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秦公子

第1546章 好耶,姐夫最好了。(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秦公子》最新章节。

“华夏商行的一系列开销....还有前些天进贡的那一批琉璃....”

李世民摆了摆手,不耐烦地说道:

“行了,行了,你别跟朕哭穷了!”

“你秦家到底有没有钱,朕心里有数。”

李世民语气缓和了些许,皱眉道:

“你先跟朕好好说说,仁安医院义诊一事。”

秦明轻轻点头,刚要作答,身后便传来长孙皇后温柔似水的声音。

“陛下,天色不早了,咱们该回宫了。”

秦明闻言,微微一愣,诧异道:

“回宫?”

长孙皇后微微一笑,轻拍秦明的肩膀,柔声道:

“是啊!刚才宫里传来消息,立政殿已经修缮完毕,婶婶也该回去了。”

“这些天有劳贤侄了。”

秦明连忙躬身,态度恭敬道:

“婶婶言重了,婶婶借宿在小侄府上,乃是小侄的荣幸。”

“日后,婶婶若是有瑕,小侄随时欢迎您到府上做客。”

长孙皇后微笑颔首,沉吟片刻,缓缓道:

“贤侄有心了。不过,婶婶倒是有一事相托。”

秦明闻言,连忙躬身道:

“婶婶但说无妨,小侄定当竭尽全力。”

长孙皇后微微一笑,轻声道:

“近日城阳与兕子于贤侄府中书院求学,受益匪浅,颇有进益。婶婶颇感欣慰。”

“她们如今尚且年幼,正是启迪心智最好的时候,婶婶想将她们暂留府上,以便她们能够继续接受书院的熏陶教化。”

“不知贤侄,意下如何?”

秦明闻言,毫不迟疑地点了点头。

毕竟,谁能拒绝一个如兕子这般软萌可爱、乖巧懂事的小娘子呢!

不远处的城阳公主,见秦明点头,立马喜笑颜开,一蹦三尺高。

“好耶,姐夫最好了。”

城阳公主的话音刚落,数道目光瞬间聚焦在城阳公主身上,使得这位活泼天真的少女顿时面颊绯红,如同初春绽放的桃花般娇艳动人。

她下意识地缩了缩肩膀,躲到了长孙皇后身后,只露出一双灵动的大眼睛偷偷打量着众人。

而就在此时,房门再次被人敲响。

紧接着,房门打开,李渊缓步走进雅间,先是瞥了李世民一眼,转而朝秦明说道:

“明哥儿,咱们是不是该打道回府了?”

一个刻钟后,在百花会所门口。

秦明抱着兕子,朝李世民等人乘坐的马车,挥了挥手,目送他们登车离去。

就在此时,一道曼妙的身影如风拂柳般疾步而至,翩然立于秦明身前。

她玉手轻扬,毫不犹豫地从他手中夺过兕子,唇角微扬,带着几分冷峭与傲然,低哼道:

“从今往后,兕子与城阳便由我这个姑母亲自照料,就不必劳烦秦郡公费心了。”

临海大长公主言罢,轻盈转身,扎成马尾的秀发,轻轻抚过秦明的鼻尖。

她一手将兕子揽入怀中,另一手牵起城阳公主的小手,径直朝李渊的马车走去。

秦明见状,嗤笑一声,喃喃道:

“大言不惭!”

.......

人气小说推荐More+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
关于让你入京当质子,你登基为帝?:魏冉穿越成异姓王世子替身。真世子在封地逍遥,自己在京城当人质?既如此,那就代替他成为真世子。大骊皇帝:魏世子,朕要把三公主赐婚给你!真世子小姨:虽然你是我假外甥,但我是你真娘子呀!真世子:父王,冒牌货抢了我的公主和小姨,我要把身份换回来!异姓王:儿啊,晚了,爹的三十万大军被他给灭了……。
一条沙鱼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南北朝风云:世事百态
世事百态:南北朝时代风云激荡,世事纷纭。政权如走马灯般更迭,民族融合日益加深,经济文化蓬勃发展,孕育出众多历史英杰与璀璨文化。然而,伴随辉煌的是社会的剧烈动荡与民众的艰苦生活,动荡不安与民生维艰成为该时代不可抹去的印记。尽管如此,南北朝仍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安可儿妙桃
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
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
关于原神:被雷电影收入眷族:穿越提瓦特变成一只凤凰,被影收入眷族!系统却让涅盘500年,结果错过了坎瑞亚之变。世界这么大,我想看个锤锤,各种浪!
狗月
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
自家幼崽学抡语,历代帝王乐疯了
一所看似普通的幼儿园,学生却来自历朝历代。李世民的闺女小兕子、朱元璋的大孙朱雄英、幼年扶苏、幼年嬴政、幼年朱高炽、幼年郑经……小朋友们白天上学,晚上把第一手资讯或学会的东西带回古代。朱雄英:“爹,快救娘!娘这一胎会难产!”扶苏:“有朋自远方来,虽远必诛!”幼年嬴政:“媪媪,我看到我未来的儿子了!他叫扶苏,他还会抡语。”……家长群里。朱元璋看到朱棣的皇帝谥号炸了:“老四造反了?”成年嬴政看着刘邦的
棠亿亿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
关于穿越三年,你跟我说这是大唐?:拒绝加班被开除,叶天激活避世隐居系统。本想找个小山村躺平,却不曾想迷路后来到大唐,遇到了外出散心的李世民。李二:先生如何看待玄武门之变?叶天:大唐之幸,百姓之幸,李世民牛逼!李二:先生如何评价李世民?叶天: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文武之才,高出前古.盖三代以还,中x之盛未之有!……本书又名:
两仪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