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班马鸣萧萧》最新章节。
父祖把偌大一个萧家交到我手上,我非但不能光大门庭,反而要做两姓家臣吗?当年南渡....颍川陈氏只因官职最高,众门第公推太祖登极称帝主持天下崩解的大局,如今姜氏虽建霸府,到底也难逃一个篡字!我家又该如何.....?!”
万长心中思潮起伏,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却听一旁桓信长叹一声道:“罢了!安策...我即刻派人回兵部取来大印,你替我转交令尊吧,我回府闭门静候处置了....!”说罢长袖一摆负手就要扬长而去。
万长一惊抢上一步一把扯住桓信手臂道:“大事未决,公岂可自去?!”
桓信转过身来又是一叹,道:“万公难道要与楚公相抗吗?桓某不过添掌兵部而已...自北虏联军南下以来,兵部只不过是给楚公供应辎重而已,陛下与诸公多次明示暗示要我从中作梗,倘若楚公建祚,桓某罪孽深重,只有闭门待罪了...!
万公还是诸事多与安策商议吧,如果陈室将终,我辈还是力保江左平稳易代吧!除此之外,桓某实是别无他法啦!”万长似乎是如释重负的淡然一笑,扭脸对还在深深的震撼中的姜不疑道:“安策!此间大事,我辈是静听你吩咐了。”
姜不疑尴尬至极,这真是大事从天降,把他砸的晕头转向如同在梦里一般,听见万长的话,不疑回过神来,只觉四周寒风袭体,原来是自己身上的内衬里衣已然全部被汗浸透了。他在此时此刻只能抱拳深深的一躬到地。
直起身说道:“今日本就是朔日大朝,诸公聚集在这尚书省于事无补,不然咱们一同进宫,倘若家严此刻当真就在徽音殿逼宫,那纵使我站出反对也是没用,如今天下纷乱,四海动荡,无论结局如何,我东海姜氏与诸公依然是一体同心,守住这江左天下!”这时陆陆续续又有一些朝臣相继赶到了南省。
“安策!这江山早该是你父来坐啦!你放心!我太原王氏与琅琊王氏愿鼎力相助楚公易代!”大门外洪亮豪放的嗓音还未见人就已经传的满庭都听到了,杂乱的循吏原本铺满了院子,全凭这一句话在震骇之下纷纷退避两旁让出一条路来。
只见一个浓眉深目身型魁梧的高壮中年人仰着脸走了进来,他那个显眼的酒糟大鼻子让所有人一阵艳羡,现今这普天之下的人都知道,太原王氏和琅琊王氏二门向来执天下望族之牛耳,这王家传世的大鼻子,列国的天子王侯见了,莫不由衷的说上一句:“此王家儿!真贵种也!”
万长听到此言首先不悦,一张脸登时拉了下来,冷笑一声道:“呵!王氏享大名数百年,果然有些门道啊!历朝历代的乱臣贼子篡位之前,王氏都是抢先拥戴的吧?彝公!这一代王家又轮到您来啦!楚公践祚之前,必定是您代表我辈上书劝进啦?这废掉当今天子的表文,该不会是将要出自崧公之手吧?”
说着万长刻意微微歪了一下头,瞅了眼王彝身后跟着进来的那个一脸清秀的中年人,这人同样是将近五旬,虽然只比万长小上三四岁,但可比万长一副老气横秋决然相反,看上去甚至不到四十。
他一身海蓝色的宽大道袍内衬着纯白右衽的衣领,头戴青莲白玉冠,一根春蝉形制的玉簪,将一头长发牢牢的束住,显出一股仙风脱俗之感,虽然同样是一个不大的酒糟鼻,但比起身前高大的王彝,却另有一派高山清绝的贵气!
慑的周围群吏,竟至于都不敢把目光挪到这人系着道袍的那根纯丝织成小指粗细的袍带以上。
这位琅琊王崧之向来隐居不问世事,以清谈、卜卦、剑术,向称三绝,海内清贵第一,天下无不仰慕。对于朝政只是紧随太原王氏,其余并不关心。
他此刻淡淡一笑道:“万公,自去岁王皇后崩逝,萧贵妃如要正位中宫,那万公本就是大陈的护国柱石,再加上取代王氏为当朝国丈,那自然是要与楚公势不两立了?”
万长听到崧之似笑非笑阴测测的说出这些,立时一惊!暗自盘算:“此时此刻,江左虽大,又有谁能和楚公势不两立?别说女儿并非皇后,就算真是,亡国皇后又有何用?王崧之怎会突然说出此言?去年皇后突然驾崩,难道当真和女儿有关?!
倘若真是如此,二王一起跟我萧家为难,那可是无穷无尽的祸患!说到底,那陈祚兴衰,又与我萧氏何干?至于徽儿如何…接回家里养着便是…一个前朝废妃,想来我萧家自能庇护的了…”想到此处,万长阴晴不定的面孔又恢复了兰陵萧氏宗长的平静与气度。
崧之与王彝眼见这萧万长脸上变色,但转瞬之间便即平静如常,也不禁暗自佩服万长这养仪居体的涵养修为,倒也绝不敢随意轻慢小觑了萧氏。
方才万长和桓信二人在角落密议,萧顷颇想参与,但两人都是长辈,怎么敢贸然凑过去听他们谈些什么?等到父亲竟然神形大乱的喊姜不疑的时候,他就已经觉出不对了,谁曾想,姜不疑小小年纪,竟然直接参与两位重臣的私下密议?
萧顷想到自己中书侍郎的身份,近年来天子诏旨,大半都是自己亲笔所书!安策虽是楚公世子,但到底不过是个散骑常侍,如此散官闲职,父亲竟然叫他而不叫自己!这如何能忍?
更何况数年来父亲身为左仆射执掌尚书省,虽然不能和楚公相提并论,但也是实实在在的当朝执政,自己也身居知制诰的要职!王崧之每日里搞些装神弄鬼的玩意儿,虽然有祖荫袭了一个宣城侯的爵位,但并无实授的官职,难道当真就凭“琅琊王氏”这四个字就能如此横行无忌吗?
至于王彝,他仗着自己一个兄弟是豫州刺史,一个兄弟是广州刺史,三个儿子也跟随楚公在前线统兵,呵呵...真是好大的声威啊!原本再有数年光阴,我萧家自能一一翦除你们这些包藏祸心的奸贼!此刻二王竟然和姜氏党附勾结要行不臣之举?结合今日宫城行状,大变已在眼前了!
萧顷越想越是怒气勃发,他重重的冷哼一声道:“彝公和崧公真是好大的架子!当年中原崩解,太祖皇帝以司空高位,南下建邺主持大局,当日南渡诸家共议盟誓臣服,今日天子并无过错!王彝公竟公然高喊什么易代?!其心之狂悖实不可问!我兰陵萧氏虽然不肖,却也绝不做贰臣贼子!”
萧顷大声说完这几句大袖一摆直接扬长而去,这尚书省的群吏既然不敢挡太原王氏,自然也不敢阻兰陵萧氏。
万长心中暗自喝彩,自己身为左仆射,无论如何自然要留在建邺,顷儿最好是离开都城,有知制诰的中书侍郎这重身份在外,如今楚公势大,看来篡位已成定局,但如苍天不佑,楚公登极之后颇有变数,那顷儿自可以拿出一份诏书振臂一呼讨贼勤王!萧家进可攻退亦可守,我大可以在建邺和姜峤虚与委蛇的周旋。
当下万长心里一面感慨自己儿子虽没有与闻机密,但仅凭自己和二王的几句言辞交锋就猜测的八九不离十,有子如此,自己纵然死在建邺又有何惧?表面上却一脸怒色叫道:“小辈无礼!”
紧接着一脸颓色黯然道:“我一向无德无能,连子嗣也约束不住,随他去吧....我执政这三年非但不能让江左河清海晏,反而招致战乱,变故徒增,我愧对江左士族、愧对陛下,自不敢再多言什么,一切全凭楚公定夺吧!”
王彝看着这萧氏父子二人所言所为,心中发笑,脸上倒是云淡风轻不予置评,王崧之更是浑然不觉。正在此时,北边天际突然传来声声钟鸣,那是召集朝会的安阳钟。此刻尚书省又聚集到了不少朝臣,听到钟声,所有朝臣都一整衣冠,自觉按官阶排列整齐。
由萧万长领衔,二王站在他身后左右,再后是桓信为首的各部尚书,因为是战时是以兵部尚书桓信为尚书之首。群臣赶赴显宪门与聚集到门下省的另一批大臣汇合。
门下侍中庾铖已经年过六旬,他是坐在御赐的马车里率领着门下省的官僚前来显宪门的,门下省虽然明面上有封驳诏旨之权,但十余年来万机决于楚公霸府,皇帝都被处处掣肘限制,门下省更是形同虚设。
东海姜氏自先帝末年在政局上击垮了颍川庾氏取而代之以后,庾氏无论在州郡还是都城建邺全都一败涂地,当年庾氏尚有益州,益州刺史庾熙是庾铖的堂弟,本想破釜沉舟起兵东进,已然复立蜀郡为成都府,正准备自称颍川王,做最后一搏!
但任何人都能看出庾氏虽然不至于速败,然绝无胜算,一旦战事旷日持久,蹂躏江南尚在其次,蹂躏之后庾氏如仍然战败,那对经营百年的颍川庾氏而言就是灭顶之灾。庾铖一面稳住朝庭,一面只身前往成都晓以利害,苦劝庾熙,最终庾熙悲愤自投岷江而死,庾铖将一场大战消于无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