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

第712章 避其锋芒(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汉武帝:这个穿越者太敢说》最新章节。

刘彻的眉头皱成川字,

他突然发现,有时候听听假话也很好,为什么非要听真话呢。

他长叹一声,揉了揉眉心,用手一指帐外,

“你去看看吧。”

外面怎么了?

陆鸣突然有种不祥的预感,迈开腿几步就来到帐门处。

“哦……”

陆鸣痛苦的捂住脑袋,这是什么奇特的画面。

每个营帐的门口,都有一堆人高高伸出双手,鲜明的中指直冲天上。

我这是造了什么孽,

陆鸣迈步就想出去,不把手势传播者抓住,还会继续毒害单纯的大汉百姓。

“不能说真话了。”

身后突然传来刘彻的声音,“尤其是不能让司马迁知道真相,不然谁能想到他会怎么写。”

有道理!

陛下英明啊!

陆鸣立刻停下脚步,事已至此,总不能给徐伯和那些比划中指的人来个记忆清除术吧,况且也没有这门技术啊。

一处营帐中,司马迁正拿着纸笔飞速记录着,

“天降大雨,延误合龙之期,富民侯有秘法可祈天,水工徐伯传之,士卒齐竖中指以向苍穹,

未久,上天感其诚,雨乃止。”

雨停了,

在众多中指的祈求中,不过半个时辰,瓢泼大雨就云收雨散,云层仿若被劈开一般,灿烂的阳光照射下来。

“雨停了,雨真的停了。”

惊喜的呼喊声响起,人们迅速跑出营帐,在阳光下高兴地又蹦又跳。

刘彻有些发呆,

这算什么,上天到底算什么?

上天不知道比中指是什么意思么,怎么可能不知道,

但要是知道,又怎么会不降下几道雷霆劈死陆鸣和那些士兵。

“天道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荀子的话突然出现在刘彻的脑海中,除此之外,他再找不到更适合的解释。

另一边,雨刚一停下,徐伯就立刻带着人前往决口处,

刚刚封堵好的地方有被冲散了一些,无奈的徐伯只好再次比起中指,祈求老天保佑他们一切顺利。

雨虽然停了,但地面泥泞,还是耽误了不少时间,原本今天能基本完成的主体工程被延迟到了第二天。

晚上休息时,陆鸣特意找到徐伯,

“这个手势事关重大,非一般的场合不能使用,否则必有后患。”

“放心,我已经见识过这个手势的神奇,以后绝不会轻易使用的。”

徐伯郑重地点头,如此神奇的手势,能发挥一次作用已经是上天的恩赐,他不会贪得无厌,一直使用下去的。

夜里,陆鸣睡得正香,忽然听到帐外响起铜锣声,

“涨水了,涨水了。”

为了保证安全,每晚都会安排人进行值守,发现情况要及时汇报。

陆鸣立刻起身开始穿衣服,怎么好端端的就涨水了呢?

他赶到决口处的时候,徐伯等人也已经赶到。

周围的士兵打着火把,昏暗的火光下,决口处若隐若现。

“情况怎么样?”

徐伯面色有些紧张,“富民侯,水位已经上涨了半尺多,还在继续上涨,再这么涨下去,好不容易封堵的决口可能会再被冲开,

不知道水位最终会上涨多少,要是再被彻底冲开的话,再想合龙恐怕会难上加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
开局假世子,我反手称帝你慌什么?
一朝穿越,秦珩宇竟然成为了大魏唯一的异姓王之子,可实际上他却只是一个被送到京城的傀儡质子。开局被随身监视自己的奴才虐待,龙椅之上的皇帝只想利用他的身份,就连朝中文武百官,也对他暗藏杀心。既然身陷囹圄,何不放手一搏?秦珩宇一步步从一个小小的替身质子到纵横朝堂,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半个小秀才
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
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
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穿越成为朱棣的儿子,定国安邦平天下,朱棣求我登基
爱钓鱼的唐先生
爱情江山朕都要
爱情江山朕都要
高中化学老师穿越成天启末年的崇祯,通过自己的化学知识,带着一帮明代科技大牛,点科技树;带着一帮能臣武将,开疆拓土。皇帝爱上了嫂子,五大艳后之一的张嫣;通过自己的才学,让嫂子也爱上了自己。皇帝和张嫣的努力,让大明再创辉煌,让汉人永远居于世界的最顶端。作者对于张嫣,这位历史上五大艳后之一的皇后的结局,也有太多的意难平。朱元璋再造华夏,收复丢失几百年的燕云之地,收复丢失一千多年的河西,重新将汉人团聚起
天涯入梦来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反攻从野人山开始!
关于反攻从野人山开始!:2025年的青年,一次意外,魂穿到了一名远征军军官身上,一个莫名其妙的系统空间!一段血与火的抗战史!一段在异国他乡带领华夏遗民崛、起反攻日本本土,最终实现富士山头扬汉旗的历史夙愿!
酱油狂徒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秦墨作为一个毕业两年的社畜。碌碌无为,还被前女友给踹了,就当他感到老天不公的时候。却意外获得了一个可以回到古代的系统。凭借系统,他可以操控历朝历代的自家老祖宗,从而建功立业,缔造不朽世家!从三国争霸到安史之乱。从靖康之耻到蒙古铁骑……自此,华夏的历史上,多了一个无比耀眼的传奇世家!他曾扶乾坤于即倒,挽大夏于将倾!他曾居庙堂之高,也曾处江湖之远!他便是秦家的老祖宗!有历史学家惊叹:“一步秦家书,半
古董小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