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崩坏转生成芽衣

第124章 当雷鸣划破长空9(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在崩坏转生成芽衣》最新章节。

“怎么?舍不得我了嘛~”胡日天催促说道。

芽衣的嘴角不由得抽了抽,虽然知道这是过去的事情,但确实欠揍呀。

“那……我走了。”芽衣最后道别说道,因为自己知道一旦离开这里,这里所有的一切都将消失,包括眼前这个胡日天。

一道空间门凭空出现,芽衣转身缓缓向着出口而去。

“等等!”一道声音传来。

芽衣回头问道:“怎么了?”

胡日天微笑说道:“虽然知道你要离开,但还有些话我想说一下。”

芽衣点了点头,表示没问题。

只听见胡日天最后喊道:“该做的决定不用逃避,该走的路也不必畏惧,告别过去,给自己一个契机去迎接一个全新的开始。”

“去吧!”

“用你的双手将我埋葬,把我的愤怒,我的悲鸣,我的消逝,化作你孤独前行的力量。”

“去向整个世界,宣吿雷电女王的归来……”

“去成为,真正的雷之律者吧!”

“再见了,雷电芽衣!”

少年的话在芽衣耳边回响,芽衣眼中泪光闪烁,微笑着对曾经的自己挥手告别说道:“再见了,胡日天。”

…………

长空市偏僻的角落中,几只量子之影还在闲逛,下一秒直接就被狂暴的雷电湮灭。

无数的雷电弯曲盘绕,紫色混杂着血色,狂暴的雷霆直冲云霄,并将周围的一切毁灭殆尽。

天空中,无数的怒雷在轰吟,在迎接新的雷电女王的归来!

凯文脸上有些惊讶的看着天边的雷霆。

“这股力量,真的的只是雷之律者的力量吗?”

四周狂暴的雷霆正在消散,直到恐怖的雷电散去,芽衣雷之律者的姿态得以真正显现!

芽衣看着自己的双手握紧了拳头,感受着其中澎湃的力量。

随后,芽衣又将手放在自己头上长长的红色尖角处使劲的摸了摸,然后又用力掰了掰,感受了一下得出结论:“这东西确实和自己的头骨连接在一起的……”

芽衣右手虚空一握,紫电刀瞬间出现,但随后新的姿态显现。

只见原来黑色的部分,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侵蚀,如灰烬般悄然脱落。在这瞬间,一种令人心悸的紫色如雷电般闪现,仿佛是被禁锢已久的力量终于得到释放。而那原本紫色的部分,则在眨眼间变得诡异异常,血红色如恶魔的狞笑,在刀身上蔓延开来。

血红色的刀纹,如狰狞的血丝,紧紧缠绕着刀身,每一道刀纹都似乎蕴含着无尽的怨念与憎恨,让人不寒而栗。这把刀仿佛不再是一件单纯的武器,而是一个拥有生命和灵魂的恶物,散发着诡异而诱人的魅力。

芽衣感受着其中蕴含的力量,十分满意。

“紫电似乎有些不适合你了,从现在起,你的名字叫做雷狱。”

芽衣目光凝视着天边的光柱,脑海中回忆起被琪亚娜踹的画面,脸上的表情越发诡异,嘴角不自觉的扬起,邪魅的笑道:

“琪亚娜~你的芽衣来找你了,?~”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
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
关于明日方舟:从零开始,走遍泰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魂穿成了乌萨斯乡村里的小人物,难道就干不出大事业了吗?不露圭角,乘势而起!我陈一鸣上辈子一事无成,这辈子要一鸣惊人!没有系统给的金手指、没有海嗣邪魔给的飞升,我就算只靠自己,也要把旧世界砸个稀巴烂!乌萨斯的意志与我为敌、诸国的旧势力联合起来——让我一次又一次一无所有……但是,我能战胜你们一次,就能战胜你们第二次、第三次!去告诉诸国——他们应知
训练师安迪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娇妻逼我纳妾:女帝上门求负责
+++王阳本是二十一世纪的一个普普通通的青年,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到了平行世界——大乾,而且稀里糊涂的与宁国公府的世子调换了时空。他刚来大乾的第一天就要与京城第一美人成亲,而她似乎与他还有一些前尘往事……在一次偶然中,王阳与女帝结识。“王阳,朕怀孕了……“真的吗?谁的?“你混蛋!……国家危难之时,人人有责,身为大乾的一份子,王阳自不例外。
只有明月如故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穿成古代医仙,开局救下太守千金
方岐穿越古代,却惊愕发现,前身真不是人啊!田地宅子被输得一干二净,父亲留下的医馆也被抵押了出去。就连妹妹方毓都要嫁给恶少当小妾,偿还他欠下的赌债!好在他触碰药箱之际,竟意外获得神医传承。开局救下危在旦夕的太守千金,从此声名远扬。愿身领医道,救治天下疾苦!
爱吃水果酱
大唐钓鱼人
大唐钓鱼人
关于大唐钓鱼人:穿越大唐,身为县令之子,居然吃不上肉。本以为可以平躺,奈何吃穿住行都要靠自己。愿以为不过寒门,原来最大的世家是死敌。
超龄奶爸
宋歌声声慢
宋歌声声慢
这是一本小说,字数是150万字,王安石变法失败后朝廷为了稳定局势特招苏轼入朝与旧党抗衡,致使司马光等旧党不得过分打压新党,而苏轼也借机想施行自己的新法,从而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不乏一些真实历史改变的故事。,小说涉及到新党,旧党,苏党,苏轼,黄庭坚,司马光,文彦博,范纯仁,李格非(李清照的爹),蔡京,童贯,高俅,高滔滔(高太后),向宗英(向太后),梁萧音(西夏梁太后),李清照,赵煦,赵佶(宋徽宗),
武当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