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异形吃成完美生物

第66章 恐龙世界(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从异形吃成完美生物》最新章节。

“妈妈,妈妈快看,这里有甲龙唉!”

清晰的人类幼童声传入甲龙的耳中,原本正悠闲进食的巨兽猛然抬起头向四周望去。

虽然周围没有能够威胁到它的生物出现,但那熟悉的声音依旧让甲龙焦躁不安

原本紧密的阵型开始分散,挪动着沉重的步伐,向密林更深处走去。

眼见甲龙的变化,范逸明顿时心中大喜,事情果然如他所预料的一般。

这些甲龙虽然体型庞大,防御强,并且数量还不少,但却有一个极为明显的缺点。

当时在筹建侏罗纪公园的时候,为了让食草恐龙能够更亲近人类,每一只在出生的时候都是由人类抚养到一定程度。

这虽然让恐龙不再抵触人类,但同样的也让它们能够对于各种人类进行简单的分辨。

一样米养百样人,游客当中总不缺乏一些手贱的。

这些游客坐在安全球里自以为万无一失,遇到恐龙有素质的只会远远观看,没素质一点的甚至会用安全球去撞击。

在恐龙的印象里,骚扰它们次数最多的就是刚才发出那些声音的生物。

至于范逸明为什么会察觉到这一细节,当然是因为他在穿越之前也遭受过熊孩子的骚扰。

范逸明很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自己好不容易有了一次假期,正准备在家里躺平,结果一朋友带着小孩来了。

那该死的熊孩子,一进来就是东摸西踹,连他养来用来度过闲暇时光的仓鼠,也没逃过其毒手。

正是因为有这经历,范逸明就思考这些恐龙每天面临成百上千的游客,是不是也会遇见这种没素质的,果然如他所想。

恐龙虽然智商低了一点,但并不代表蠢。

特别是这些恐龙基因技术的产物,比原始恐龙有更高着的智商。

为了确保将甲龙分开,范逸明不断的转换语气,发出各种声音,同时还用尾巴抽打周边的树木。

在他这一番骚操作下,4只甲龙开始逐渐分散,甚至有一只单独走到了一处密林里。

看样子是想借助茂密的树木,躲避那些该死的熊孩子。

眼见火候已经差不多了,范逸明停止发声,悄悄摸摸的靠近。

在距离差不多的时候,一口酸性吐息喷出。

强酸精准的命中了甲龙的头部。

就像原始人掌握了投掷武器后,直接从食物链中跃升到了霸主等级一样。

一只身高一米多米,浑身长毛,能够怪吼怪叫,并将动物眼中的尖牙利齿抛出十一二米的怪物,大部分生物见了都得发怵。

拥有酸性吐息的范逸明对于只能近战攻击的生物来说,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还没发现敌人,自己就先挂了。

“吼吼吼........”

剧烈的疼痛让这只甲龙挣扎起来,但并没有持续多久。

为了一击必杀,范逸明喷涂的酸液非常多。

高腐蚀的酸液通过甲龙的眼睛、鼻子、嘴巴流入其体内。

短短几秒钟的时间,这只甲龙便倒地毙命。

环顾了一下四周,确认周围没有其他生物,但是范逸明还是决定把这支架龙给挪一个地方,再慢慢吃掉它。

现在还是处于人类的监控范围内,就地进食太不明智了。

锋利的前爪勾住甲龙的骨板,用力一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白话三国志
白话三国志
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三国时期宛如一颗璀璨而独特的星辰,散发着无尽的魅力。将为你揭开这段历史的神秘面纱,以通俗易懂的白话语言,生动再现那个英雄辈出、战火纷飞的时代。本书以陈寿原着为蓝本,精心雕琢,摒弃晦涩难懂的文言文表述,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毫无障碍地沉浸其中。从东汉末年的天下大乱,到魏、蜀、吴三国的鼎立纷争,再到最终的三家归晋,书中详细描绘了众多叱咤风云的人物,如智慧化身的诸葛亮、一代枭雄曹操、义薄
诗韵拾梦人
太子城传奇
太子城传奇
关于太子城传奇:历史考究者慎入,逻辑缜密者慎入。需避雷:真的是兄友弟恭,父慈子孝(如胡亥扶苏/刘彻刘据),接受不了的大人手下留情。扶苏推会各外偏爱扶苏一点点,接受不了的大人手下留情,感谢支持感谢支持!…………当历史上那些未登基的太子们陆续来到太子城,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往后看就知道了……当刘荣到来时,扶苏表示大秦二世而亡?他想静静。当刘据到来时,刘荣表示某人出息了嘿,嫡长子都送来了。当
慕酒栀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穿越古代儿孙满堂
关于穿越古代儿孙满堂:赵清虎穿越古代农村,成了半大老头,儿孙满堂!可是,上面有偏心的爹娘,下面有吸血的弟妹!堂堂新时代五好青年,赵清虎岂能给别人当牛马?反正儿子女儿一大堆,努力赚钱让儿女去拼搏,当我的老太爷摆烂享受它不香?
钓雪寒江
港综:最强嚣张恶霸
港综:最强嚣张恶霸
关于港综:最强嚣张恶霸:1982年深水埗码头,我浑身刀伤瘫在咸腥血水里。垂死时刻,垂钓系统突然激活——首抽竟是剑圣传承!当十二把西瓜刀劈头砍下,我迎着暴雨甩出钓线,寒光闪过,二十四截断刃插进青石板。邓伯在茶楼轻吹杯沿:
思绪的海洋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通过改良火药技术获得李世民赏识,巧妙化解与武则天的第一次交锋。在曲江诗会上一鸣惊人,与上官婉儿结下不解之缘。李世民临终托付传国玉玺,李琰在凌烟阁前立誓永保大唐。改革科举制度,设立军机处,为盛世奠基。
轩辕靖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