郎只是走马观花的带着众人略微熟悉了一下,后面要看什么,要学什么,都由得卢林他们自行去决定,每层都有数张大长桌,笔墨纸砚也都有,只是最后嘱咐众人,不要轻易外传,需要誊录带出去的,誊录好之后都需要放在这里等候检查,没有问题,第二日方可带走。在藏书楼看完后已经过了酉时,卢林直接回匠房去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妖魔鬼怪的尘世间
妖魔鬼怪的尘世间
神州大地,广袤无垠,神秘身世的张一彬历经人世间的苦难,寻天问道,寻求善与恶的真谛,辗转于天龙城、问天学院、神州大地。玩伴秦雨至死跟随,人参精小青舍命相救,宠物小虎身世惊人,终是遇到魔教圣女古灵儿,善与恶,情与义的较量不断上演,少年变强寻求真...
尘世间的荒野孤狼
神谕残响
神谕残响
“终末之剑。”“神之友人。”“秘构宗师。”“灾核级污染的死敌。”“最年轻的联邦执政官。”“十二终末正教荣誉主教。”······新一届蜕光圣堂大学的开学典礼上。主持人手持话筒,询问,“请问,您觉得哪个称号最符合您?””咳咳。“方白接过话筒。“其实,这些称号我都不太喜欢。”“我还是喜欢你们叫我。”“碰瓷正教创教祖师。”“新世最伟大的骗子。”“禁忌武器爱好者。”“天灾制造大师。”“或者。”“恶贯满盈方
防静电
我在修仙界种田飞升
我在修仙界种田飞升
农学博士沈清禾意外穿越修仙界,成了青云宗一名普通的外门弟子。别人御剑飞天,她挥锄种田;别人炼丹画符,她施肥浇水。一株变异灵植,让她从默默无闻到崭露头角;一片荒芜灵田,被她改造成修仙界人人向往的福地。从此,修仙界的画风悄然改变——“沈师姐,求...
忘忧的猫
万劫龙魂
万劫龙魂
关于万劫龙魂:一个十六的少年被抽离先天龙魂的废柴到觉醒双生魂脉的逆袭者,靠着封印的上古可推演万法,自创
子辰小说
剑来与雪中:剑心刀魂
剑来与雪中:剑心刀魂
剑心刀魂:在剑气长城的尽头,少年陈平安握紧了手中的剑,目光坚定。他从骊珠洞天走出,踏上了一条漫长而艰险的江湖路。他的师父崔东山曾告诉他:“剑道之路,便是以剑心通明,斩尽世间不平。”而他,也将用这把剑,守护他所珍视的一切。与此同时,在北凉王府,世子徐凤年正准备开始他的江湖游历。他伪装成一个普通的游侠,带着家传的刀剑,踏上了寻找自己道路的旅程。他的父亲徐骁,北凉王,曾对他说:“江湖,是用刀剑写就的诗
浅浅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