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伪装修仙人,天幕忽悠古人

第567章 逃走,躲进仙华山(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我伪装修仙人,天幕忽悠古人》最新章节。

大明南京城。

永乐元年七月,朱棣策马踏过聚宝门,马蹄叩击青石板的声响惊碎了金陵城凝固的暮色。

四年靖难烽火终将这座帝王之都裹入腥风血雨,朱棣玄色披风在风中猎猎作响,铠甲上斑驳的血迹与旌旗残破的流苏交织,映着夕阳残照,恍若一片血色晚霞。

他勒马驻足,望向巍峨的皇城,嘴角勾起一抹几不可察的弧度。

“爹,你看到了吗?我又回来了。”

忽然,

远处传来惊呼。

“不好了!皇宫走水了!”

朱棣剑眉一拧,他本想着避开皇宫不入,可现在这种情况想避也避不开了。

只得厉声下令。

“速速调集将士救火!”

话音未落,他已调转马头疾驰而去。

……

火光冲天处,乾清宫檐角金兽在烈焰中扭曲变形,朱红宫墙被舔舐成骇人的赤色。浓烟裹挟着焦灼之气扑面而来。

朱棣却佯装焦急,挥剑高呼。

“救出皇上!”

“务必要保圣驾周全!”

可那双鹰隼般的眸子里,分明流转着旁人难以察觉的冷意。

没人是傻瓜,真要把一个活着的朱允炆救了出来,这不是让大家难做吗?不被朱棣恨死才怪。

火势渐熄,残垣断壁间,几具焦尸横陈。

士兵们用铁钩将焦黑的躯体拖出废墟,其中一具尸体蜷缩如婴孩,周身衣物早已焚毁殆尽,唯余腰间半块焦糊的玉佩,依稀可辨龙纹。

太监木恩颤抖着拾起玉佩,指尖触到滚烫的残片,烫得缩了缩手,却仍强撑着跪行至朱棣面前。

“殿下……皇后娘娘与小太子遗体在此,皇上他……”

嗯!?

朱棣目光如刀,逼视着跪伏之人,嗓音低沉似裹着霜雪。

“皇上如何了?”

木恩喉头滚动,冷汗浸透衣襟。

他根本就没有看到有朱允炆的尸体,这几句焦尸都不是,但他可不敢实话实说。作为宫廷太监,他常年伺候人,习惯看人脸色,不会不明白朱棣的暗示。

不管这里面有没有朱允炆的尸体,朱允炆今天必须“死”了。

这是个抱朱棣大腿的好机会!

太监咬牙叩首。

“皇上已……殡天了。”

一听这话,朱棣眼光顿时柔和了许多,他和颜悦色的对太监木恩道。

“很好,你起来吧,哪一具是皇上的尸体,本王要为皇上收敛安葬。”

如蒙大恩。

太监高兴极了,立刻起来指认。

“那一具,就是那一具。”

“哦……”

朱棣眼中精芒一闪,忽地大步上前,亲手扯开那具蜷缩尸身的残衣,焦糊的皮肉发出刺耳的撕裂声。

他忽然捂住胸口踉跄后退,喉间涌出一声压抑的悲鸣。

“侄儿!我的好侄儿啊!”

“你怎的这般想不开啊?”

“叔父带兵进京,只为清君侧救皇上于奸佞之手,你何苦要自焚啊!?”

言罢。

他竟掩面痛哭,泪水顺着指缝渗下,不知是悲恸还是灼痛。

周遭陆续赶过来的文武百官谁不知道朱棣是在演戏,但谁敢拆穿,也只能陪着演呗。

霎时,

“皇上啊!!”

“呜呜呜……”

大家齐声哀泣,声浪震得残垣上的火星簌簌而落。

……

明朝。

洪武时空。

“好!好!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永乐大帝
永乐大帝
如果穿越大明改变历史的最好机会在哪?很多人都会有很多种答案,但是越到后期越是艰难,东林势力已经遍布朝野,魏忠贤大杀特杀都没有搞定,凭什么你去就能?后期BOSS闯关,等你还没有闯完,你都油尽灯枯了。所以最好的时间就在永乐前后。在这个时期,明朝的经济、文化和军事都处于鼎盛状态,永乐帝朱棣的政治地位和声望也正处于顶峰。这个时期也是明朝对外扩张和探索的时期,如果能够利用现代知识,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
焚琴煮鱼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
关于三国召唤之袁氏帝途:紫薇帝星降世,携神器魂穿汉末。取代袁公路重活一世,逆天改命、召唤全史能臣猛将,走史诗级地狱模式,脚踏累累白骨,终成千古帝王!最恐怖的诸侯乱战,最热血的猛将对决……苏烈、韩信、白起、廉颇: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将王旗插满全世界每个角落。【本书慢热,越往后越精彩,希望看官大大可以看到黄巾篇】
南国红豆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一人之下:开局获得北冥神功
为了赚钱给母亲治病,莫闻来到黑工厂打工,却没想误入人贩子组织。遭到殴打时,记忆苏醒,发现自己来到一人之下世界,并且马上就要被噶腰子。关键时刻觉醒,能够获得所有武侠小说中的神功,开局得到,将异人打手的炁全部吸光,成为异人。莫闻发现,只要击败,击杀别人,就能获得新的武功。为了给母亲治病,为了变强,莫闻成为异人雇佣兵。至此,圈子里多出了一位超级狠人。风正豪:“莎燕,为了风家的未来,你必须嫁给莫闻。王也
爱吃黑豆粥的血尸大帝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