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最新章节。
徐明要上的这艘船,名为天枢号。
从它的名字就听得出来,来历不凡。
天枢号曾经是郑和的旗舰,伴随着三宝太监三下西洋,最远到达过东非,是名副其实的功勋船。
下水到现在,刚刚过第十个年头,保养得很好,放在以前的大明水师里面,那是要直接用到入土的。
但因为技术发展太快,软帆所体现出来优势太大。
这批专门为适配硬帆而建造出来的舰船,哪怕是强行改装软帆,也因为船型不合适,效果大打折扣。
所以只能无奈地选择退役,在进行了一定的改装后,被用作训练舰。
他们这批学员刚刚上船,就被教官带着学习天枢号的历史。
用徐闻的话来说,一个士兵如果不熟悉和爱惜自己的武器,那他上战场就是找死!
所以不管是暗卫,还是大明海军,这两支以徐闻的理念为建军核心的队伍中,装备维护都是平时的重点考核项目。
上舰的第一件事,哪怕这些学员只要毕业,就会成为战舰上的中层军官,可现在,还是要像那些普通水兵一样,老老实实地擦甲板,这也是大明海军的老传统了,无人例外,包括尊贵的小王爷。
徐明拿着抹布,跪在地上,小心地擦拭甲板上的盐渍,耳朵还要竖着,听教官在大声告诉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知道你们中有些人,认为自己考上了军官学校,那将来必定会成为船长,不用干这些粗重活。”
“今天就让我打破你们的美梦,一旦到了海上,除了身边的兄弟,你就再没有其他依靠了,那时候你们就会明白,同舟共济这个词是怎么来的。”
“在军舰上,各级命令将会被严格执行,因为这是军纪,同时,你们也要清楚,当上军官,成为船长,只是因为你们懂得比别人多,比其他人更适合这个位置,而不是你比其他人高贵多少。”
“面对狂风暴雨,或者是敌人时,大家的命都只有一条,如果想活下去,那就善待你们身边的兄弟,让他和你团结一致,共同去完成任务。”
“这就是军官学校为什么上舰的第一步,就是擦甲板,哪怕是我,当年也是这么走过来的,以后你们可能也会有学生,照样会把这个传统延续下去。”
“擦甲板的好处,你们在理论课上就已经学过,我不再赘述,只是想强调一点,就是你们要清楚,船上任何一个位置都是不可或缺的,你们能够指挥得动一艘军舰,就是因为底层的水手,在为你们擦拭甲板,完成最脏最累的活!”
同学两个月,大家已经不把徐明当成小王爷看待了,而是可以一起分享喜怒哀乐的同伴,教官这边一说完,就有人小声嘀咕。
“什么吗,说这么多,不就是想让我们乖乖干活。”
他这番话,引起了一阵轻笑,他们中确实有不少人的想法,就和教官描述的差不多,想考进海军军官学校可并不容易,首先你得识字,而且水平还不能差,这就淘汰掉很大一批人了。
其次身体条件还必须不错,这又筛选掉不少人。
二者相加,能够进军官学校的,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内心难免有一丝骄傲。
徐明没有接这个话头,只是一边干活,一边用平静的语气陈述道。
“永乐五年,郑和大人第三次下西洋,分舰队下属宝船,舞阳号,单独执行地图测绘任务后失联,半年后,被发现搁浅于荒岛,仅有两人获救,并且医官判定精神失常。”
“根据船上残留的痕迹,还有船长的航海日志中得知,因为大副和水手长对船上水兵区别对待,给自己老乡安排轻松工作,而把擦甲板,维护船帆这些粗重活,交给其他人,并且对这些人任意打骂。”
“不堪受辱的船员发动哗变,当场将大副和水手长勒死,并且和他们的老乡发生冲突,双方在船上杀得血流成河。”
“而船长在发现不公时未能制止,从而导致这场悲剧发生,在冲突中又未能及时制止,被暴怒的船员吊上桅杆,最后存活的两人,是因为躲在货仓中,反杀了已经筋疲力尽的哗变船员。”
“勉强把船搁浅在荒岛,靠着船上的补给,还有岛上的淡水才得以存活。”
“这样的情况还有永乐八年的闽丰号,永乐十二年的粤明号,最近的一次,就是去年发生在民船恒通号上。”
渐渐地,船上就只有徐明的声音,教员都没有打断,学员们的吐槽他们当然听到了,谁还没年轻过,当年他们刷甲板的时候,也有同样的想法,这都是那些低贱水兵干的活,自己这些军官为啥要做。
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见闻的增多,他们都为当年的幼稚想法感到羞愧,教员本来是打算好好把这个发声的教育一番,但是徐明用另外一种方式,完成了他们的工作。
而且徐明说的这些,都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只是由于太过惨烈,他们并没有在课堂上面讲过,这都是最后学员快要毕业的时候,才会当作反面例子,给人以警示的。
小王爷日常在徐闻书房的航海类书籍资料中厮混,自然知道这些情况。
学员们也听过类似的传说,还有各种小道消息,但从来没有人用这么平淡的语气,和他们聊起真实得像自己身边发生的事情。
真实,就是最能打动人心的。
教员们看着徐明的眼神,满是欣赏,就算抛去小王爷这个身份,他刚刚这番表现,天生就是个船长的料,用最简单的方法,给所有学员上了一课,恐怕这些人一辈子都会记得这个上午。
有人用最朴实的语气,说了一个最恐怖的故事,同时也会记得,在大海之上,善待属下,就是善待自己,至少你要做到公正严明。
就这个简单的小故事,省了教官们多少时间和口舌,效果还特别明显,同时学员们也对这个小王爷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