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

第586章 请开始你的表演,表演失败!(1/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秦:开局扶苏被贬,忽悠他造反》最新章节。

赵惊鸿瞪了一眼范增,怎么觉得这老头这么欠揍呢!

“是让你说还是让我说?我说也可以!你继续在那茅草屋里住着吧!”赵惊鸿冷哼一声,直接对扶苏道:“他所谓的天时,也就是我之前跟你说的,待天下大势……”

“住口!”范增急了,上前拦住赵惊鸿,“你不要再说了!我来说!休要抢我功劳!”

赵惊鸿笑了,微微后靠,伸手道:“请开始你的表演!”

范增正了正衣服,对扶苏道:“所谓天时,那便是寻一个有利于你的时间。刚才我也说了,如今天下之人,特别是六国之人蠢蠢欲动,他们想要推翻大秦的统治,包括百姓也是,纷纷言苦秦久矣。而失去始皇的震慑,天下大乱是必然的,只是时机未到!”

“只需要等待天下纷纷造反起势,到时候,扶苏公子只需要出场,镇压叛乱,便可名正言顺,从而废除胡亥,成为新君!”

范增说完,期待地看着扶苏,等待扶苏的赞许。

但他却发现,扶苏满脸的疑惑,扭头看向赵惊鸿。

因为扶苏觉得,范增所言,非常浅薄,并未至深处,反不如赵惊鸿讲的透彻。

而且,这些都是赵惊鸿讲过的事情,范增再讲,他已经觉得没什么了。

赵惊鸿看着扶苏的反应,不由得露出笑意。

这就是他想要的效果。

范增这个小老头傲气太重。

他沉寂了几十年,就等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呢!

他觉得自己积攒了几十年的经验,必然可以厚积薄发,对于赵惊鸿这样的年轻小辈自然是瞧不上的。

所以,他内心其实是很高傲的。

赵惊鸿却不想要这样高傲的范增。

范增虽然很厉害,计谋很强,但在这里,他只能排后。

扶苏看向范增,道:“若先生所言只有这些的话,那就谢过先生了。”

“嗯?”范增满脸的诧异和错愕,不敢置信地看着扶苏,“我后续还有完善计划,只要你按照我的计划一步步执行,必然可以取而代之,成就帝位!”

扶苏道:“刚才先生所言,扶苏早就知晓,乃是大哥告知。并且,大哥所言,比范老先生更早,更为完善。”

“更早?什么时候?”范增不敢置信地看着赵惊鸿。

扶苏道:“很早之前。”

“是几日前?”范增不敢相信,继续追问。

“更早!”扶苏道。

范增还要开口,扶苏直接道:“比范老先生所想任何时候都要早,大哥并非范老先生所想一无是处之人,我大哥之谋略,乃是扶苏生平所见之最!击败胡人王庭,便是我大哥在出发之前,设好计谋,由蒙恬将军等人率军,按照谋划好的计划行动,从而大获全胜,损失极小!”

“并且,我大哥待人宽厚,不贪图功劳,甚至愿意将攻打胡人王庭所获取的功劳分给诸多将士,在军营中的声望极高,还请范老先生对我大哥尊敬一些,若是被其他士兵见到,怕是要吃苦头的。”

范增愣住了。

这跟他所设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这剧情走向不对啊!

老头满脸诧异地看了看赵惊鸿又看了看扶苏,满脸懵逼。

他蛰伏几十载,观天下大势,哪怕深居宅院之中,对天下之事也了如指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
关于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每个读者心中都有着自己的四合院。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春夏与秋冬穿越到四合院,又是激情澎湃的年代,咱就主打一个躺平。
成人的童话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
关于红楼尤氏:谁都别想出家:尤清之嫁进宁国府,丈夫贾珍胡作非为,小姑子惜春养在荣国府,便宜儿子贾蓉也是一摊烂泥。可惜尤清之家世浅薄不能挟制丈夫。整治宁国府,还得把出家的贾敬请回来。还好贾敬给力。儿子出去得罪人,打!儿子出言不逊,打!实在不行了,老子就给你下毒,免得你出去惹祸。公公给力,尤清之专注养娃,扳正贾蓉,抱回惜春。没想到回金陵还能有机会搞事业。尤清之在红楼梦中越过越好了。至于荣国府,看你跟
李九戒
梦回真新镇
梦回真新镇
关于梦回真新镇:本书不会出现钛金化,不会有朱紫的任何精灵,因为本人觉得朱紫既垃圾又恶心!剧情也是大致跟着原着走,可能会加入少许漫画元素,基本设定也是动漫设定,不过,战斗环节会加入一些游戏设定,也会对原着做出一些修改。有些精灵在本书中也可以学会一些游戏中不能学会但动漫里可以学的技能,例于喷火龙可以自然学会雷电拳。并且,本书对于有些人物和精灵有着强烈的个人偏见,不止狗毫会被爆锤,有些人气角色和精灵也
S大摆
长相思:折柳祭
长相思:折柳祭
关于长相思:折柳祭:毛球是大荒第一灵力高手九命相柳的灵宠,在死亡后却在九幽冥界混得风生水起,成了九幽红人,并混成了九幽帝君身边的大红人——渡鸦。她利用身份之便,寻找相柳神魂,并在解救相柳途中解锁不同新身份。最后相柳有没有复活,又能不能絮小夭再续前缘呢?
割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
苏瑾并不知晓他刷的短视频会被投放到万朝的观众面前。于是,无数的上古、商周、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的皇帝、士大夫、官员、读书人乃至普通人,都将这每天固定时间就会播放的天幕当做了学习知识的老师或是茶余饭后的乐子,引起了各个朝代的许多原本不会发生的变化:朱棣:“让我看看是哪个兔崽子给我上的成祖的庙号!崇祯:“对、对就是那个,快点进去看啊,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一个的标题,急的直跺脚。当康熙看到庚子赔
江北即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