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伪装修仙人,天幕忽悠古人

第435章 鬼魂送太监圣旨(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伪装修仙人,天幕忽悠古人》最新章节。

“这南宋才半壁江山,跟当年司马晋室衣冠南渡后的局面颇为相似,就半壁江山的人就敢四面开战?办得到吗?”

“国虽大好,战必亡。不管这宋朝有多么富庶,人丁多么繁盛,真要按照李莫愁的要求四面出击,四面开战,怕最后也将会落得个亡国下场。”

“哼!在李莫愁的心目中,说不定她巴不得南宋亡国,然后她收取赵构灵魂时,不就少了南宋国运龙气的阻挠。毕竟……李莫愁只关心她能不能收割到灵魂,这要死多少人,流多少血,她才不管。”

“太疯狂了!这般战法,也只有当年的蒙古帝国才能办到,屠城灭国无数,这李莫愁是要在南宋复刻一个蒙古帝国吗?”

“她怎么敢肆无忌惮的插手凡人的战争?难道修魔了,真的不惧业障缠身,不惧天雷惩罚吗?”

“只能说她不怕死,胆子大……”

“……”

历朝历代。

看到李莫愁居然想利用南宋来四面开战,为她收割战魂。

为了个人目的就要天下大乱,生灵涂炭,果真不愧是彻头彻尾的魔修。

不少古人暗自庆幸。

还好李莫愁没来他们的时空。

……

天幕。

南宋。

临安城。

天空阴沉如墨,厚重的云层低垂,仿佛要将整座皇城压垮。

皇宫内,金碧辉煌的琉璃瓦在晦暗天色下泛着冷光,檐角铜铃被阴风刮得叮当作响。

奇异一幕却无人敢上前查看。

因为……

自从魔道仙子李莫愁在皇宫偏殿闭关。

整个皇宫便被一股森寒鬼气笼罩,连宫墙外的百姓都隐约听见殿内传来若有若无的哀嚎与阴笑声。

路人纷纷被吓得远离宫墙。

偏殿内。

魔道仙子李莫愁盘腿而坐,周身环绕着诡异的黑气。

青石地面密密麻麻铺满符咒,血色烛火在幽暗中摇曳不定,映照着她那冷峻美丽的面容。

闭关之前,

她手持噬魂幡,轻轻一挥,数十道鬼魂呼啸而出,带着凄厉的呼啸,充斥在皇宫之中。

她只留下一道冰冷命令。

“赵构,召回南宋所有能战的将领,若本座出关后没完成,便让这噬魂幡吞噬你的灵魂。”

面对她的威胁,赵构不敢怠慢。

御书房内。

南宋皇帝赵构伏案疾书,墨汁在宣纸上晕开斑驳痕迹。

他虽被后世诟病为贪生怕死的昏君,此刻却展现出了帝王独有的机敏——靖康之变后金兵追杀的狼狈、刘苗兵变的险境,皆锤炼出他如毒蛇般的生存智慧。

本以为利用秦桧害死岳飞,宋金议和后,他今后可以高枕无忧,醉生梦死。

没想到……李莫愁来了。

跟他想的不一样。

李莫愁咄咄逼人。

为了活命,赵构不得不妥协。

按照李莫愁召回南宋将领的命令,他正在书写着圣旨。

殿内景象令人毛骨悚然。

数十道半透明鬼魂在房梁间游荡,枯槁的面容扭曲如恶鬼,空洞的眼眶中幽蓝鬼火闪烁。

这些魂魄本来失去了个人意识。

此刻被李莫愁的邪术炼化,跟傀儡无异能粗听得懂人话,专司监视赵构。

阴冷寒气从地缝渗出,太监宫女们跪伏在地,瑟瑟发抖,冷汗浸透了衣襟。

无人敢发出一声。

“小李子。”

赵构头也不抬。

笔尖在圣旨上落下最后一笔,盖上了象征皇权的玉玺。

“奴婢在!”

跪在最前排的太监李全德猛然抬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