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第843章 底层人的无奈(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最新章节。

朱慈烺坐在酒楼里,身边只有沈云英,胡宝,岳洋三人陪同,他们带来的亲卫都乔装分散在楼下街上人群中。

两淮盐运使和巡盐御史不但贪污受贿,他们还联合两淮镇守太监收受盐商巨额好处费,把盐商要上缴国库的银子纷纷搬回自己家中。

贪官们甚至肆无忌惮的把大量官盐卖给商户,商户又利用关系进行走私,走私不用交任何税赋,造成大量官盐流失。

朱慈烺对此很清楚,他一方面根据锦衣卫的情报得知,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后世历史了解。

这次来到扬州,朱慈烺主要想看看扬州的盐商到底富到什么程度,对酒楼上一些交易,他并未插手。

吃饭期间,不时传来客人低语声,朱慈烺仔细听了一会,发现大多都是关于盐商私生活的话。

比如某某盐商又纳五房小妾,某某盐商买走六个瘦马,这已经是他两个月之内买的第十几个瘦马。

听说他们都喜欢新鲜的瘦马,这批瘦马买回去后,前面一批瘦马就会卖进青楼之中……

盐商都是巨富,听说有的盐商卧房墙壁上贴的都是金砖……

朱慈烺一边吃菜一边喝着果汁,也在默默的听着几个人的议论!

盐商确实要比一些富商和世家聪明,纷纷烈烈的抗税过程中,他们居然很少有人参与其中,也因此逃过一劫。

不过这次他们肯定难逃一死,至于没有抗税,可能和他们之前偷税漏税有关,做贼心虚担心被抓住把柄。

胡宝和岳洋听到一旁的议论声,都以为神武皇帝肯定很不爽。

当他们悄悄看向神武皇帝时,却发现神武皇帝一脸平静,似乎并未生气,二人心里很是纳闷……

朱慈烺一句话没有说,吃过饭就离开酒楼,他要去看看盐户生活如何。

大明最大的盐场,当属南直隶的两淮盐场,产区包括淮南、淮北各盐场。

其中以淮南盐场开发历史最古老,淮北盐场生产规模最大。

万历四十五年,历经一百多年的折色法积引甚多,朝廷采用盐法道袁世振所奏,推行刚盐法,实行盐业专卖。

刚盐法是将将各商所领盐引编成纲册,分为十纲,每年以一纲行积引,九纲行现引。

每年照册上额数派行新引,凡纲册有名者,据为窝本。

纲上无名者不得加入,从此官不收盐,商人和盐户直接交易。

刚盐法使盐商取得了世袭的专断权,盐商们的巨额财富也是从这个时期开始积累。

为此一些晋商还专门跑到两淮地区,与徽商争夺盐利。

商人和盐户直接交易,对盐丁们来说有一定的好处,盐业生产不再受官府的监督控制。

只要按时缴纳了盐课,其地时间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既可以发展副业,也可以多产盐。

盐从来不愁销路,多出盐之后,自然会有商人上门要来购买。

收购价格往往要比原本的官府折色还要高一点。

如果赶上了好行情,盐丁们的日子过得应该很滋。

然而当朱慈烺来到制盐村所在的地方,却发现和他想象的天差地别。

这里房屋十分破旧,往来的盐丁们一个个依旧破旧,面带菜色,跟个难民一样。

朱慈烺立刻意识到事情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看到一个大娘在池塘边洗衣服,朱慈烺上前微笑问道:

“大娘,扬州城里这么繁荣,此处村庄为何如此破旧?”

大娘上下打量了一番朱慈烺几人,看穿着乃是有钱人,她皱眉道:

“没有饿死已经不错了,哪像你们这些有钱人……”

朱慈烺暗暗摇头,看来百姓过的不如意,心里有些抵触有钱人!

“听说你们这里产盐,我们想来买些盐,大批量的,不知大娘能不能介绍一下?”

大娘眉头一挑,试探性的问道:

“你们是盐商?”

朱慈烺笑道:

“我们是正经商人,合法交易,你们这里出产的盐我可以全都包下来,四两银子一引如何?”

“三两一引?”

大娘听后,不再搭理朱慈烺,继续洗衣服!

作为产盐地之人,大娘并不是一无所知。

按正常的收购价格,一引盐也就在二两到二两五钱白银左右。

眼前这位公子一下子给到了四两,这哪是正经商人啊,简直就是信口开河……

朱慈烺来之时,也大致了解过盐业的生产链和行情,知道盐业生产组织分场、团、灶三级。

场事管理机构,也就是俗称的盐衙门,官员称盐课大使,各盐场、盐池、盐井处都设有盐课司,为基层盐务机构。

盐课大使是正八品官员,掌场、池井生产及盐税征收事宜,受运同、运副分辖,并统辖于运使或盐法道。

团是盐民集居之地,各灶户聚于一团之内,并设关防其漏私,沿海不少地名就是以“团”命名。

灶就是灶户,设灶煮盐的人家,灶丁即烧盐者,这大娘丈夫就是灶丁。

虽然不直接卖盐,但这里人基本上都知道盐商给的价钱。

万历年间,朝廷实行的折色法,日子虽然说是苦了一点,官府的加派多了一些。

那时大伙儿也能将就着过得去,一年下来多少还能有些余银。

自从朝廷推行了这盐纲制,大盐商们代接了盐课,就全变了。

这里产出的盐只能由黄家来收购,刚开始一引盐他们能给一两多银子。

谁知后来越给越便宜,先是降到一两,如今只给了七钱。

在朝廷公布征收商税后,黄家已经来人通知,今后黄家只给七钱一引。

羊毛出在羊身上,朝廷征收商税后,交税的还是他们这些最底层人。

盐商不但没有损失,反而趁机大肆压榨制造盐的灶户……

盐商买盐很便宜,卖出却很贵,灶户被压榨的日子基本上没法过了。

近几年来,几乎年年有人逃跑,听到黄家把一引盐的价钱降到七钱,一下跑了好几十户。

当然这些只是大娘心里想法,朱慈烺此时并不知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穿越汉末从幽州开始争霸
刘甸意外穿越到东汉末年,穿越到汉桓帝刘志私生子刘甸身上,并绑定了争霸系统。各个时代并不安分的开国之主,正史中的文臣武将,野史演义中人物,江湖中的侠剑客,齐聚汉末,掀起东汉末年的诡异乱斗。
柏路松芯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战狼卫:开局救下德凯副队长
『单女主』『理智主角』『人设不崩坏』皇甫武正——睁开眼睛——我是沙...我是创世神!!皇甫武正还没从巨大的疼痛中反应过来感觉自己的手好像被人拿起来转了个什么东西“嗯,还行只见轮盘指向的地方『巨神战击队地神套装』(内容包括:裂地变,地神符手链,战狼战击士,苍龙战击士,虎吼战击士,巨甲战击士)“行了,修正一下战力设定,好像就没啥缺的了,去吧皮...去吧皇甫武正!!!皇甫武正:???哎哟**!!!
终极天剑
逃生三国
逃生三国
关于逃生三国:两人通过时空机器,回到三国,原本希图让大小乔进入影视圈,让甄姬、张春华走进歌舞厅。最后因被人记恨,从而征战天下,一统中原的故事。
懒先生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汉疆喋血风云录
汉疆喋血风云录
两晋南北朝,五胡乱华,乱世之中,儿女情长,汉家江山正在遭受史无前例的磨难,华夏一族,第一次差点亡族灭种,少年追随拯救汉家的大英雄冉闵,几经血战,终于见到了曙光。当然还应该有谢安,王羲之,苻坚,王猛这些青史留名的风流人物,也不仅仅只是一个姓名,还有属于他们的故事传说。历史的责任,亲人的嘱托,推动着少年不得不,奋力拼搏,向上攀登。一部热血温馨的奋斗史!
汉家一小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