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重回1982,我的网店通现代》最新章节。
多了不敢说,一人两百多块钱还是能分到的。
他还想着走街村路线,优化一下村里的路线。
虽说靠山吃山,但山也有吃尽的时候,所以他打算像街村一样,把各类厂子都开起来。
于是,他决定将目光投向山脚下那片被荒草覆盖的土地。
“这片地本来就闲着,何不利用起来呢?”张志冬自言自语,脑海中开始勾勒出一个新的计划。
他想到了红薯,红薯不仅生长周期短,产量高。
更重要的是,红薯可以加工成粉条,这正是他想要开设的粉条厂的原材料。
说干就干,他开始召集村民开会,向大家详细阐述自己的计划。
张志冬站在村委会的小广场上,村民们陆陆续续聚集在一起,脸上带着或期待或疑惑的神情。
这个小广场是村里最热闹的地方,几张简易的长桌摆放在一起,周围则是一些用木头和铁皮搭成的简易座椅。
“各位村民,今天我们聚在这里,是为了讨论一个关乎我们未来的重要计划。”
张志冬清了清嗓子,声音在广场上回荡。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张面孔,看到一些年轻人满脸期待,年长的村民则显得有些迟疑。
“咱们村的山货销售已经有了起色,但我觉得我们不能仅仅依赖这些。我们可以把山脚下的土地清理出来,种上红薯,等到丰收的时候,咱们不仅能有新的收入来源,还能开一个粉条厂,给大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话音刚落,广场上顿时响起了低声的议论。
几位村民互相对视,似乎在思考这个提议的可行性。
“我觉得这个主意不错!”这时,张强第一个站出来,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神情,“咱们可以试试!而且,咱们村的土壤也很适合种红薯,应该能长得很好。”
“我也支持!”老队长在一旁点头,眼中流露出赞许的神情,“咱们可以先试种一小块地,看看效果如何。如果成功了,再扩大种植面积。”
“对,试试总是好的!”村民们的情绪逐渐高涨,开始纷纷表态。
张志冬的心里一阵暖流涌动,他知道,这个决定将会改变村子的未来。
“好,那就决定了!”张志冬兴奋地说,心里暗自庆幸自己有这样一群支持他的村民。
他感受到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仿佛这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
会议结束后,大家纷纷开始行动,准备清理山脚下的土地。
几天后,村民们齐心协力,终于将那片荒地清理干净,露出了肥沃的黑色土壤。
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满足的笑容,尽管手上沾满了泥土,但心中却充满了希望。
张志冬站在一旁,感受着这份团结的力量。
清理工作结束后,张志冬从拼夕夕购买了大量的祥符一号,这是国内含淀粉量最高的红薯品种之一。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村民们开始了播种的工作。每个人都分工明确,有的负责挖坑,有的负责播种,还有的则在旁边浇水。
阳光照耀下,大家的脸庞闪烁着汗水与笑容,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村民们在土壤中忙碌的身影,像是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描绘着希望与团结的力量。
张志冬看着他们,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让这个计划成功,让每一个人都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播种完毕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午餐。
虽然是简单的饭菜,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张志冬看着这一幕,心中充满了感激,“这一切,都是为了我们共同的未来。”
其实粉条的制作算是比较简单的。
只需要把去皮后的红薯切成小块或丝状,放入石磨中,加入适量的水,将红薯研磨成细腻的浆状。
然后将红薯浆倒入特制的过滤设备中,通过小心倾倒的方式将上层清水除去,留下底部的湿淀粉。
然后将湿淀粉取出,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使其含水量降低到一定程度。
再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淀粉粉末与适量的温水混合。
再用特制的漏瓢,通过漏瓢的小孔挤出,形成细长的粉条形状,再在漏瓢下方放置一口大锅,锅中烧有开水,粉条直接落入沸水中煮熟定型。
可以说技术含量很低,有着祥符一号这种淀粉含量30%左右的红薯帮助,想要开个小厂子简单的很。
四月初,一场暴雨毫无征兆的就下了起来。
春雷一响,预示着春耕的时候也到了。
张家屯全部耕地加起来只有200公顷左右,每年交完公粮其实就剩不下多少东西了。
分地之后各家顾各家就有可能让一些人家活不下去,所以老队长才会对分地这件事情耿耿于怀。
现在全部的土地再次集中之后,其实比分地要好上很多,虽然说对那些人口多的家庭来说算是吃了点小亏,但张志冬直接从山货那边又给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