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1937,从淞沪战场开始

第132章 留在51师(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穿越1937,从淞沪战场开始》最新章节。

王耀武很开心,他可见识过顾长风所部战斗力的。

鬼子坦克战车都讨不到好处,之前直接一炮一个给干成了渣渣。

“我部留在这边没问题,不过我得麻烦王师长一个事。”

顾长风开始提要求了,防守战他不想打,伏击战才是他最爱好吧。

这次兑换了这么多重火力,可不是拿来阵地战上消耗的。

王耀武摆手道:“你说吧,我能做到都没问题。”

顾长风直接说道:“我需要进攻这边鬼子的部署,以及行军路线。”

“我部确实不适合防守,还是得主动出击消灭鬼子有生力量!”

王耀武思索半晌后说:“消息给你倒是没什么关系,可是你这就一千多人,确定要主动出击?”

顾长风点头说:“我部这次准备充足,鬼子大队级兵力甚至联队级我也能搞一搞!”

他也没吹牛,70mm81mm迫击炮共16门负责远程炮火覆盖。

10架火箭筒负责火力压制,加上3把大枪,重机枪,对付鬼子大队级别几乎没什么压力

王耀武震惊的不说话了,片刻后拉着顾长风就往房间外走,他得去看看顾长风到底准备了什么好东西!

有前车之鉴在,他倒也没怀疑顾长风的实力。

十分钟后,王耀武看着顾长风的炮连,嘴里喃喃道:

“难怪你小子这么有底气,原来准备了这么多好东西!”

堆成小山高的弹药,炮弹,加上一排火箭筒,属实让他这个师长也感觉震惊。

“也没多少,估计几场大战就得消耗光。”

顾长风说道,金陵战役光靠这些可不够,不过有系统这个大杀器在。

大不了到时候再出去一趟,再换点武器弹药出来。

王耀武指着顾长风,没好气说:

“跟你小子比,我这51师都跟乞丐一样,难怪你小子能消灭这么多鬼子!”

顾长风笑道:“等有机会了,我再搞一批送弹药送您就是。”

他生怕王耀武打他弹药的主意,赶紧把口子堵住。

“这个我倒拭目以待了,希望你小子别食言。”王耀武满意的说。

既然人家决定留在他这边,就是自己人,面对自己人给不给又有什么关系。

接下来时间顾长风陷入漫长的等待,事实上金陵保卫战已经开始了。

鬼子三路大军正以迅雷之势往金陵推进,只不过是还没到这边而已。

顾长风也不着急,趁着这时间不断训练队伍,各种战术配合也相继教授。

实在没事干,他就跑到51师阵地上去,指导他们如何挖防御工事。

如何更好躲避鬼子炮击以及空袭。

有前人总结的经验,顾长风所教授的坑道设计,对51师官兵来说就是碾压。

王耀武看了一次后,整个人都兴奋了,连忙把顾长风教授的东西上报,说是要推广全军。

顾长风无所谓,国军上层虽然不咋地,可士兵们都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能拯救一些或者少死些人,对他来说也是好事。

12月15日,王耀武收到情报,鬼子正经句容向淳化镇推进,距离不足三十里。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开局被秦淮茹套路结婚
四合院:开局被秦淮茹套路结婚
关于四合院:开局被秦淮茹套路结婚:(系统+日常+宅斗+无毒+无尿+单女主+不圣母。)王富贵穿越58年,身处秦家村,得知秦淮茹的人物,通关前世记忆了解过秦淮茹的吸血人设,立马避而远之。天算不如人算,一次意外,原本可以安安稳稳的日子,变得不在平淡。王富贵:秦淮茹你想干什么?!!!!
三寸自醒
四合院之乡村到城市
四合院之乡村到城市
关于四合院之乡村到城市:59年,夏天,原身因父亲身死悲伤过度,结果王军来了,带着原身的不甘,然后从乡村走向城市,创出一番天地……
飞翔的军子
双穿暴富:技能系统宝库
双穿暴富:技能系统宝库
关于双穿暴富:技能系统宝库:主角原本是一名社畜,因获得技能系统宝库,一跃登上无所不能、全面开挂的人生巅峰。往返现代都市与架空古代,挖掘宝藏与机遇,在两个世界倒卖物资,实现财富爆炸式增长。金钱、名望、权势、豪车、豪宅、美女、美食、修仙、空间、技能、狩猎、异域、冒险……人生海海,爽点多多,惊喜无限,充满奇幻色彩!
宴坐青山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我在永乐当灾星:韩力穿越成宁国驸马那夜,朱元璋连夜熔了御赐金瓜子:驸马要是敢碰我闺女,剥皮萱草都算轻的!谁知韩力一开口就报丧:公主二十天后必薨!当朱元璋发现女婿不仅能预言靖难之役,还能复刻蒸汽机图纸,当场把摔成烟花:竖子!你这是要提前把老四逼成永乐大帝?史书记载:洪武十六年,朱元璋抱着炸成烟花的仰天狂笑:好!好!好!这才是朕的好女婿!
脑袋蒙蒙
庶民崛起
庶民崛起
这是一个大旱人吃人的世界,野蛮与低纬度虚伪的文明并存。石毅,一个现代手工把件高级技工,莫名穿越到了一个山野废柴小民的身上。开局用一斤米换回了一个绝世美女,本想在山村和美女苟着种种田,打打猎,生几个娃,赚点三两碎银过悠哉小日子。可事与愿违,现实的生存压力,逼迫着他靠着现代人的知识积累,一路通商,冶铁发展,练兵,造城……多年后,他于那峰顶,执旗遥望京都怒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王朝欺我,那我踏平了这
南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