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晚明1640》最新章节。
南方物产丰富,兼并土地的动力,要远远超过了北方。土地经济价值很高。还具有一定的金融属性。导致地价高涨。所有人兼并土地动力十足。
士绅大户更巧借名目,将赋税压力压倒自耕农身上。
出现自耕农将土地寄在大户名下,逃避赋税。
逃避的赋税越多,剩下百姓赋税也就越重。
恶性循环。
本质上,大明百姓宁可给大户当佃户,也不愿意给大明为百姓。
但问题是士绅大户就是好东西吗?
本来仅仅是寄名,但时间一长,时代久远,就变成真的了。
大明开国之初,朱元璋是对蓄养奴婢是有限制,那是达官贵人的特权。
而到了晚明时期,大户与佃户的经济政治地位,已经悬殊到了极致。大户不让佃户租种土地,这佃户不到一年,全家都要饿死街头。
这种情况下,佃户雇工不是奴仆,也都是奴仆。
如果说北方民变,多为天灾。南方所谓的奴变,皆是人祸。
一些士大夫个人道德修养很好,对自己家的奴仆也不错。但大部分所谓的乡绅,都没有将奴仆当人看。
各种残酷压迫。不胜枚举。
吃不饱穿不暖,老婆随时被人拉去暖被窝。甚至莫名被打死。都是常有的事情。
刘正此刻设身处地的站在这些奴仆角度想:“老子有机会,也投贼。”
更明白,如果不改变江南这样的产业结构,想在江南立足。根本就不可能。
刘正对决刘文秀时,已经领悟到,不管怎么样的武器,怎么样的战争,本质上,都是人的战争。那最关键的是有敢打敢拼,敢拼死作战的将士。
有了这些将士。纵然其他方面差一点。仗并非不能打。
但没有这样的将士,纵然武器装备非常豪华。纸面上的要素百倍于敌,也必败无疑。
在这样的经济结构下。江南是没有兵源的。
是的。纵然江南人口千万,也不是兵源。
牧野之战,早就告诉了所有人,不要驱奴为兵。
奴隶倒戈的时候,一千年前有,一千年后也不会少。
有恒产则有恒心,真正用钱砸出来的雇佣兵,只为钱打仗,立场是很难保证的。
那么让江南的有产者,这些士绅家的孩子去当兵?
人家是读书人,怎么可能做丘八的勾当。
刘正面对的就是这个问题。
刘正自信他对巢县的布防,不敢说万无一失。但中规中矩。
张献忠想攻城,除非用红夷大炮。否则攻不破的。
但是现在,城中出了这一档子事。
刘正如坐针毡。
一想到,城头民夫有可能成建制倒戈。刘正就心中发慌。
“方兄,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一件事情吗?”
方名荣沉思许久,苦笑说道:“百年痼疾。我又有什么办法?”
刘正在城头上躲避。看着城外张献忠的军营,太阳从他背后升起。
初升的朝阳打在他身上。他身前面对长长的阴影。
随即刘正下定了决心。
刘正大笑一声,说道:“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此言出汉书,意思是不经历棘手难办的事情,怎么能识别出人才。
“既遇盘根错节,我自一剑斩之。”
有传说亚历山大东征印度,遇见了世界上最难解的绳结,亚历山大一剑斩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