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第301章 得意忘形(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最新章节。

文华殿

大明内阁首辅李邦华和几位阁臣这段时间愁死了。

整个大明六部九卿除了内阁阁臣全勤外,没有任何一个衙门能正常工作,大部分官员都在用停摆来逼迫崇祯和皇太子就范。

可是一个月过去,崇祯皇帝躲在乾清宫一句话不说,而小杀星皇太子更是消失的无影无踪。

李邦华负手站在窗前,看着外面一片灰蒙蒙的天空,他不禁发出一声长叹:

“诸位同僚,陛下停止上朝已经一个月有余,皇太子如今更是音信全无,六部九卿全部停摆,天下还有诸多灾民正翘首以盼朝廷救济,吾等该如何?”

冯英摇头苦笑:

“阁老,本府这几天一直有人在泼污秽之物,应该是抗议本官不和他们同流合污……”

户部尚书程国祥痛心疾首:

“大明已经到了极度危难之时,皇太子的改革对大明王朝的延续有决定性的作用,可惜要毁在一群自私自利贪婪的蛀虫身上,老夫恨不得喝他们血食他们肉……”

姜逢员点点头:

“确实,土地兼并已经成了死局,所有士绅勋贵宗亲包括吾等皆受到影响,只有普通老百姓得益,士绅阶层反对很正常。”

几人都是老江湖,当然知道皇太子改革影响最大的就是他们和背后利益集团。

既然已经成为太子党,肯定会全力支持改革,他们可以为了挽救大明献出一切,可是太子竟然消失了,如今局面实在太难。

几人都把目光看向最年轻的兵部尚书,卢象升在杨嗣昌滚蛋后候补入内阁,另外一个阁臣前户部尚书侯询主动回家养老。

卢象升对几位老大人拱手一礼:

“下官倒不认为是死局,要么开疆拓土,要么坚决改革,都能救大明,但都需要有足够魄力之人来执行,除皇太子外无人能做到!”

几位阁臣当然明白卢象升的意思,可他们真的不想每次改革都要血流成河。

只能说几个老头太理想化,明末这环境改革怎么可能不流血。

百分之九十的官员都只为自己和家族考量,至于朝廷安危与他们何干,敢动他们蛋糕就鱼死网破。

“几个老不死的滚出来……”

就在几人沉默中,外面突然传来一阵叫骂声,他们马上向站窗户旁的李邦华靠拢,却发现一群官员正在冲击文华殿的守卫。

李邦华大怒:

“岂有此理,这是强迫内阁和他们这群人渣为伍,老夫宁死不从!”

李邦华话音未落,外面突然响起数百人的齐声高呼,要求他辞职解散内阁:

“李邦华辞职,内阁解散……”

程国祥无儿无女,家中只有一个老伴相伴,他可以看淡一切,不过他很倔,外面那些贪官让他们解散就解散?

看到外面那些平时在他们面前乖的像孙子似的四五品官员,此时个个高叫着解散口号奋力冲击内阁守卫,老程杀人的心都有。

回头看到好几箱百官弹劾皇太子的奏书,程国祥也不知道哪来的力气,竟然一口气将一只箱子拉到窗户旁,看的姜逢员等人莫名其妙。

“打死这群孙子……”

程国祥突然抓起木箱里的奏书向下面人群砸去,他一口气竟然将一箱子奏书全部扔在这些官员头顶上,现场顿时大乱。

而程国祥却累的瘫坐在地大口喘气……

卢象升担心老程气出好歹,急忙上前扶起年迈的户部尚书:

“程老不必和他们动气,气坏身体不值得,相信殿下有办法对付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