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从献祭水族到宴海圣君》最新章节。
“师傅,有什么事啊,我要不要叫崔涟他们几个一起?”何淼见赵玉杵虽然言笑自若,但眉梢却带着淡淡的愁绪,忍不住问道。
“呵呵,放心,一个都跑不掉。”赵玉杵摇头说道,“他们已经在武府门口集合了,小四也来了。”
哦?”何淼见状,心想怕不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武府门前,崔涟、段千、谢浩三人聚在一起,低声交谈着。
他们这些人跟那种自愿拜师的情况不同,都是武府的武师每年从学员中挑选几个进度快些的收为弟子,平常也就是教导一下,培养培养情谊。
真要有什么事,他们和那些在外面正经行过拜师礼的弟子相比,还是有些不同的。
好在,他们几人关系都还不错,不像其他武师手底下的那些学员,只在武府里称兄道弟。
崔涟像是刚起床,此时还有点睡眼惺忪:“谢师弟,师傅有啥事啊,大下午的,觉都睡不安生。”
谢浩失笑,“待会师傅来了,会跟你们说的,免得我费心再解释一遍。”
“切,我还……”
“你看,那不来了。”
崔涟的话还没说完,就看到远远走来的两道人影,便闭上了嘴。
赵玉杵一路小跑,来到近前,示意四人跟着他走。
“师傅,今天穿着很正式啊。”几人在身后窃窃私语,低声说道。
他们都是急匆匆地被赵玉杵拉上的,只有谢浩好像知道点什么。
赵玉杵束了束腰,也不管身后几个少年胡乱猜测,说道:“前些天,我们捣毁了承海会的一处据点。这么多年没了山贼,临南城里不少武人都手生了,
嚷嚷着让那群水匪死前给他们练练手。反正横竖都是死,其他武师也都带了人去,我就想着拉你们去看看,见见血。”
承海会和橹帮是临南附近两伙最大的水匪势力。
橹帮是外来的,而承海会则是本土匪帮,他们倒卖私盐、打家劫舍、抢劫商船,这些坏事可以说是家常便饭。
加上承海会的大当家也是炼气境的武夫,他年轻时趁着夜色杀了一家大户,捞了点钱,还生食其肉。
后来跑到海上黑市买了两门武法,踏上了武道。
他的威名在临南县很盛,家长们哄小孩子的时候,都会拿他来吓人,关于他的传说各种各样,都快能和川渝熊噶婆的故事相提并论了。
“承海会水匪?这是好事啊!”
“嗯,待会你们要是想上的话,我给你们安排。习武之人,总是要见见血的。像小四,就杀过两名水匪,待会动手的时候,跟他好好学学。”
说到这里,崔涟还好,他本就是本地人,这些事他自然是知道的。
段千平常是个闷葫芦,这时也诧异地看了何淼一眼。
说到底,他们都是农家孩子,平常杀鸡宰鱼都算是不错的经历了,哪里杀过人?
谢浩稍微向何淼靠近了一些,问道:“师兄,这些水匪实力怎么样?”
“实力?”何淼笑了笑,“怎么,等会想试试?”
“嗯,当初我杀的那两人是橹帮的,实力好像只有刚到强肌境吧,只有一股子蛮力,刀也不会使,纯粹是半吊子水平。我估计,崔涟的实力都能一个打俩。”
“沃日,何淼你什么意思?我实力怎么了?”崔涟大怒,跳着过来把何淼搂入怀里,用右拳一个劲地钻他的脑门,“你给我说清楚!”
两人打打闹闹,谢浩摇了摇头,他还准备再问问的。
赵玉杵带着几人来到城外一处演武场,平日护城的那些兵卒就是在这里操练的。
只是今日这里被石壁和蓝丝长布圈了起来。
“不是说来看杀水匪吗?怎么还要看学府令牌?”崔涟撇着嘴,回头望着门前六个兵卒在那里检查来人的凭证。
“平常看看没啥,这场是王府的邱长史临时起意举办的,人多闹哄哄的不好管理。”赵玉杵解释道。
崔涟和段千也不在意,平日里他们连县太爷叫什么都不知道,哪里管他什么长史不长史的,听了赵玉杵的解释,也都没再出声。
“我擦,……你们看那!”崔涟揉了揉眼眶,确认自己没看错,声音都变得高昂起来。
不用他说,习武之人五感敏锐,只是一时间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说不出话来。
埠头上停靠数十条大小不一的舟船,最惹眼的还是一条长八十余米、宽三十余米的楼船,上面插着蓝色木头作为扬帆,身旁还有着几条规模小些的艨艟船,看样子好像是用来护卫的。
楼船上还瞄刻着龙龟帆画,这是滇国水师的象征,五条艨艟船可以结阵,威力惊人。
师兄弟四人都聚集在一起,望着楼船,不由得惊愕万分。不少临南的普通人进不来演武场,也都在远远地观望着。
尽管他们都是靠海之人,渔船什么的见得多了,那些十几二十米的捕鱼船、木帆船,都不知道见过了多少,近百米的商船也见过不少,但如此精美的楼船,他们可还是第一次见到。
相比那些耐用的商船,楼船装修精美,船身呈棕黄色,两边各有上百个出桨口,光是人力至少都需要两百多人,还不算其他方面用来推船的力量。
“这是听海王府的船啊?”崔涟张着嘴,神色惊疑。
“除了听海王府,还能有谁家的船这么气派?先前师傅跟你说了,你还不听。”何淼白了他一眼,和谢浩继续向前走去,挥了挥手,“走了!”
几人进入演武场后,里面已经有不少人了。
“赵师兄也来了。”
“赵武师,带徒弟一起来啊。”
“改天去我那铺子喝喝茶。”
……
赵玉杵一路打着招呼,在这个小地方,圈子不大,这些武人也都是在临南武府习的武,
和赵玉杵习武的时候,也就是前后两届,相差不了多远,兴许当时还是在同一个武师手下的师兄弟。
如今,能到场的,都还算是有名有姓,混出了点样子,相互之间也都认识。
但能够像赵玉杵一样,毕业后去了弥华,还在三相山修习过一段时间的人,已经算是临南武府的杰出校友了。
所以,大家这时候都想着和他混个脸熟。
最终,赵玉杵带着几人来到了临南武府的位置。
武府的四名武师都到场了,身旁还有一些跟何淼同一届的弟子作陪。
还有一些老生,只不过都坐在身后,跟他们隔着一点距离。
何淼回头望了一眼,老生他也不熟悉,尤萧走后,也就跟接他班的常有终熟悉一点,两人相互之间笑着点了个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