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农门悍妇,全京疯抢

第116章 醉酒(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惊!农门悍妇,全京疯抢》最新章节。

叶无忧与傅玄骁他们的马车,行了一个多时辰,终于抵达了别庄。

别庄的侍从早已在庄门等候,见他们到来,忙上前迎接,引着他们入内。

萧承煜听闻他们到了,高兴道:“你们来了呀。”

此时,太子妃牵着一位五岁的小正太,身后奶娘抱着一位一岁多的小奶娃,过来迎接他们。

太子妃是一位了太子妃漂亮又端庄的女子。

身姿婀娜,一袭冬日华服衬得高贵典雅。

长相也端庄大气,面容白皙如玉,眉如远黛,双眸明亮而深邃,透着温婉与聪慧。

见他们要行礼,赶紧上前:“都是自家人,何必如此见外。”

奶娘怀中的小奶娃见到他俩,兴奋地挥舞着小胖手,咿呀着:“树~~~”

小八一见两位小皇孙,就开心的奔过去:“小景懿,表叔来啦,有没有想表叔呀。”

过去,一把将小正太抱在怀中。

五岁的小正太萧景懿也精致可爱,虽不像弟弟那样热情外放,眼中却也亮晶晶的,矜持道:“想。”

显然看到他们很开心。

小八更是开心,在他脸上吧唧一口:“想表叔有奖噢,表叔可是带了好多好多好吃的过来了。”

奶娘早已习惯这位表少爷的热情,之前没见过的丫鬟们都瞪大了眼睛,没想到这位表少爷如此大胆,居然敢亲小皇孙。

小八表示他不但亲了,还捏小皇孙软乎乎的小脸。

萧承煜与太子妃都是见怪不怪,任由他们叔侄俩去闹。

萧承煜与傅玄骁闲聊着,太子妃自然而然的拉着叶无忧开始说话。

太子妃早已见过叶无忧,也很喜欢这位聪明通透的姑娘。

此时,下人们将食盒一一拿过来。

萧承煜看了,轻笑:“你们这是搬空了无忧阁吗?”

小八先将一罐奶茶拿给小景懿,叔侄俩一人一罐在那里喝着,然后得意着:“那肯定不能,无忧阁的生意每天那么好,我可舍不得搬空那里。”

美滋滋的喝了一口奶茶:“这可是让府上的厨子做的,他们的手艺不比无忧阁厨子的手艺差。”

萧承煜和太子妃是吃过无忧阁食物的,品尝了一块小蛋糕之后点头认同:“这味道,可比无忧阁的还要好。”

小八得意:“那肯定的,这奶和鸡蛋都要煮一些,味道自然会更加浓郁。”

品尝过之后,叶无忧和太子妃去泡汤池了,也将两位小皇孙给带过去了。

萧承煜和傅玄骁就着各种辣味,准备喝一壶。

小八表示:“我也要喝。”

傅玄骁没有拒绝,傅家的男儿可都是能够喝酒的。

给他倒了小半杯:“先尝尝。”

小八学着两位兄长的模样,轻轻的抿了一口,辣辣的味道占满整个口腔。

让他忍不住咂舌头,赶紧吃了一片辣香干,表示:“好辣。”

萧承煜也觉得自家表弟已经十五岁了,可以喝酒了。

笑着说:“多喝几次就适应了。”

小八觉得表哥说的对,又小口的抿了抿,又吃一块辣香干,别说,滋味还挺不错的。

等喝完小半杯之后,傅玄骁就表示:“好了,今天就喝半杯,要没事下次可以试一杯看看。”

小八也不勉强,对于这就他更爱美食,不再碰酒,开始专心的吃着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大宋天工锦绣
大宋天工锦绣
小吏之女沈清荷因父亲离奇中毒,被迫卷入一场滔天阴谋。为寻解药,她女扮男装南下临安,途中偶遇进京赶考的举子陆衡。他温润如玉,心怀天下;她聪慧果决,暗藏锋芒。二人萍水相逢,却不知命运齿轮早已转动——水运仪象台无故停摆,她妙手修复,引他侧目;辽国...
听已
穿成极品土肥圆,带崽二嫁上巅峰
穿成极品土肥圆,带崽二嫁上巅峰
关于穿成极品土肥圆,带崽二嫁上巅峰:现代兽医程拾娘意外穿越,竟成了古代万人嫌的土肥圆农妇!家徒四壁,眼前戳着四个养废了的儿子,只知道哭的大儿媳,嗷嗷待哺的小孙女!药铺还欠下别人一百两银子,即将卖子还债烹孙而食……“不慌不慌,超市空间在手,吃喝不愁!”依靠虐渣怼人升级系统,程拾娘赚钱变美,顺带教子携孙,成功洗白恶毒人设!有一天,程拾娘发现小孙女主意好多,精的吓人;四个傻儿子各有长处,大脑都在二次发
木叶萧萧
一味药草入心来
一味药草入心来
作为出道几年小有人气的艺人,江袅吟和萧炎凌在每年的生日时都会收到粉丝的祝福信件。这一点让他们在开心期待的同时,私下又觉得有点乏味。直到有一天,他们都收到一封神秘的贺卡后,似乎哪里开始不一样了…
依冰而立
陆总,你老婆拿钱跑路啦
陆总,你老婆拿钱跑路啦
沈思墨只是随手做了件好事,没想到这居然是她陷入漩涡的开始。“我喜欢你,非常非常喜欢你。喜欢你不因他人的缺陷而心生怜悯,喜欢你因我的试探而反复动摇时的无助,喜欢你因我而感到痛苦的模样。只要能乖乖待在我身边,你想要的,我全都给你。即便是天边的星...
流云墨影
遥望雪归处
遥望雪归处
“何谓九州?河、汉之间为豫州,周也;两河之间为冀州,晋也;河、济之间为兖州,卫也。东方为青州,齐也。泗上为徐州,鲁也;东南为扬州,越也;南方为荆州,楚也;西方为雍州,秦也;北方为幽州,燕也”。林霁雪,青州公主,年少的悸动藏于心中多年,却未曾...
落橘笺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