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赶海小渔村:开局被虎鲸赖上》最新章节。
“我的天,这么大,我家收鱼货都十五年了,这么大的黄鱼,还是头一回见,这看一眼就值了。”
陈寻听他说得夸张,也乐呵起来:“别啊,光值可不行,咱得想办法把它卖个好价钱,双赢才是真的赢。”
“啧啧啧,你这运气,在海边捡捡就赶上人家一艘远洋船好几天的收成,说不定还不止。”
“也就今天运气好点。”
陈寻说完,便帮忙把鱼又抬到了电子秤上,一共14.8公斤,比之前他们称的还多了二两。
“天哪,真有这么重,这要是拿到市里,估计整个海鲜市场都得轰动,到时候电视台都得来采访你。”
“赵总,我这人低调,这鱼呢,除了家里人,村里人都不知道,你要是买了去,可别给我到处宣扬。”
赵寅愣了愣,随即竖起大拇指:“兄弟,你是个实在人,不图虚名只求实惠。”
嘿,这话在理,两人对视一眼,又笑了起来。
看着他俩东拉西扯的,旁边三人急得不行,赶紧说正事啊,到底多少钱一斤。
称完重后,赵寅又蹲下身仔细检查起来,方法和周静茹差不多,用手轻轻按了按鱼身,感受鱼肉的弹性,又翻开鱼鳃瞅了一眼,鳃叶鲜红。
其实新不新鲜,赵寅从小帮着家里收货,哪能看不出来,只是这鱼太珍贵了,所以他才格外仔细。
弄好一切后,陈寻又从车里提出一个泡沫箱子,“爷爷,家里有红色的塑料袋吗?”
“有,我这就去找。静茹快来帮我找一下。”
“哎好勒。”
一个塑料袋肯定不够用,于是爷爷和周静茹翻出好几个来,逐一撕开,将鱼裹得严严实实的,这才放进泡沫箱里,四周再塞上冰袋。
一番忙碌后,赵寅才开口道:“寻子,我也不跟你绕弯子,这价格我确实不好定。从前我收过最大的也就8斤多,鳞片还伤了些,去年我给的价格是68800,大概一斤八千六,这么大的我还是头一回碰见。
你看这样成不成,鱼我先带走,明天你上午过来一趟,我联系几个买家,到时候看他们给什么价,我抽点提成就行。”
“抽多少?”
“5%,你觉得怎么样?”
赵寅估摸着这鱼至少能卖到十几万,五个点就是几千块,也就晚上跑一趟打几个电话的事儿,虽然赚得不算多,但有了这个货做招牌,以后肯定会有更多客户找上门来,
这也算是变相给自己的收购生意打了广告。
“行,那就有劳赵总了。”
“大家一起发财嘛,这是应该的。至于这一堆,你们先挑着,明天要是方便,你们上午过来的时候一块儿带上,不方便的话,我中午忙完了下午过来收。”
“好嘞,这么晚还麻烦赵总跑一趟,真是辛苦了。”
商量妥当后,周静茹帮着把鱼搬上了车,怕寻子哥被坑,问了一句:“赵总,大家都是内行,你先透个底,这鱼最低能卖到啥价?”
“低于十二万,我收了,算是我给你们的保底价。”
听到这话,周静茹的嘴角顿时咧到了耳根,乖乖,一尾鱼就能赚十几万呢。
倒是陈寻显得比较淡定,心想这才合着刚好八千块一斤,这么大的鱼,老陈肯定敢打包票。
感谢了一下周静茹的热心帮忙,看着她离开之后。
“对了爷爷!”
“咱家屋子后不是还有块地吗?我买点菜种回来种下。”
陈寻一边准备洗漱去了,一边跟陈建国说着自己的打算。
“行。”
“话说屋子后的地都荒废了两三年了,没打理过。”
陈建国点了点头。卖鱼得赶早市,得起早。屋子后有块地,这两年没力气种,都荒了。
陈寻并不觉得奇怪。
老爹老娘出了事,他自己也好吃懒做,爷爷陈建国年纪大了,织点渔网换钱买米就够吃了,哪还有力气种地?不过这都没关系,重新开垦出来,种上各种各样的青菜,一个月陆陆续续就有得吃了。
去镇子上买不方便还得花钱呢。
晨曦初现。
渔村被一层厚重的雾霭轻轻包裹。
陈寻已备好晨食,而爷爷因昨夜执意织网直至深夜两点,此刻仍在梦乡,他便独自用餐,为爷爷留下了温热的粥。
陈寻心中的寻宝罗盘再次轻轻颤动,指引着他即将踏上新的征途。
他走近一瞧……
这?
天哪!
感觉又要发大财了?!
陈寻仔细一瞧,全是马鲛鱼的踪迹。
竟是偶遇了马鲛鱼的迁徙大军!
昨日查看时还空无一物,这群鱼儿定是趁着夜色,从浩瀚大海中游弋至此,误入小溪。
陈寻粗略估算,数量至少两千有余。
然而,这样的规模,在马鲛鱼的世界里,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小团体。
真正的马鲛鱼群,数以十万计,它们依靠群体的力量,共同抵御天敌的侵袭。
此刻,陈寻无暇他顾,拎起小桶,直奔溪边。
抵达溪畔,放眼望去,水中满是体长约25至50厘米,身形纺锤,背脊蓝黑的马鲛鱼。
这正是当地人俗称的“串乌子”。
马鲛鱼,一种季节性洄游的鱼类,九月的它们,肉质最为鲜美。
这群鱼儿显然是误入歧途,刚踏入浅滩不久,陈寻查看地图时,它们还未出现。
马鲛鱼以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深受此地居民的喜爱。
当地流传着“山间珍馐鹧鸪獐,海中美味马鲛鲳”的俗语。
平日里,马鲛鱼的市场价不过四十余元一斤。
但眼下,正值禁渔期间,尤其是禁渔期末尾,冷藏库中的存货几近售罄。
各类海鲜价格节节攀升。
如今,野生马鲛鱼的市场价已飙升至八十多元一斤。
这无疑是天降横财!
陈寻忽然灵机一动,一边向小溪的入海口奔去,一边高声呼唤着陈建国。
“爷爷,爷爷!快来这儿!”
听到孙子的呼唤,远处的陈建国误以为他遇到了危险,扔下手中的桶,心急如焚地赶来。
“爷爷,快看溪里!”陈寻急切地说。
陈建国望向溪中,瞬间目瞪口呆。
狭窄的水面上,串乌子密密麻麻,数不胜数。
“爷爷,咱俩得赶紧在这儿筑个坝,别让它们再游回海里去了!”
“没错,得赶紧筑个堤坝,万一它们游回海里,咱们就前功尽弃了!”
陈建国急切地回应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