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文豪1979,从北大当校工开始》最新章节。
找到了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和学生们一番接触下来。
尤其是,机缘巧合之余,打听到了一位,名字叫李虹寅的天才学霸。
这可是位前世的科技圈顶级大佬。
印象中后来这位,应该是85年燕大研究生刚毕业,便获公派出国留学深造。
然后,逾期不归。
又过几年,应该是科研工作中,表现尤其突出等原因,很受大老美器重,于是顺理成章入了美藉,后来与人联合创办了甲骨文、思克、雅虎,等数家知名IT美企的计算机技术天才(纯杜撰人物勿对号入座)。
反正在刘文斌记忆中,这位未来的成就,堪称优异,一度被誉为,北美硅谷华裔技术圈教父。
彼时,广大出国留子们,人人敬仰的英雄、偶像,人生导师。
其个人财富,九十年代末时,便已经高达百亿美元级别,一度盖压过,缔造了微软巨头的比尔·盖次。
意外探访到这位前世名人,刘文斌心情复杂,有点小冲动,是不是找个借口什么的,给丫一巴掌拍成脑残二碧,免得将来成长为一个科技界顶级白眼儿狼。
和这位一番交流下来。
不愧是超级学霸,人家对高新科技的前瞻性,即便他刘文斌有着未来数十年的现实认知,居然都差点跟不上对方节奏。
试探了一下,这位的未来设想,以及有没信心,帮着把计算机汉字输入效率问题给解决了。
猜猜看,人家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如何解决,计算机汉字信息采集、输入效率?!”
“为什么要挖空心思,去思考这样的一个问题?!”
“这是一件,很无聊、很没意义事情……”
言下之意。
他自然有能力,解决掉汉字输入效率难题。
但问题在于,浪费时间精力,解决这样的问题,完全没有意义,纯属在浪费他的生命。
超级学霸李虹寅是这样想问题的,或许天才的思维,的确和普通人不一样。
毕竟人家,完全可以在全英文环境下,很如鱼得水的融入西方高新科技的任何应用场景之下。
根本用不到中文信息的采集和处理。
而且,如今的计算机系统,的确也完全是摒弃了中文信息处理的独立新世界。
除了他刘文斌,异想天开的要用计算机写小说之外。
对超级学霸李虹寅,人家压根就没相关的应用需求。
非但计算机科学应用专业的学生们,对使用纯中文环境的计算机没想法。
便是当下,现实中的众多科研机构,大家也同样早就非常习惯了纯英文环境的应用场景。
反而如果要强行切换使用中文信息界面。
除了中文信息输入采集,本身就增加额外工作量之外,在实际工作应用上,比如最为基本的程序设计开发工作,反而还有点儿,像是脱裤子放屁——
完全多此一举啊!
刘文斌感觉自己像是,突然一下子回到了原始社会,想要强行灌输给原始野人,一些最为基本的生活常识:比如生肉尽量煮熟了再吃会避免寄生虫附体,改了这个生活习惯,全员皆可多活十几年……
然而学生们,更为普遍的认知则是:
明明努力提升个人英语成绩,便能够很完美融入西方所主导的高新科技创新世界,咱们为什么偏偏非得出力不讨好,非要把计算机等西方高新科技产品,统统修改成,能勉强匹配中文信息处理的低效率落伍等级?!
难道仅仅是为了所谓的国人颜面?!
何况,科技无国界的观念,早已是深入人心。
强行把计算机产品使用环境匹配成中文界面,至少就现如今的师生们眼中,这纯属一件脱裤放屁事儿。
得,没办法了!
这或许就是,现实认知不匹配所造成的最大悲哀吧!
刘文斌肚子里积攒的郁火,更加浓烈了三分。
跟学生们的直接交流,非但压根没找到,那等可奉赠造化的有缘之人。
他反而是觉察到了,多数的计算机科学应用专业学生们,这一群体对未来的最高憧憬、最美好的理想事业,赫然全特么是:将来某一天如果有机会出国的话,哪怕卖爹卖娘,削尖了脑袋,也一定一定,要紧紧抓住这样的机会。
科技无国界。
为了创造更美好未来。
身为搞计算机科研的人,大老美家的那什么‘硅谷’,那才是人世间最美的天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