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贲郎

第66章 临阵布置(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虎贲郎》最新章节。

边上胡班神情也是惊惧后怕不已,若不是赵基、裴秀挽留,他的头颅可能已经挂在城门处了。

赵基重新捏箭,张弓瞄着八十步外的城墙,对面一个留着络腮胡的军吏穿鎏银铠甲,正右臂指着自己:“小贼,还敢来否!”

可惜间隔遥远,赵基这里听不清楚,看样子也不是什么好话。

他一箭射出,箭矢射中对方手掌,立刻扶着手臂惨叫

城头附近弓弩手立刻伏身躲避,赵基又捏箭观察,片刻后见有人展臂去抓柱子上的箭书,又是一箭射出,正中对方手掌,就那么贯穿手背,钉在城楼柱子上。

立刻有人站起来去拔箭,见这人没有头盔,头戴布兜,赵基又是一箭射出射中对方后颈,对方应箭前扑倒下。

附近善射的虎贲也纷纷持弓上前,瞄着城墙,只有城上那手掌中箭的贼兵痛呼不已。

不多时又有几个贼兵站起来,持盾遮箭,掩护同伴去拔箭。

赵基见无机可乘,就放下弓:“都休息,告诉常茂,让他小心警戒。”

“是!”

两名虎贲调转马头向南而去,赵基也将箭矢放回箭壶,引着人后退五十步,开始喂马吃干粮。

几乎同时,城头南侧升起一堆烟火,开始示警。

不等赵基吃完第二块饼,几名虎贲骑士自南而来,直奔到他面前:“赵中郎,南面步骑杀来,约有七八百之众,骑士只有百人左右。”

“既然韩暹来了,传令常茂缓慢后撤,向驰道靠拢。”

赵基扭头看荚童:“文贞你与常茂合编,率四队骑士从西面绕行,伺机参战,击其侧翼腰腹。不要留恋厮杀,以冲驰为主。若是贼军步兵阵列坚韧,就游骑射之,不与接战,等待战机。”

“喏!”

荚童快步离去,隶属于他的两名队官,还有常茂麾下一名队官快步跟随离去。

赵基又看向骑曹王琦:“骑曹督本队驻守此处,城内贼军杀出,与之纠缠即可,以保存吏士为要。”

王琦反问:“城中贼兵若是强突,该如何应对?”

“尽力纠缠,避免我腹背受敌。我会率其余六队,正面迎击韩暹,力求一箭射杀。”

赵基说着去看其他六名队官与敬纯:“文卿为我副将,总管后阵。若是贼兵在西山有疑兵,留一队骑士警惕。疑兵若是杀来,也与之纠缠即可。”

所谓纠缠,就是各队虎贲骑士化整为零,以三五骑规模的小队进行混战、狗斗。

虎贲骑士没有经历集训,更没有大规模骑战训练,不懂复杂战术与配合。

就连赵基也不怎么懂,可他懂狩猎,也懂基本数学。

将军队尽可能展开,扩大攻击面。

战场范围越大,韩暹那边的指挥调度的信息传达、反馈也就慢。

虎贲是全骑阵容,即便战况不利,向被撤离再集合就行了。

而韩暹这里骑士也就百余出头,以步兵为主,老兵不多,多是最近募集的。

即便士气稳定,训练度不高,也缺乏精良器械。

韩暹敢步骑脱离,赵基就敢带着直属四队骑士直冲。

击溃韩暹这百余骑士,其他步兵的威胁反倒无限降低,就是个收割、谈判问题。

他环视四名队官:“稍后接敌,两队在前,两队在后,直冲敌骑以弓弩射击。他们若是聚拢不散,再折返以矛戟强突!”

“敌骑若是散开追击,就与之混战!”

“我的战旗若倒下,向北撤离即可。”

“否则不得脱离战旗三里!”

盯着这些跃跃欲试的青年,赵基一笑:“不要紧张,韩暹敢露面,我就让他知道我的厉害!”

“喏!”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
关于侯亮平你敢抓我?我爷爷李云龙!:李城意外穿越到人民的名义世界,并成为李云龙孙子。身为红三代,却毅然决然进入基层,秉着为人民服务的心态。捣毁塔寨,抓昌武赵家,拿下强盛集团,以及绿藤组织部部长高明远。可就在这期间。李城因为骨头硬,不投靠赵家班,也不倒向沙瑞金。被立功心切的侯亮平盯上,二话不说,侯亮平将新官上任的第一把火,烧到了李城身上。而他这一举动,更是令得天下震动。钟正国:狗曰的侯亮平,谁让你
我是猛虎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鲁国风云
春秋,这是一个值得尊重的时代,是如今的我们能见到的和坚持着的许多文化和习俗习惯的起源,是我们的根!读历史,为什么不读春秋?这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小说,而是一部讲述春秋十二诸侯之鲁国文化的历史杂谈。鲁国在三百年春秋史上,掀起了波澜壮阔的春秋风...
千里草人
夏鼎商鼐
夏鼎商鼐
道德三皇五帝,功名夏后商周。七雄五霸斗春秋。顷刻兴亡过手。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前人田地后人收。说甚龙争虎斗。明代杨慎这首道尽多少古今兴衰,沧海桑田。夏代,作为第一个正史留名的朝代。它揭开了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序幕,真...
百里行检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关于这吕布,绝对有问题:血染江山的画,怎敌你眉间,那一点朱砂,覆了天下也罢,始终不过,一场繁华。白门楼兵败被杀的吕布,带着满腔意难平,重回十八年前。他说,我不是英雄,我只是想做一些,我认为对的事……
来一杯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回北宋
带着漫威的神装回到了北宋!左手美队盾牌,右手雷神之锤!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让一心求仙的宋徽宗认为仙人下凡!
窗台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