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收拾待产包的时候,还要带些花哨的东西,佯装自己生孩子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席琳·迪翁特地朝镜头做了个鬼脸,嘲讽狗仔真是有够烦的。
再后来,是她丈夫的葬礼。她的生活全部曝光在大众视野中。甚至她也已经习惯了,站在聚光灯下,就是她生活的一部分。这也是她为什么无法彻底隐瞒病情,抽身离去。
她必须给长久关注她的人,一个郑重的告别。
真实的她是坚强的,席琳·迪翁一直想呈现最真实的自己。甚至,在她病发时,摄影机还是对准着自己,没有停止。也许有人会觉得她残忍地将自己病发的画面拍下来,要么是炒作,要么就是在博同情。
但在她的这一段人生里,你再深入地去了解她一点点,就知道她更像一个真实的、有趣的、有着无限生命力的人。她是一个热爱开玩笑的浪漫女人。
接受采访时,她表情非常丰富,可以直接截图做表情。她还会调侃自己每次都被点唱《我心永恒》,在她第一次拿到格莱美奖杯时,她本人更是笑得前仰后合。
在震惊之余,还想让人给自己拍个照。在《吉米脱口秀》上,她被要求模仿蕾哈娜的唱腔唱歌。
唱了一会儿,她就开始学蕾哈娜跳性感辣舞,被主持人吉米赶紧叫停。
结束一天的工作,走到后台时,她觉得自己像是一条“脱缰野狗”。与周围的工作人员开起了玩笑,再配上“汪、汪”两声,谁都会感受到她的快乐。而这个习惯,到了现在还没有改变。
上一秒还是正襟危坐一脸专业,下一秒马上躺在凳子上,仿佛皮带都松了好几个孔。
如果听她说起自己当年差点与《我心永恒》失之交臂,你也许会为她的“心大”捏一把汗。
起初,卡梅隆觉得自己这部电影真厉害,不需要电影插曲。
席琳·迪翁也不想唱这首歌,因为觉得自己唱过太多电影歌曲了,并且听了一小段后觉得“太难听了”。
全靠了一个人——雷尼·安杰利,席琳·迪翁的经纪人,兼老公。
他非常笃定这首歌会成为经典,于是让席琳·迪翁去纽约录了一个试样,然后寄给卡梅隆。
结果,原本不想要插曲的卡梅隆,也改变了主意。
这才有了电影与音乐的天作之合。
席琳·迪翁的歌声就是这样,饱含热情,深入人心。她是一个能将生命融入歌曲的歌手。
也正因为这样,她更敏感和痛苦于那份生命力,正在不可挽回地从音乐里流失。
面对生老病死,谁又能真正坦然面对?
世界这般残忍,又这般公平——无论怎样的金钱、名声、地位,都无法让人豁免终极的痛苦。
席琳·迪翁的纪录片不是在诉苦,也不是为了告诉大家,她错失了多少财富。
而是要找到那份,发自生命最深处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共享的品质:人的一生,不止九九八十一难。
命运会夺去很多东西。但未经我们允许,任谁也无法夺走我们的勇气。
从前看《泰坦尼克号》,我和靖麟印象最深的,总是主角那些一往无前的时刻。他们在舞会上热舞,在甲板上“乘风破浪”,在巨轮倾覆时,不离不弃——这些可能是电影最激动人心的场面。
但后来,我看到电影里还有一个主角,那就是时间。
电影是以“今天”的视角,再现当年的故事。
极致豪华、号称“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坠入历史的深渊中,永不回来。
只剩下了老年的露丝,已经步履蹒跚,但眼神里还闪射着不减当年的光芒。
她结了婚,有了孩子。
她一刻也不停歇地去爱人、爱生活,她可以骄傲地说——我丝毫也没有浪费这来之不易的人生。
这何尝不像是今天的席琳·迪翁?
时间会带走一切繁华。
但也感谢时间,将我们的每个生命片段,痛苦的、幸福的、老去的、鲜活的,都连成一个整体。
最终,我们也理解了主角的选择。
相信当初在银幕上看到“海洋之心”被抛入大海的时候,你的心一定也被揪了一下——这是怎样的稀世珍宝啊,说没就没了?但每个人最后不都要学会放手吗?
放开手心里最珍视的东西。
没关系,它会在更遥远的地方,重归灿烂,成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