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明朝

第7章 张府风云:皇后册封背后的暗流涌动(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再次回到明朝》最新章节。

开封,张府。

张府今天喜气洋洋,张灯结彩,都知道张嫣被册封为皇后了,朱红色的大门敞开,门楣上高悬着象征着荣耀与吉祥的彩带,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府内,张灯结彩, 走进府中,只见那青石铺就的小径旁,摆满了五颜六色的鲜花,芬芳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令人陶醉。府内,穿梭着忙碌而欢快的仆人们,他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手脚麻利地布置着一切。

他们的身影如同灵动的音符,在这欢乐的乐章中跳跃。年轻的丫鬟们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年长的婆子们手脚也变得格外麻利,手中的扫帚、抹布仿佛也被这喜气感染,挥舞得更带劲了。

年轻的丫鬟翠儿一边擦拭着桌椅,一边兴奋地对身旁的婆子说道:“刘妈妈,咱家小姐册封为皇后,此乃天大的荣耀啊!您说,往后咱们府里是不是天天都能这般热闹?”

刘妈妈笑着回道:“翠儿呀,那是自然!往后张府定是风光无限,咱可得好好伺候,沾沾喜气。说不定哪日皇后娘娘一高兴,还能给咱赏赐些好物呢。”

另一个丫鬟捧着绸缎路过,也忍不住搭话:“瞧这满府的热闹,小姐在宫中定会诸事顺遂。小姐那般温婉善良,定能得皇上宠爱,母仪天下。”

“那是自然,小姐天生丽质且聪慧过人,定能母仪天下。” 刘妈妈笑得眼睛眯成缝,皱纹如菊绽。

此时,厨房中传来阵阵香气,大厨们正热火朝天地准备着丰盛的宴席。而账房先生则在仔细地核算着各项开支,确保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

整个张府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中,每个人都为这突如其来的荣耀而感到无比自豪和兴奋。

人群中的榆翔,思绪不禁飘回前世,那些相似却又不同的场景在脑海中闪过。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一个充满希望和荣耀的开端。同时一场风暴也即将到来,“姐姐,这一世,就让我来保护你吧”……

府门前,早早铺上了崭新的红地毯,一直延伸至府内大堂。地毯两旁,整齐地排列着两排家丁,个个身着崭新的制服,精神抖擞,神情肃穆。

大堂内,正中央摆放着一张雕花檀木大案,案上铺设着金黄色的绸缎,显得格外庄重华贵。案前放置着一个精致的香炉,香烟袅袅升起,弥漫着清幽的香气。

在大堂的两侧,依次排列着数把太师椅,椅上放置着绣有精美图案的靠垫。椅后的墙壁上,悬挂着名家书画,增添了几分文化气息。

随着太监传旨的队伍临近,府内众人皆跪地恭迎。传旨太监昂首阔步走进大堂,身后跟着数名侍从,手捧着圣旨和赏赐之物。

宣旨的是王体乾,身着华丽的宫服,面无表情,目光冷峻,每一步都透着皇家的威严。他身后跟着一队威风凛凛的侍卫,个个身姿挺拔,手持仪仗,寒光闪闪的兵刃在阳光下折射出令人敬畏的光芒。

随着太监踏入张府大门,原本还有些细微声响的庭院瞬间安静下来,仿佛连空气都凝固了。张府众人皆跪地恭迎,大气也不敢出。

太监稳步向前,步伐沉稳有力,所到之处,众人皆低头屏息。他走上正厅的台阶,站定在那摆放着香炉和鲜花的檀木大案前,清了清嗓子,展开手中那明黄色的圣旨。

此时,一阵微风吹过,吹动了太监的衣角,却吹不散这庄严的气氛。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朕承天序,奄有四海。今有张氏之女嫣,贤良淑德,温婉端庄,具坤仪之美,彰妇道之范。特册封为皇后,母仪天下,佐朕治理后宫,以正宫闱。

又有张国纪,乃皇后之父,教女有方,品行端正。着封为康伯候,享侯禄,赐宅邸,以示恩宠。

望尔等敬天法祖,恪尽职守,勤勉奉公,勿负朕恩。

钦此

张国纪整理了一下衣冠,神色庄重而虔诚。他缓缓跪地,双手向前平伸,额头触地,行着最为标准的大礼。口中高呼:“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起身时,张国纪的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喜悦与敬畏交织的光芒。做梦都没想到,宝珠会被册封为皇后,祖上不是冒青烟啊,这是着火啦….

把王体乾带进里屋,奉上茶,屏退左右,张国纪面带微笑,双手恭敬地递给传旨太监一叠厚厚的银票,语气诚恳地说道:“公公一路辛苦,小女承蒙圣恩,此次册封之事,公公功不可没。这点心意,还望公公笑纳。” “康伯候,这,小的怎么敢呢?”王体乾嘴上说着,手上却不耽搁。不动声色地将银票收入袖中,微微点头道:“张大人客气了,这都是皇后娘娘的福分。”然后,王体乾四周环顾了一下,此次前来传旨的乃是他,他作为天启为数不多的信任之人,此番前来定是还有深意。他轻声说道:“张大人,皇后娘娘遇刺,不过好在娘娘洪福齐天,那刺客未能得逞。陛下口逾康伯候也要加强防护,以备不测”他的声音虽轻,却让张国纪大惊失色,额头上瞬间冒出豆大的汗珠,他瞪大了双眼,嘴唇颤抖着,声音也变得颤抖起来:“这……这是何人指示?竟敢对皇后娘娘下此毒手!”他的身体不知道是愤怒还是担忧而微微颤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何人指示?”王体乾看着张国纪回道“陛下必有圣断”。哎,人道我张国纪是攀龙附凤,风光无限,岂知内宫凶险,他有点后悔让张嫣参加选秀了。

看到张国纪,呆立当场。

王体乾安慰道:“张大人且宽心,宫中侍卫已加派人手保护娘娘,料想不会再有差池。”

送走王体乾,张国纪呆坐在太师椅上,长叹一声,思绪飘回往昔。杨涟曾夜访,力陈魏忠贤罪行,主张铲除。

杨涟当时言辞恳切:“张大人,魏忠贤祸国殃民,若不除之,大明危矣。大人当与我等携手,为朝廷除此大患。”

然张国纪以自己是商人不懂政事为理由拒绝了。

对于东林党人他有自己的判断:”东林党人,嘴上说为了天下黎民,实际上还不是想自己把持朝政。自嘉靖、万历开始,这群文人就没消停过。”

“大礼议”“国本之争”,皇权相权争斗未休。东林党以清流自诩,实则权力欲盛,为私利不择手段。后杨涟托心腹送药,欲使天启早得龙子,“红丸案” 阴影笼罩,张国纪疑先帝遭谋害,故未与张嫣提及。

天启登基,杨涟功高,联合众人支持正统,冒死集证,营造舆论。在商海历经无数诈谋,深知东林党作为愚蠢,只图眼前权,罔顾危机。主少国疑之际,东林党争权夺利,令张国纪鄙夷。其正义旗号,不过虚伪幌子,背后藏私欲。如贪婪蝗虫,损人利己。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当下,民不聊生,外有建奴虎视眈眈,窥视辽东,而江南土地兼并严重,西北流民四起,这些家伙不想着稳定朝局,缓解矛盾,却想着你争我夺。大明要继续这样下去,大明危矣!

主少国疑,这是当下严峻的局势。而东林党人在这样的关键时刻,非但未能稳定朝纲,反而排除异己。这让张国纪对他们充满了鄙夷。他们口口声声说自己心怀天下,可在张国纪眼中,那不过是虚伪的幌子罢了。

魏忠贤为人如何他不清楚,但大明立国以来,宦官不得干政,前有严嵩,刘谨,王振那个有好下场。倒是这些文官,嘴上道德文章,心里黄金万两喝着大明的血,不做实事。

东林党人所谓的正义之举,在他看来不过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权力欲望而打出的旗号。他们根本没有真正地为国家的长远利益着想,也没有为百姓的福祉尽心尽力。他们就像一群贪婪的蝗虫,只知道吞噬眼前的利益,却不顾及庄稼的死活。

此刻,张国纪下定了决心……只是他没注意到的是,此刻窗外竹丛里有一双冷冷的眼睛也在盯着他。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一睁眼,穿成史上最惨皇帝宋钦宗赵桓!开局就是地狱难度:金兵围困汴京,父皇甩锅跑路,满朝文武要么是废物,要么是奸臣,哭着喊着要割地投降?马上还要被抓去搞“牵羊礼”?!去他妈的!朕来自千年后,绝不认命!没系统?没武功?没关系!朕有脑子!“割地?朕先割了你的脑袋!”“投降?朕先送你去金营‘投诚’!”手握历史剧本,智斗朝堂老六,启用李纲、宗泽、吴玠等千古名将,整顿军备,铁腕治国
研墨的中年人
飞予长安
飞予长安
关于飞予长安:开元二十三年,长安接连发生贵胄暴毙奇案,尸身皆现诡异青斑。现代法医沈予乔剖开死者喉管,竟发现失传百年的西域毒蛊,血色符咒指向大明宫深处。女县令李偃飞剑锋抵住她脖颈时,不知这胆大包天的医女正盯着自己耳垂——那里有枚女子才用的珍珠扣......
双蝶梦浮生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任小平猝死,却意外赶上了穿越的时空火车好消息:住豪宅,穿华服,奴仆成群。坏消失:有个叫貂蝉的姐姐和一个叫吕布的姐夫更坏的是:目前他,人在小沛哦豁,再有几年吕布就嗝屁了,他这个小舅子还能落的好。任小平此时很忧愁,就吕布这经常不听话的莽夫,陈宫都带不动,他不觉得自己就能为吕布逆天改命。哎,等等!任小平突然发现,吕布这娃,似乎,好像,是一个‘耙耳朵\’呀。身为耙耳朵之省长大的男孩,没有谁比他更懂耙耳朵
乡间小路
四合院之胎穿1937
四合院之胎穿1937
关于四合院之胎穿1937:因为一次车祸,我胎穿到1937年,在我9岁时,我被父母送到了四九城一个堂舅舅家里。从此在四九城生活。等再次与母亲相见时就是北平解放了。(有一个小空间,但是很少用到。小空间只有在困难时期有作用。)
砖石的心
三国野史!
三国野史!
关于三国野史!:东汉末年,天崩地裂,黄巾席卷,预示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乱世降临。这不仅是王朝的崩塌,更是一个武道法则取代礼教秩序,黑暗力量悄然滋生的血色年代。在这个世界里,英雄们的力量源自对天地之“气的掌控和对个人“意的锤炼。战场上的杀伐之气可凝成“煞气,助长功法威力,却也侵蚀心智。曹操的“霸者之意睥睨天下,却难掩对力量的无限贪婪;刘备聚拢“仁德之气,但也需在黑暗现实中挣扎求存;孙氏则凭借江东水脉修
天字第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