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读书改变命运秘笈》最新章节。
【《杨柳坝与刘家湾中间隔着一张大塘》<第五十章岁月如歌情未老旧游如梦意长留>白话文详细注释】
第五十章意义深远,那不仅仅是一条路,而是一条人生之路,更是芸芸众生的一条路。(碧波回忆语)
“老同学〔265〕这是选择音乐表演,享受人生不同时期的精彩”现音乐唱作人〔266〕兼心理咨询师原文艺委员〔267〕碧波女同学与正大同学微信偶有互动,其是家里人〔268〕必须记得屡次提供过特别帮助〔269〕的心里总念叨〔270〕的那一位。不意这位从小唱歌特别有天赋漂亮活泼的,却在财务管理岗位〔271〕静静一待多年,也是造化弄人。不过这并不影响其对正大及其家人提供帮助,而这帮助也因为其岗位特色也总与财务无关〔272〕与健康有关。
〔265〕人物关系:碧波与正大为中学同班同学。
〔266〕林清玄的《百合花开》就是碧波当下的心境,更希望是自己的“莲之梦”,其2022年开始做了两首合唱录音作品:泰国民歌《相思河畔》、前苏联民歌《远在小河的对岸》。其创作、引用、考证的资料主要有:第一,“莲之梦”女子合唱团活动美篇。第二,碧波歌曲创作以及打油诗随笔。第三,碧波诵读、配音作品(其中代表作为《山路》)等。
〔267〕碧波高中时任文艺委员,有唱歌等音乐爱好及天赋。
〔268〕这里指的是正大的父亲。
〔269〕屡次:指的不止一次;正大印象最深的至少有两次:第一次是接待、引导、正大父亲前往县人民医院体检,协助办理有关提前病退事宜;第二次是时隔15年之后,费心寻访民间土法药方胎宝,免费赠与正大父亲医病。
〔270〕这里是正大回忆父亲在正大回家时,正大父亲多次提到的几位同学在正大不在家时,时常看望、关心、照顾自己,话中提到的有经常接送正大、到医院探望正大母亲的女同学和春节到家中拜年的男同学(第一卷中暂没有提及)以及本章节描述的碧波同学,老人常常念叨,“这些同学好”。
〔271〕这里交代的碧波的工作岗位。并非专业的文艺工作者,而是一名人民医院的敬业的普通财务工作人员。
〔272〕总是自己掏钱出钱倒贴钱,这里勾画的是纯真的同学情谊,也鞭挞了商业社会很多拜金主义下变味的所谓“同学交易”。
“这个音乐学院与我挑战很大。”
“你没有问题,对于学习的事情是难不倒你的。”
“谢谢鼓励!”
“这是老同学写的。”
“嗯。”
“真是个超人走过路过不错的超人”这碧波同学常常自谦因不读书而成长得特别慢,总想以其他方式学习、成长。同时也特别会夸人,知道书呆子同学会读书只会读书,所以每次总要提读书总要夸读书,评价其因会读书成长速度是成倍的,自己望尘莫及,涉及的领域和取得的成就令自己惊叹不已。
碧波同学同时感叹现在临到老了,却还真想慢慢读点想读的书。可是视力减退厉害,很难坚持看完一本书,总给自己不看书找理由,这是拐着弯不停褒扬表扬别人自嘲自黑自己,聊天的时候让人听着特别舒服,时时处处透出一种与生俱来的智慧。
“最重要的是老同学可以一目十行还能享受其中。”
“而我一目一字,真不是滋味。”
“悲叹自己没有在成长期培养出看书的这项技能。”
“各有所长”正大同学定调不卑不亢。
“您的艺术天赋异禀〔273〕也是大家羡慕的呢!”
“我还记得您当年教我唱一条路。〔274〕”
“文艺委员还记得吗?”
〔273〕《好娃娃》是碧波的处女作,也是碧波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一首歌曲,是为碧波的儿孙写的,作为家训留给碧波的儿子。刊发在《儿童音乐》上,曾获白石文化艺术创作提名奖。
〔274〕正大自述自己高中应该只熟教材,属于五音不全的唱歌跑调的那一类,这里是写实,碧波当年教唱一条路这首歌曲。
“你记性真好,难得你还保留了这一段珍贵而美好的片段。”这也许是碧波同学的高中时代唯一的一次参与班级活动的记忆,也是碧波同学高中时代唯一有参与感的事件。
“三年我都不知道在干什么。”
“有城里的同学对乡里伢子一直善待他才能走到今天。”
“那时候你个子小,总是第一个到学校,中午不回家,话不多,但总会面带微笑用大大的眼睛观察着班级里的每一个同学。”
“我是一个内心有城乡差别心怀慈悲的人,特别理解你们的不容易,由生敬意,以前是敬佩,随着老同学所取得的成就以及美好的生活和雅趣,未来应该是憧憬。”同样对于与刘家湾中间只隔一张大塘的杨柳坝同学,对于朝着别人的起点奋斗的万家村同学,或者其他有强烈愿景的农家子弟,也许有代入感的缘故,正大也总能看到自己过去熟悉的影子,同样总想去拉一把。
“这是一首属于我们的歌,我依稀还留存着你演唱这首歌的状态,而今你就是走过这条路,越过山丘的英雄。”
聊到此刻也许两位同学的耳边都会听到那首熟悉的MV,一条路,落叶无迹。
人生长河一轻舟,
清浪碧波任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