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晚明1640》最新章节。
张献忠带百余护卫。纵马巢县城下眺望城防。
首先看城防措施。
宽阔可以行船的护城河。高两丈多的城墙。在刘正的督促之下,城头上再也不是杂草丛生的样子。
不敢说一根杂草都没有。但是最少遮掩不了守城视线。也不会给攻城一方提供帮助。
更从遥遥看见,城中似乎有一座山。这说明城中地势高于周围。
引巢湖水灌城这个办法,也不能用。
“巢县虽非天险,但是当年修建巢县之人,也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张献忠不知道,在大明巢县最辉煌的时候,就是国初。巢湖水师投奔朱元璋,成就大业。巢县出了两个国公,至于国公以下的将领,不知道多少。遍布天下。巢县城墙虽然是后来修缮的。但是城池的选址早就定下来了。
再看城上。
张献忠一眼扫过,城墙上每一个垛口都站着一人。大概几十个垛口,有一面红旗。在城门处更有大小旗帜无数。
他看垛口的人,大多有惊慌之色。但还能镇定。
张献忠立即知道:“巢县不好打。”
对于外行来说,或许看不出什么门道。但是张献忠身经百战,就知道刘正的用心了。
巢县城墙有十二里。三千多垛口。守城一定要足够的人数,最少要将城墙上站满。
而一个垛口一个人。加上轮换,最少有六七千人。
巢县小城,自然不可能有数千军队。必用民夫。
而让民夫各就各位,不惊慌失措,望风而逃。也是要下功夫的。
这一点,刘正就很感谢方名荣。
刘正从兵书学到了一系列方法。但是真正执行的就是方名荣为首的巢县士绅。
怎么让民夫守城?
首先是岗位责任制。直接在垛口上贴上负责垛口人的名字。一般有三个人。一天三班倒。日夜不停。他们的任务就是警戒,发现敌人攻他们所在的垛口,向上级报告。派战兵过来。
将民夫按照街坊安排在一起。大家都是熟人,背后也是家园。也就有了信心。就没有人逃走了。
但问题是,大明基础结构早就烂透了。大明朝廷任命的所谓里正,粮长已经荡然无存了。而衙役更是畏惧乡绅大户。胜过畏惧上官。指望他们组织百姓上城,根本不可能。
这是方名荣为首的士绅做的。
而今巢县民力都动员起来。张献忠立即感受到了压力。
至于旗帜,对现代人来说,一面面旗帜,不过是用来渲染气氛的工具。
但是在古代,每一面旗帜,就代表一支军队,或者一个指挥节点。
看一支军队行不行,看看旗帜安排,听听鼓声号角,就了解的七七八八了。
张献忠数着城头的旗帜,推断,城上大概五十个垛口,由一人指挥。城墙上大概有六十多个这样指挥节点。而每一个城门处应该有一名守将。管理大概三里长的城墙。
如果刘正知道张献忠的判断,定然大为吃惊。
因为刘正就是这样做的。每五垛为一伍。十伍为一里。多用街坊中有威信的人充当。有几个人做副手,执掌旗帜,灯火。一旦有警,白日举旗,夜间放火。城门设守将,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挥调度体系。
“大江两岸,鲜有知兵。这必是刘正所为。”张献忠暗道:“巢县智取为上。”
片刻之间,心头就有了一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