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明朝

第29章 信王阅兵(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再次回到明朝》最新章节。

人群中,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每个人都沉浸在这无比喜悦的氛围中,仿佛所有的苦难和艰辛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

面对校场那黑压压的数万官兵,孙承宗目光坚定,声音洪亮地说道:“陛下深知诸位在这边疆之地戍守的不易,特意派遣信王与我前来为大家发饷。此次,不仅要补齐诸位应得的饷银,每人还额外发放三两!”孙承宗的话语掷地有声,在空旷的校场上回荡着。

于是,信王面带庄重之色,稳步向前,亲自伸手轻轻推开了那装满饷银的箱子。阳光照射下,折射出银光闪闪,如此悦目。他目光炯炯地扫视着在场众人,然后深吸一口气,高声道:“圣旨下——”: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深知诸位在边疆戍守之不易,特遣信王与孙承宗前来发饷。此次不但补齐应得饷银,且每人额外发放三两。

信王代朕而言,辽东大战,非尔等不奋勇杀敌,实乃主帅无能,累三军于困境。尔等皆为国家之忠勇之士,皆乃英勇无畏之豪杰。

于那战火纷飞之战场,尔等无畏生死,冲锋陷阵,以血肉之躯扞卫国家尊严与领土完整。尔等之英勇事迹,当铭记于史,为后世传颂。

今新程将启,吾等有充足饷银、坚定信念、无畏勇气。当携手共进,为国家之安宁、百姓之幸福,再次奋勇杀敌,共创辉煌。钦此!

此时,校场上的官兵们群情激昂,士气高涨。他们高举手中的兵器,齐声高呼:“日月山河,大明永存,日月山河大明永存”那声音震耳欲聋,直冲云霄,仿佛要将天地都撼动。

次日,阳光如金,倾洒在辽阔宽广的校场上,信王亲自莅临阅兵。果真是“明军满饷不可敌”!

且看那广宁铁骑,个个威风凛凛,胯下骏马皆为良驹,嘶鸣声震长空。骑士们身披厚重而精良的铠甲,在阳光下闪耀着冷冽的光芒。他们手持丈八长枪,枪尖寒芒毕露。据兵书所载,广宁铁骑训练有素,战术精湛,曾在多次战役中冲锋陷阵,勇不可当。此刻,随着将领一声令下,广宁铁骑如狂风般呼啸而出,马蹄踏地,声若惊雷,扬起滚滚尘烟。其冲锋之势,犹如排山倒海,锐不可当,尽显铁血雄风。

再瞧那步兵方阵,操练的乃是赫赫有名的鸳鸯阵。将士们依照阵法,紧密排列,相互配合默契。手持盾牌者在前,抵挡敌方攻击;执长刀短刃者在后,伺机出击。据历史记载,鸳鸯阵灵活多变,攻防兼备,曾屡次破敌制胜。在将领的指挥下,步兵们动作整齐划一,步伐沉稳有力,喊杀声震耳欲聋,阵法变换自如,展现出极高的战斗素养和协同能力。

而那水师队伍,在江面上严阵以待,进退有据。战船排列有序,旌旗飘扬。水兵们熟练操纵着各种武器,船舷两侧的火炮森然矗立。据古籍所述,此水师久经训练,熟知水战之法。此刻,随着将领的号令,战船或进或退,井然有序,江面上波涛汹涌,水花飞溅,犹如蛟龙戏水,威风凛凛。

站台上的朱由检激动万分,他的目光中满是自豪与期待。他望着这威武雄壮的军队,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有如此英勇之师,何愁边疆不宁,何愁国家不兴!这才是我大明的威武之师”。

同在现场的孙承宗亦是激动万分,他满怀豪情地挥笔写下这阕词《孙承宗塞翁吟》:“云叶才生雨,楼外铁马嘶风。报急水,小河东。飞箭青骢。倚天剑破长风浪,小结画影腾空。漫道是长杨词赋,细柳豪雄。匆匆。脱跳荡、惊帆辔满,走躞蹀、蟠花带松。有渝海堪凭洗恨,看今日蹀血玄菟,痛饮黄龙。鸭江醅发,鹿岛萍开,谁是元功。”

好词啊,边上的信王,王在潜,袁崇焕等不由感慨万分。

词的开篇,“云叶才生雨,楼外铁马嘶风”,描绘出风云变幻、战马嘶鸣的紧张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战争的迫近和局势的严峻。“报急水,小河东”,那急促的水流声,似乎在传递着前线的紧急情报,令人心弦紧绷。“飞箭青骢”,形象地展现出军队的迅速和果敢,如飞箭般的青骢马,载着战士们奔赴战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倚天剑破长风浪,小结画影腾空”,则抒发了战士们手持倚天宝剑,勇破长风巨浪的壮志豪情。那矫健的身影仿佛腾空而起,充满了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漫道是长杨词赋,细柳豪雄”,不要说只是纸上谈兵的华丽辞藻,真正的英雄豪杰在此刻展现出了非凡的气概。

“匆匆。脱跳荡、惊帆辔满,走躞蹀、蟠花带松”,匆匆之间,战士们纵横驰骋,马背上的英姿飒爽,缰绳飞扬,花朵松落,生动地展现出了战斗的激烈和紧张。

“有渝海堪凭洗恨,看今日蹀血玄菟,痛饮黄龙”,那辽阔的渝海足以洗去曾经的耻辱,如今在玄菟之地奋勇杀敌,定要直捣黄龙,一雪前耻。这种坚定的信念和豪迈的气概,彰显出收复山河的决心和勇气。

“鸭江醅发,鹿岛萍开,谁是元功”,鸭绿江的波涛汹涌,鹿岛的浮萍散开,在这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中,谁将是建立不朽功勋的英雄?这是对胜利的渴望,对将士们的激励,更是对收复山河的坚定信念。

整首词气势磅礴,充满了孙承宗对将士们的赞美和对收复山河的热切期盼,那股勇往直前、气吞山河的气概仿佛要冲破纸面,令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看着威武的雄师,榆翔感叹,《孙子兵法》有云:“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西方兵圣拿破仑会说“士兵是靠胃行军的”。因为明末辽东的物价非常畸形,不少年份一石粮食就高达 4 到 8 两银子,明军士兵吃米都困难,军粮供给一定要保证。辽东如果屯兵,江南开展杂交水稻种植可以解决军粮问题。

榆翔曾经不止一次想过,用自己的知识,军备造洋枪大炮,粮食推广早交稻米,那样岂不无敌。然而,他的这个想法很快就被自己否定了。每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局限性,这是无法轻易跨越的鸿沟。

就拿军备来说吧,哪怕你率先掌握了先进的技术,造出了威力强大的洋枪大炮,难道就不怕别人仿制吗?在那个信息传播相对容易的时代,技术的保密性很难得到保障。一旦被仿制,双方又会回到同一起跑线上,最终的胜负,依旧取决于将帅的谋略和指挥才能。

再说说增加粮食产量这个问题。假设真的通过某种方式大幅提高了粮食的产量,随之而来的就是人口的暴涨。人口的增加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就业问题。如果无法为新增的人口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那么社会的稳定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动荡和不安。

硬币就如同一面镜子,清晰地映照出其正反两面。世间万物皆如此,没有什么东西能被简单定义为纯粹的好或彻底的坏。这就好比阳光普照大地,给世界带来温暖与光明,但同时也会让某些地方变得炽热难耐;雨水滋润着田野,赋予农作物生机盎然的活力,可有时却又引发洪涝灾害。因此,当我们看待一件事情的时候,切不可只盯着那表面上美好的部分,从而对潜在的负面效应视而不见、充耳不闻。

如果只是盲目地顺着惯性前行,不去深思熟虑各个要素之间微妙的交互关系以及它们所产生的影响力,那么最终做出的决定很有可能是鲁莽且不明智的。唯有顺应形势发展的潮流,以敏锐的洞察力去捕捉每一个细节,并将所有相关因素都纳入考量范围之内,经过一番权衡利弊之后,方能制定出既符合实际情况又具有前瞻性的策略方案。

回想当年那位赫赫有名的项少龙,他身处乱世之中,周围环境瞬息万变、险象环生。然而正是凭借着这种审时度势、随机应变的能力,他得以一次次化险为夷。无论是应对强敌环伺的战场厮杀,还是周旋于宫廷权贵间的明争暗斗,项少龙始终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准确把握局势的走向,并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自己的行动计划。而不是凭借现代的科技去打造强军劲弩,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里脱颖而出,成就一番惊天动地的伟业。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
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
关于三国:戟镇八荒,我的系统能屠龙:熹平元年的尘土落在白骨上时,天道掷下一枚异数。现代少年白宙睁眼竟卧在凤凰山下,耳畔是乌桓全部掠杀妇孺的狂笑。当他踏出凤凰山的刹那,汉末群雄的命运线开始崩裂。虎牢关前,他单戟挑飞吕布紫金冠;白马坡上,昆吾刀未出鞘,胡酋首级已悬于他马前。当匈奴王帐的血浸透敕勒川,鲜卑萨满的骨笛吹出他名讳时,十八路诸侯才惊觉:渔阳郡那个收流民、铸铁城、驯胡马的青年太守,羽翼早已蔽日
宙剑
钟离先生的修仙日常生活
钟离先生的修仙日常生活
钟离卸去神职之后,竟于机缘巧合之下穿越至神秘修仙世界,遂于一座小城安然隐居。然其周身气度不凡,举手投足尽显卓然,纵使旁人匆匆而过,亦能觉其绝非等闲之辈。直至一日,测灵大会邀请函翩然而至,恰似平静湖面骤起波澜,打破了他往昔的悠然闲适。此般变故,究竟是命运之神降下的福祉,亦或是暗藏玄机的劫数?又将在这修仙之境掀起何等惊涛骇浪?钟离的命运轨迹,自此遵循契约开启全新篇章,步入未知迷局。遥想万年之前,重伤
夜雨染天水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
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赵瑞意外穿越大宋嘉定年间,成了理宗皇帝赵昀的亲弟弟赵与芮。而距离自家老哥登上皇位还有十一年。根据历史记载,自己不仅能封王享受荣华富贵,还能寿至八十,就连自己的儿子、孙子也都是未来的皇帝,人生可谓臻至圆满。但彼时的大宋,早已风雨飘摇,国祚将倾,而自己也将成为大宋走向灭亡的历史见证者。是选择国破家亡,郁居异乡十一年而至寿寝,还是重整山河,为大宋延续国祚?纵使前路艰难险
桃花仙人儿
当非专业人士遇上cos穿
当非专业人士遇上cos穿
关于当非专业人士遇上cos穿:宝宝们!cos穿主咒回。注意事项一:本文设定两面宿傩和虎杖悠仁灵魂融合为一个人!一个人!(即虎杖宿傩,前期失忆无宿傩记忆)若以宿傩视角看会略显温和,以悠仁视角看会略、显、残、忍!!!注意事项二:女频,原创现充女主,性格为快乐小狗(但可能不会一直快乐)被人忽悠cos大爷穿咒回(但不会一直cos大爷)因为快乐小狗扮不了酷哥。前期从两面宿傩被人认成虎杖悠仁(虎杖悠仁自己都
瓜皮香蕉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关于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穿越成赵云的亲侄子,开局就是长坂坡之战,且看赵林如何与云叔一起扬名天下,辅佐刘备统一中原,三兴大汉。简介无力,请移步正文。赵云大怒,正要拔剑斩之,赵林忽然上前几步,一脚踹在那武将臀部,拔剑指向那人,喝道:“汝这蒙阴祖辈的酒囊饭袋,也配与我叔父动手!”那武将踉跄起身,勃然大怒,挥剑来砍。赵林提剑格挡攻势,复一剑刺穿咽喉,将其踹倒,俯身砍下头颅,单手高举,目视满堂
早晨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