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视频:震惊诸天万界

第172章 人性经不住考验#黑神话悟空(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短视频:震惊诸天万界》最新章节。

【黑神话悟空中最讽刺的片段,人性经不住考验#黑神话悟空#解说】

【“它是黑神话悟空中活得最通透的Boss。”】

【“这只体型巨大看着丑陋的老鳖,被村民们奉为佛祖。”】

“它也配被称为佛祖?”

“应该是妖才对。”

【“在不久前,一伙渔民在海中用大网捕鱼,却意外捕获到一头他们以前从未见过的丑陋怪物。”】

【“官兵们想放火烧死这只老鳖。”】

【“见此,老鳖用指甲划破身上粗糙的皮肤。”】

【“一颗颗珍珠从老鳖的伤口里涌现而出。”】

“我收回刚才的话。这是佛祖,真正的佛祖!”

“这样的佛祖去哪儿找?我也想供奉一尊!”

【“从此,老鳖就成了村里的活佛,它的指甲可以生死人肉白骨,粘稠肮脏的唾液甚至能使女人永葆青春。”】

看到这里,历朝历代无数掌权者和贵妇呼吸急促。

“这老鳖……是神兽,它的指甲和唾液都这么厉害,吃它一块肉,岂不是能长生不死?!”

“朕对长生不老的想法刚减弱一些,天幕就给朕看这个视频!”

【“更厉害的是,它能够催动法术,让鱼群从天而降。”】

【“原本贫瘠的渔村大变样,成了富贵之乡。渔民们不用再辛苦的捕鱼工作,只需要每天供奉老鳖,便能获得源源不断的财富。”】

【“原本丑陋让人恐惧的怪物,现在成了名副其实的活佛,被村民供奉跪拜,甚至还引来了其他寺庙的高僧。”】

【“然而,人性是禁不住考验的,贪婪永无止境。”】

【“一个村民被金钱冲昏了头脑,拿刀冲向老鳖,狠狠地划开它的身体。”】

【“这是一场残忍的屠戮,也是这些人最后一次狂欢。”】

“这些贱民,他们怎么敢的?”

“只要老鳖还活着,富贵长生都唾手可得,为何做出杀鸡取卵之举?”

“老鳖为何不反抗?为何不用法术杀了这帮贱民?”

“朕懂了!”

看到视频中和尚也蹲在地上捡珍珠,不禁让人嘲讽。

“这些秃驴真虚伪,一边心里想着佛祖,嘴里念着阿弥陀佛,手却比那些渔民还快。”

“这些秃驴年纪大了,要是换成年轻力壮的,早就直接抢了!”

“我要在那儿,我也抢。抢这一回,一辈子衣食无忧,子孙后代都能跟着享福。”

“是啊,不抢才是傻子!”

与那些嘲讽的人不同,各位面的和尚心里叫苦。

本来佛教的名声就已经臭了,现在更是雪上加霜。

【“不久后,富裕的渔村变得破败不堪,昔日的繁荣不在,只留下满目疮痍。”】

【“老鳖的尸体在海边,早已腐烂发臭。”】

【“直到有一天,一个僧人出现在它面前。”】

【“本该早已死去的老鳖,竟然开口说话了。”】

【“这一回,我又赢了,金禅子。”】

【“这头老鳖,是黑神话悟空中黄眉的前身。”】

【“之前发生的一切,是它和师弟金蝉子为证人性而进行的一场赌局。”】

“竟然是为了考验人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三国野史!
三国野史!
关于三国野史!:东汉末年,天崩地裂,黄巾席卷,预示着一个前所未有的乱世降临。这不仅是王朝的崩塌,更是一个武道法则取代礼教秩序,黑暗力量悄然滋生的血色年代。在这个世界里,英雄们的力量源自对天地之“气的掌控和对个人“意的锤炼。战场上的杀伐之气可凝成“煞气,助长功法威力,却也侵蚀心智。曹操的“霸者之意睥睨天下,却难掩对力量的无限贪婪;刘备聚拢“仁德之气,但也需在黑暗现实中挣扎求存;孙氏则凭借江东水脉修
天字第一等
寒门科举小懒娃
寒门科举小懒娃
狗娃上辈子运气不好,勤劳一辈子啥也没落着,一辈子白干。这辈子只想有吃有喝的,躺平度过一生。谁知道,老赖家已经有一个懒汉了,就是狗娃他爹,容不下第二个懒汉了。只能被推着上进,推着努力。(原书名:农门懒娃娃考科举)
豆腐黑
我被王莽拉着穿越
我被王莽拉着穿越
新来同事叫王莽,这小子怎么跟皇帝一个名字啊喂?!合租,穿越,莫名将我牵扯进去的历史漩涡。鞭打阿慈,被老朱当枪使,和女帝的黄梅之约,受命李二的委托,三国的激情热血,见证汉朝的无奈。龙符?!背后的巨大秘密……那个等了我千年之久的迷人老祖宗!
江啊江月韩
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
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
永徽六年,太子赵弘去世,赵贤穿越成其庶出二子,不受宠且处境艰难。系统发布“提刀造反,进行玄武门之变”任务,失败即丧命。赵贤利用三千禁军,在玄武门斩杀赵显,随后逼宫赵治。他凭借一系列谋划,成功掌握局势,却也面临来自朝堂各方势力的巨大挑战。
空城三梦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三国:什么!貂蝉是我姐!
任小平猝死,却意外赶上了穿越的时空火车好消息:住豪宅,穿华服,奴仆成群。坏消失:有个叫貂蝉的姐姐和一个叫吕布的姐夫更坏的是:目前他,人在小沛哦豁,再有几年吕布就嗝屁了,他这个小舅子还能落的好。任小平此时很忧愁,就吕布这经常不听话的莽夫,陈宫都带不动,他不觉得自己就能为吕布逆天改命。哎,等等!任小平突然发现,吕布这娃,似乎,好像,是一个‘耙耳朵\’呀。身为耙耳朵之省长大的男孩,没有谁比他更懂耙耳朵
乡间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