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伪装修仙人,天幕忽悠古人

第488章 起义暗流,金国动摇了(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伪装修仙人,天幕忽悠古人》最新章节。

“遵旨。”

侍卫领命退下时,靴底擦过青砖的声响惊动了殿外廊下的鸽子。

岂料,完颜亮忽地抬手,佛珠“咔”地卡在指缝间。

“等等。”

“传朕口谕,西夏王族俘虏皆押送回京,命钦天监择日行‘佛化之礼’……让他们在万民面前剃度皈依,以示我大金佛法无边。”

赵构闻言,额角渗出了冷汗。

他深知这“佛化之礼”的暗喻。

当年金国最终将宋徽宗他们流放苦寒之地。而今西夏王族,怕是难逃同样的厄运,经过佛化剃度后,恐怕也会被悉数送往东北的黑山白水。

在那片苦寒之地,尤其到冬天,天寒地冻,若西夏王族不适应不知得死多少。

是要变相整死西夏王族啊!

就在赵构沉思时。

忽然,完颜亮侧目瞥向他,嘴角勾起一抹嘲意。

“赵构,你既已皈依佛门,当知这世间唯有佛音能消弭杀业。你前宋江山崩于战火,不正是缺了这日日诵经的虔诚?你可要认真诵经念佛,莫要懈怠了。”

赵构心头一震,却不敢抬眼。

他只低眉应道。

“陛下圣明。只是…百姓若日夜念佛,恐误了耕织生计……”

话音未落,完颜亮已拂袖打断:“佛法度人,岂惧饿殍?你且安心敲你的木鱼,莫要妄议朕的治国之道!”

赵构掌心沁汗,木鱼槌在掌心发颤。

他暗中咬牙,腹诽道:这暴君以佛法为名,行禁锢之实,说到底不都是为了讨好法海大师吗?法海大师需要百姓们诵经念佛,贡献功德之力,百姓诵经愈勤,法海大师的功德就越多。

代价呢?

百姓们肯定恨死了金国了,金国的统治基础肯定会被动摇。

但——很明显这暴君不在乎。

这暴君只在乎法海大师的态度。

“可恶!都念了这么久的经了,这暴君一点都不饿吗?”

赵构心中暗怨,完颜亮不吃饭,他也得跟着一起挨饿。

“都给朕打起精神念经。”

完颜亮说着。

又闭上双目,复诵经文。

其声浑厚如钟,却掩不住战报中\"血染城阙\"的字句在殿中隐隐回荡。

……

“天啊!功德还能这么来?”

“老夫真是孤陋寡闻了。”

“让老百姓们都不事生产,一天到晚就在那里诵经念佛,时间一长,这个国家早晚得崩塌。”

“我就说嘛,佛门的秃驴们就知道诵经念佛敲木鱼,有用吗?如果天下人都跟着天天念经,谁来种地?谁来经商?佛门就是天下的寄生虫。”

“对,还不如道门呢。至少道士还能自食其力,所学之术也能用到百姓日常方面。”

“法海大师如今看来也不是什么好人啊,为了攫取功德之力,竟然金国默许干出此等事情,虽然那些百姓不是他直接害死的,但与他脱不了干系。”

“我看过封神演义之后就知道了,绝对不能让佛门在我朝兴盛。”

“……”

目睹了金国的所作所为。

历朝历代的古人们狠狠惊了一把。

毕竟自古以来佛门不事生产,又占领了土地资源,不用交税,还给人放高利贷,日子过得比大地主还滋润。

本就比较招人嫉恨。

现在好了。

佛门的僧侣们要急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