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妖圣祖

第968章 活学活用(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万妖圣祖》最新章节。

“万花堡,竟然是妖族势力!”

“天啊,这,这怎么可能,我前天才去万花堡。”

周围居名区域,许多百姓都不敢置信他们偶尔去喝花酒的地方,竟然是妖族的势力。

姬南见这么多贵族子弟被当为人质,脸色也有几分难看。

若是不顾一切开炮,连累这些人,这些人背后的家族势力少不了要给他找些麻烦,而且,他还看见了自己侄儿也在其中。

姬南怒喝:“紫蝶妖王,本座一向不接受威胁,你们若是能投降,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若是反抗,全部只有死路一条。”

蝶影夫人冷笑道:“你吓唬谁能,你开炮试一试。”

姬南气得咬牙,这女人还真是光脚不怕穿鞋的。

“姬统领,不能开炮,救我们啊。”

“姬统领,救救我,我王家必有重谢。”

这些怕死的贵族子弟们一个个都开始大声求救,生怕自己也被连累在炮火之下。

“统领,怎么办?”麾下将士们也是望向了姬南。

“可恶,这些贵族的败类,酒囊饭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姬南被这样威胁,心中更是恼火。

若非有这些人,他都直接下令开炮了。

“我来和他谈。”

项尘走出,把一名贵族子弟提着,随后一脚踹在这人后腿。

“啊!”

这贵族弟子惨叫,后腿直接被项尘一脚踹断跪在地上。

项尘的刀架在这人肩膀上,噗呲一声,重重的龙阙妖刀锋利的刀锋已经撕裂这人的法衣,切入肩膀斜方肌中,鲜血流出。

“对面的人听着!”

项尘怒喝道:“把所有战士撤出一百里地,把城门的阵法打开,否则,这些人都得死。”

“小兔崽子,你吓唬谁呢。”姬南怒道,不认识项尘。

项尘现在的容貌,是前世自己的容貌。

“吓唬!”项尘冷笑,刀一挥动。

噗呲!

“啊……”这贵族弟子惨叫,肩膀手臂直接掉落,人在地上打滚。

“不按我说的办,下一刀就是他的人头。”

项尘露出一口雪白獠牙,狰狞冷笑。

“住手!”姬南大怒,项尘刚刚劈的,是他的亲侄儿。

“二叔,救我啊,二叔。”这姬家弟子惨叫连连。

“劳资没心情和你们耗,从现在起,浪费十息时间,我就杀十个人。”

项尘想起前世电影中劫匪劫持人质的手段,如今自己也活学活用上了。

“听见我们公子的话没有,把路让开。”

紫蝶夫人怒喝。

“该死,这群妖畜!”

姬南心中纠结,放行肯定不行,放行他人头恐怕不保了。

“圣上口谕到!”

然而这时,一道流光破空而来。

是一名身穿太监宫服的老太监来到大军之前。

“郑公公。”

姬南统领立马恭敬行礼,来人正是人皇身边的太监总管,郑公公。

郑公公尖着嗓子道:“传圣上口谕,妖族霍乱皇都,影响恶劣,要求姬南统领不惜一切代价轰杀妖族!”

这一句话,让蝶影夫人脸色一变。

姬南心中也是一惊,皇上好狠的心,这是不顾上万人质的死活了?

“陛下,不!”

而那些贵族子弟也听见了,一个个大惊失色。

“臣遵旨!”姬南领命,悲痛的望了眼自己的侄儿,随后大吼道:“神机营准备!”

哗啦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师傅,徒儿下山了
师傅,徒儿下山了
关于师傅,徒儿下山了:是一部以武侠为背景,融合了成长、冒险与情感的长篇小说。故事围绕主角李清风展开,他自幼被青云门的师傅收养,习武修道,十八年后决定下山历练,寻找属于自己的道路。在下山的过程中,李清风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也逐渐揭开了自己身世的秘密。他从一个懵懂少年,成长为一代宗师,最终在江湖中留下了属于自己的传奇。小说以李清风与师傅的深厚情感为主线,贯穿了他与朋友、敌人、爱
小鹿来了
丹剑神尊
丹剑神尊
混沌初开,万物未生前,有一混沌物,名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而演化阴阳,阴阳衍生五行,五行孕育宇宙。混沌诞生宇宙之时,也同时诞生两件混沌宝物,少年南宫九天,身负血海深仇,意外之下获得混沌宝物无极神鼎,开启复仇之路.......
大道于野
九州万灵传说
九州万灵传说
故事的开始引于古籍《山海经》:“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桃)林。起初世间万物并无灵,所谓幻化也不过是机缘巧合沾染了仙气,或本是这开天盘古仙人的后裔,历经各种磨砺,凡有灵...
赤盖
天龙:重生慕容复之我要做皇帝
天龙:重生慕容复之我要做皇帝
重生慕容复之我要做皇帝:穿越慕容复,复兴大燕不必,但皇帝还是要当!醉卧美人膝,醒掌天下权!神功!美人!江山!统统要抓在手里!多年后,慕容复提兵百万,封狼居胥。“请义父登基,取赵氏而代之!”一员小将朗声,“谁敢反对,我岳飞第一个不答应!”“俺韩世忠第二个不答应!”万军中,慕容复的一百多个儿子齐声道:“为苍生计,请父皇登基!”
天命东皇太一
仙途风云录
仙途风云录
说他是凡人,有点修为,说他是修士,没们没派的,算得了什么修士?这是一个风云诡谲的时代,也是一个群魔乱舞的岁月。白身怎么了,白身也能踏步仙道,即便是人神共愤,亦奈我何?
廿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