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作弊修仙

第六百九十三章 蚌女(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凡人作弊修仙》最新章节。

炼虚初期的煞妖之体法力气息远超同阶数倍,又修炼了风火诀,法力更上一层楼!

脚下青红两道法力交汇,生成一道黄色法力遁光。

黄色遁光带着李修在海底矿洞中快速游遁,遁速快似黄色闪电,盏茶功夫飞出洞穴。

沉寂的海底沟壑二十年都没有任何变化,原本的海蛟巢穴上面的海沟经过这些年时间,此刻已然是被另外的一头鲸牛海兽占据。

当李修一身妖气经过这头鲸牛海兽的领地时,鲸牛猛然间从睡梦中惊醒。吓得这头鲸牛海兽瑟瑟发抖,巨大身躯直接缩回洞底。

李修神识从海底探出,所及之处海下方圆万里的情景尽收李修眼底。

半晌之后,李修眼神微眯,神色大喜,回头看向侧后方的海崖。

靠近海底沟壑矿脉的高耸海崖中正游来一队全身华彩绸缎的女子。

这些女子一个个宫装华丽,美艳无双。要不是人人背后都长着一对巨大贝壳,看上去就跟人族女子无异。

贝壳有的扇纹曲皱、有的鼓肚涨圆、有的长如船舟,贝壳色彩鲜艳,雪白无暇、五颜六色皆有。

“蚌女?!”

一队蚌女出现在此海沟,且一个个穿着华美,定然是灵界之中的某个族群。

李修来到此地闭关,他甚至不知道此处海域的具体所在为何处?一次出来就能意外碰到海族,李修也算是幸中之幸!

……

脚下黄色遁光在海水中速度不减,李修片刻间就已经游到那一群蚌女的队伍前。

李修现身时蚌女队伍顿时停下,一个个蚌女花容失色,有的甚至将身躯藏在了贝蚌中。

这些蚌女中只有一位是元婴中期境界,其余蚌女都是元婴境界以下,有几人的脸上、脖子上甚至还有尚未化形完全的蚌肉。

好在李修并无恶意,他在水中对着这群蚌女传音。

十几种话语传音却没有一位蚌女能够听懂,李修也是非常的尴尬无语。

好在那蚌女队伍中的元婴境界女子站了出来。

雪白蚌壳、雪白长裙女子,上前对着李修盈盈一礼,随后从腰间香囊中拿出一颗七彩珍珠,恭敬将珍珠隔空递给李修。

李修神识在此女和珍珠上面扫过,而后大笑:

“传承珠!好好好!”

将那珍珠放在额头,一股能量进入大脑识海,李修闭目感悟消化这股信息。

一炷香的功夫,李修睁开双眼,那位白裙女子恭敬说道:

“晚辈白瑶见过上族大人!晚辈是黑蚩海蚌埠族人,率领族中小辈来此开采水灵晶,无意冒犯大人!”

李修听到白裙女子的解释,其中提到的黑蚩海却是令李修陷入长长深思。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想当勇者,结果重生是邪教反派?
想当勇者,结果重生是邪教反派?
(异世界+慢节奏+无系统+救赎热血战斗,可当轻小说阅读)苏云穿越异世界,获得邪神的不死权柄,苏云在被魔女教的使徒忽悠入教后就被迫当起了反派。毁灭,旅行,救赎,变强,复仇。苏云的异世界之旅虽然很坑但是充满了故事。
克莱尔的牛仔
重生万能强化系统林羽
重生万能强化系统林羽
关于重生万能强化系统林羽:平凡青年林羽,在地球只是个为生活奔波的游戏代练,一次熬夜代练时意外身亡,却意外重生到苍澜大陆,附身于同名的外门弟子身上。这个世界弱肉强食,原主因资质平庸受尽欺凌。好在林羽觉醒了万能强化系统,能通过完成任务、吸收能量获取强化点,以此强化自身属性、技能与物品。刚绑定系统,他就接到提升境界的新手任务,靠着系统吸收灵气,成功突破练气二层,还击退了前来挑衅的恶霸。为了追寻更强大的
臭泥吧
浮萍仙踪
浮萍仙踪
++++王衍本是个没有灵根的凡人,因意外吐下了一种未知的金色液体才有了修炼的资格。做为灵气的载体,金色液体便成了王衍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也是他修炼的根基。不仅如此,金色液体对王衍的肉身和神魂都进行了改造。他的血液也变得特殊了起来拥有了许多不可思议的功效。将血液滴入画符材料中,符录威力会得到极大提升;炼丹时融入一滴精血,不仅可以提高炼丹的成功率,丹药的品质也会得到质的飞跃;将血液滴入废丹之中,废丹
蓝色绣球
天劫尽头,我即是深渊
天劫尽头,我即是深渊
他们封我为魔,我便做这诸天万界的劫。”哪吒出生那日,陈塘关下了一场血雨。天界称他“灵珠”,赐下乾坤圈要他涤荡人间罪孽;龙族骂他“魔丸”,剜他血肉镇于东海平息万龙之怨;百姓畏他如鬼,建起生祠日夜咒他魂飞魄散。直到哪吒剖开自己的心脏——那颗跳动的,既非灵珠,亦非魔丸,而是一枚**混沌青莲**的种子。◇天要他死玉帝抚过封神榜轻笑:“灵珠是饵,魔丸是刀,此子魂魄燃尽之日,便是量劫重启之时。”雷部十万天兵
云间上的墨客
问剑江湖
问剑江湖
这一世的江湖:是那个说出“文不涉江湖,武不入庙堂”的少年的江湖;是那个胡言“腰间但有一壶酒,天官媚娘皆如狗”的疯子的江湖;是那个写下“妾自眼底无江湖,唯盼红妆入君门”的女子的江湖;是那个放言“亘古侠士无穷尽,唯我一剑皆斩之”的老人的江湖;是那个牵驴走山河,笑称“行及三山五岳,阔别四海红颜”的和尚的江湖;是那个浓妆粉黛,豪言“戏下无人谈,唱与山鬼听”的戏子的江湖;这一世的江湖风云四起,这一世的江湖
江南已逢烟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