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

第114章 新貌,来客(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星落五丈原,家翁魏延》最新章节。

加上新投的一千多户,南乡县到现在也不过是刚过两万口人。

接着,又提点道:“而且其中不少还是五斗米道的教徒,你切要筛查清楚,虽然暂不处理,也要做好防备。”

“谨唯师君之令是从。”

杨修领命道。

眼见天色已晚,魏正等人便返回城中。

“自子午谷到西城县,数千里山沟中,藏着不少賨人和巴人,可令爨督领人劫其出谷。”

“这倒也是个办法。”

两人一边说着,一边进入相府。

原本的县寺,已经正式更名为南乡相相府。

与此同时,魏正也是刻了不少的印绶,开始正式按照郡的架构任命官职。

杨修是新任命的主簿,相当于后世的秘书。

而胡超则是被任命为商曹,负责管理集市和商业征税的事宜。

当然,私底下,他还兼着管理奸细,探知情报的事情。

此时的奸细来往,其实也是借着行商的路子,不然的话,根本说不清楚缘由。

“速速传报师君,说我有急事禀告!”

胡超对着相府的门亭长邓星说道。

邓星是南阳人邓芝的儿子,但不是嫡子。

“唯!”

邓星瞥了胡超身边那人一眼,点了点头。

不多时,传令回来。

胡超这才引着那名商贾打扮的人,向内走去。

“咦!”

刚进前院,那商贾便看向东侧槽边的水转碓锤。

十架连排碓锤随着轮子而起落,将粟米舂成粉末。

“这是改良的踏碓,比旧式省力的多......”

胡超随口说道,“我南乡县人力不足,不得不想些讨巧的法子。”

历史上,这玩意是西晋初年的杜预发明的,但魏正既然穿越过来了,大的技术变革还不能一蹴而就。

但一些历史上的小发明,也就提前面世了。

再比如南乡县的的炼铁已经开始普及灌钢法了......

话音刚落,就听见正堂传出“噼里啪啦”的算珠响。

正是杨修手持算盘,正与核对春耕账目,案头堆着三卷《九章新注》——这是三清学堂刚刊印的算术典籍。

“师君在侧室。”

听见脚步声,杨修头也不抬的说道。

“嗯。”

胡超点点头,又引着商贾走进旁边的侧室。

“师君。”

胡超带着商贾进门行礼,他是躬身,那商贾是跪地,行了个大礼:“白身申曈拜见南乡侯。”

魏正一边喝着茶水,一边翻看文书,闻言稍稍一顿,道:“姓申,莫不是大汉征北将军的族人?”

闻言,那申曈刚从袖中取出鎏金错银的漆盒,又急忙伏地回去。

大汉征北将军,便是申耽,在刘封和孟达进攻上庸的时候投降,被刘备任命为征北将军,封员乡侯,领上庸太守。

只不过后来又随着孟达投降了曹魏。

申家兄弟在孟达被杀之后,也遭到了司马懿的顺手清算。

人气小说推荐More+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
关于穿越三国,从七擒孟获开始:当代三国爱好者,重点大学理工科大学生高凡无意间穿越三国,竟然回到诸葛亮南征时期。刚刚穿越就当了诸葛亮的俘虏?果断投降。作为先锋出生入死打南蛮。自己当前锋出生入死总算是有机会参与北伐,而且,任务是守街亭。守住街亭获封亭侯,结果任务是被派回成都去收税,我可是大汉历史上少有的专门收税的侯爷。制火药,印刷术,办义务教育,诸葛亮将历史的接力棒传给了他,他能否在这个新世界中打拼
梨大工
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
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
关于四合院:傻柱清醒了,拒绝带盒饭:穿成何大清同父异母的弟弟--何林清,四合院里头想要占便宜的众禽兽傻眼了!何林清刚踏入大院就发现,贾张氏在傻柱门口撒泼打滚要把傻柱送进去,要不然就得把房子让出来!三个大爷和四合院所有人都在冷眼旁观,何林清冷笑着反手狠狠教训了贾张氏……众禽兽这才发现何家杀出了个活阎王叔叔!
福宝宝
堪破三千世相
堪破三千世相
关于堪破三千世相:本书中的所有内容均属杜撰,不代表真实情况。本书是对人情世故的本质解析,揭示人际关系中更隐蔽的博弈维度。夫鸿蒙初辟,人伦肇始。往来成古今,交游化经纬。今有世道幽微处,潜龙隐鳞,白虎藏爪,非明镜无以照形,非灵枢何以度势。故作此篇,解构人间棋枰,勘破三千世相。是书凡六十卷,暗合甲子轮回之数。论市廛之交、庙堂之谋。析情伪之本,辨欲念之根。立九变之法,设六奇之策。昔太史公云:究天人之际,
湿水的石头
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
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
(前期刚写三国,有点小白,后面会变好)黎生开着自己的餐车突然出现在一条从未见过的土路上,还没反应过来就把一个背着老式背篓的少女创的飞了出去,背篓里面的草鞋都飞出八米,黎生正以为下半辈子要在铁窗后度过的时候,少女居然像没事人一样爬起来怒瞪着自己,然后到处找自己飞出去草鞋这时黎生这才知道自己穿越到了一个奇怪的三国世界刘备:黎生大人,请助我拯救这黎明苍生吧曹操:刘备的男人就是润啊吕布:布愿拜为义父,请
无双沼跃鱼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我在大明摸鱼的日子
在老朱手下干活,本着摸鱼的心态,谁知实力不允许,这官越做越大。战战兢兢中,郑雄鼓起勇气上了奏章。“臣,乞骸骨老朱“哥屋恩
郑家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