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第334章 能者多劳(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最新章节。

我们通常所说的三层甲板战舰实际上就是指拥有三层全炮甲板的三桅大帆船。

在此定义下,事实上建造伊始的“皇家亲王”号并不符合这个要求。

它所配备的56门舰炮尽管分装在三层甲板上,但是最上层甲板并不是全炮层甲板。

而且在设计上它采用十六世纪老式帆船的四桅布局。

进入十七世纪已明显落后的盖伦船所具备的最显着的特征之一。

因此将其认为是一艘“过渡型战列舰”也不为之过。

不过这一切在1641年该舰重建后得到了改变。

重建后的“皇家亲王”号舰炮装载数量增加到90门。

并且去掉了已没有存在必要的尾桅,从而真正步入了“三层甲板战舰”的行列。

与此同时,世界上首艘配备超过100门舰炮的“海上君王”号也建成服役。

它与“皇家亲王”号一起被称为英国皇家海军的象征。

十七世纪中叶英荷战争爆发之际,英国首次对风帆战舰的等级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划分。

其中前三级被称作战列舰,包括:

一级舰——三层炮甲板,火炮90门以上,排水量1200吨以上。

二级舰——三层炮甲板,火炮80-90门,排水量1000-1200吨。

三级舰——两层炮甲板,火炮50-80门,排水量600-1000吨。

其中一级舰和二级舰在当时属于三层甲板战舰。

不过在实际制造过程中,由于更偏向于90门炮和100门炮级别的主力舰。

英国的二级舰并不太多,倒是它的对手荷兰制造了一批80门炮级别的优秀三层甲板战舰。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荷兰海军名将德-鲁伊特的旗舰“七省”号。

听到墨夏等人在有图纸的情况下可以造出一级战列舰,朱慈烺顿时一阵狂喜。

造船大师有了,接下来就是船厂选址,这个很重要,必须放在已经控制区内。

朱慈烺不可能把关系着大明未来的船厂,放在没有实际控制的江南。

唯有在京畿附近寻找船厂,渤海附近不可能没有造船厂。

不过他确实不知道北方船厂位置在哪,只能回头问高文采:

“高卿,北方是否有造船厂?”

高文采急忙躬身回禀:

“殿下,大沽有造船厂,不过都是打造货船。”

大沽确实有船坞,所处的位置在海河南岸,正对着于家堡半岛。

大沽以东便是海河入海口——大沽口。

在近现代政治军事史上地位独特,是保卫京师的重要屏障。

明代的大沽已经十分繁华,东西绵延数里,挤满了渔村。

有造船厂就行,打造货船的船厂应该属于工部。

朱慈烺马上让人传工部尚书孟兆祥,准备问一下大沽船厂的情况。

半个时辰左右,孟兆祥来到信王府,刚要躬身行礼。

朱慈烺立即笑嘻嘻上前将他扶坐在旁椅子上:

“孟大人免礼,快坐下本宫有事问你!”

皇太子今天如此客气,把工部尚书孟兆祥搞的有些蒙圈。

他是大明第一个入阁的工部尚书,也是是皇太子忠实支持者。

朱慈烺时代的工部尚书不会简单,因为后面还有诸多新发明需要工部去做。

“殿下,有事尽管吩咐,您如此客气让老臣消受不起!”

朱慈烺微微一笑道:

“孟大人,大沽造船厂是否属于工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