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饥荒年:我靠团购娇养冷面知青

第229章 发现一名大叛徒!(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六零饥荒年:我靠团购娇养冷面知青》最新章节。

叶朴安原本打算将自己的住处都安置好再去拾月他们家的,结果他都没有来得及说出自己的打算,就被何立轩给揪了过去。

“行了,就这点东西让我哥给你送过去。你吐了一路了,跟我回家歇歇去。”

听了何立轩这话,跟过来接他们的何立学立刻过去接下了叶朴安手里拎的行李。

何立学和叶朴安他们之前也认识,当初何立学晕倒在山上,还是叶朴安他们几个替换着背下来的。

而且在去下乡之前,叶朴安也没少去何家。

只不过之前是何立学看上去比较狼狈,而现在则变成了叶朴安看着沧桑了很多。

叶朴安这次没有再拒绝,将行李给了何立学之后就跟着何家一行人一起回去。

走到那条小路上之后,一家人就分开了。

何立平自然要回自己家和妻子女儿团聚,而何立轩,拾月则带着叶朴安一起回了他们自己家。

因为专家食堂是要保证随时都可以为专家们提供加餐的,所以厨房里的火一直不会断。

进院后,拾月让那俩人去屋里坐,自己则回到厨房快速地给两人一人下了一碗面。

面是拾月从群里买的挂面,菜也全都是现成的。

除了海鲜,拾月还特意给他们两人一人煎了个荷包蛋放在了面条上面。

也就是叶朴安今天刚来不了解情况,拾月才敢这么做。

等过段时间,叶朴安知道在岛上鸡蛋的珍贵性后,拾月也不敢再给他们煎蛋吃了。

果然,在看到鸡蛋后何立轩诧异地看了妻子一眼。

不过他什么也没有说,与叶朴安一起埋头吃了起来。

在两人吃面条的时候,拾月又给他们切了一盘子水果过来。

岛上别的不多,水果从来都不缺。

每天早上营里让人送菜的时候都会送一篮子过来。

叶朴安大概是很久没有正经吃过东西了,他不仅将那一大碗面条全都吃得干干净净,还一口气吃了差不多两个甜瓜。

直看的拾月都担心他把胃给撑坏了。

将最后一口甜瓜吃到肚子里,叶朴安长长地舒了口气,然后说:“拾月,你今天可算是救了我大命了!”

听他这么说,旁边的何立轩忍不住笑了起来。

缓过来劲儿的叶朴安总算是打开了话匣子,拾月也终于知道了为什么能够在这里见到他。

这事儿还得从叶朴安在前进大队生的那场病说起。

叶朴安和何立轩是发小,从小一起长大,但他并不是学校子弟。

叶朴安家是从政的,父亲和哥哥都是政府工作人员。

父亲的职务虽然算不上特别高,但在建南也属于说得上话的人。

叶朴安和何立轩关系一直很好,两家人因为两个孩子的原因,慢慢地也有了来往。

在知道何立轩父母要送他下乡之后,叶朴安的父亲也终于下了同样的决心,让叶朴安跟着何立轩一起走。

江栋还是在知道叶朴安也要去之后,才决定跟着一起的。

叶朴安在家是老小,自小受父母宠爱。

当初家人之所以让他下乡,其目的和何立轩父母的想法一样,说白了是为了让孩子避祸。

他们觉得让孩子在乡下待两年,虽然受点苦但也比留在市里,留在那个风口浪尖上要好得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龙傲都市
龙傲都市
关于龙傲都市:少年马剑豪幼时遭仇家追杀,父母双亡,被昆仑山师傅冯云山救起,苦学十年,学成归来,后续发生的一系列的快意恩仇故事
瞬间消失的流星
网游:我和猫咪的那些事
网游:我和猫咪的那些事
关于网游:我和猫咪的那些事:前世缺钱,缺车,缺房,缺女人的刘缺,这一世不仅缺钱,缺车,缺房,缺女人,还缺父母,缺眼瞳。一个瞎子,一个捡来的小猫咪,一个好心的修理铺老板。一个特殊头盔,让刘缺和猫咪同时进入了诸国共制的游戏,从而获得了唯一职业——并行双灵。刘缺的神秘天赋自由,猫咪的唯一天赋食命,让他们成为了游戏里真正的双神。当刘缺和猫咪在现实里用出游戏里的能力时,他知道这游戏不是那么简单。游戏降临,
道吾止今
我在意识世界分身变强
我在意识世界分身变强
都市青年机缘巧合分身水浒传中梁山第一任首领王伦,时空影响之下改变意识世界命运,在超凡能力的帮助下,摆脱了王伦的必死之路,两界互通,现实世界也一鸣惊人,改变世界格局
北国白杨
倾天毒后
倾天毒后
她又又又重生了,可是她真的不想活了啊!就在她已经彻底绝望的时候,小一出现绑定了她,说她只要完成任务,就能重回一切都没发生前,来得及给自己报仇!大概心里太恨了,或者太不甘心了吧,就一次,再给自己最后一次机会!完成任务,重生归来,她果断离开三等...
苏晴儿
开局瞎子,我让校花愧疚一辈子
开局瞎子,我让校花愧疚一辈子
关于开局瞎子,我让校花愧疚一辈子:我叫陈安,是一名瞎子,准确来说是为了恢复光明忍受系统那一次又一次离谱签到地点的瞎子。不过幸好,有一位女菩萨一直陪着我……我叫洛诗雨,是一名校花,我把一个瞎子给推倒了,愧疚的海洋淹没了我,所以我决定,为了补偿他,我愿以身相许。只不过,这个以身相许的瞎子似乎有点离谱。路口卖唱,一首唱哭全网。参加明日之星,比赛现场直接让大幂幂当场湿了全脸。一首直接写入教科书,开创国风
易安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