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黄河之子的歌》最新章节。
说了也白说
白说也得说
树和自然和睦才好
2024年12月27日感叹一位庄稼汉子的心声作于河子书屋
——题记
《庄稼汉子的坚守与热爱》
在广袤无垠的中原大地上,大河村宛如一颗低调而璀璨的明珠,静静地镶嵌在黄河支流那蜿蜒的臂弯里。村子不大,几十户人家就像一群依偎在大地母亲怀抱中的孩子,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世世代代仰仗着脚下这片肥沃而深情的土地,书写着平凡却又满是烟火气的生活故事。而老栓,便是这故事里的主角,一位如大地般质朴、坚毅的庄稼汉子。
黄河岸边的这片土地,有着独特的脾性。岸边的地势并不规整,坑洼起伏,大大小小的石块像是从大地深处冒出来的卫兵,零零散散地分布在各处,仿佛在守护着这片古老的土地。靠近河水的地方,土质松软且带着湿漉漉的潮气,一脚踩下去,泥土会调皮地裹住你的脚,像是舍不得你离开;稍远些的地方,土地又变得紧实,硬邦邦的,仿佛在坚守着自己的倔强。
每到初春,冰雪就像听到了大地的召唤,渐渐消融,土地从寒冬的沉睡中缓缓苏醒过来,宛如一位慵懒的佳人,带着丝丝凉意,却又透着新生的气息。老栓可按捺不住了,他像个即将奔赴战场的战士,兴冲冲地扛着犁耙走向田间。来到田边,他先是蹲下身子,那动作轻柔得仿佛怕惊扰了土地的美梦,用他那粗糙得如同老树根般的大手,小心翼翼地抓起一把泥土,放在鼻尖,深深地嗅着。那泥土混合着冰雪融化后的水汽,散发着一种独特的、湿漉漉的气息,好似大地在悄悄吐露着它的心事,让老栓心里觉得无比踏实,脸上也随之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嘴里还念叨着:“这土啊,醒了,该干活咯。”
说罢,他站起身来,熟练地将犁耙套在老牛身上,轻轻吆喝一声,老牛便如同听懂了指令的老伙计,缓缓迈开步子。犁耙破开土地,翻起一道道黝黑的泥浪,那泥浪就像大地敞开的黑色怀抱,热情地迎接着新一年的耕耘,又似大地书写的一行行诗句,记录着老栓的辛勤劳作。老栓跟在后面,稳稳地扶着犁耙,双脚深深陷在松软的泥土里,一步一个脚印,那脚印很快又被新翻出的泥土掩埋,仿佛土地伸出了温柔的手,轻轻拉着老栓,要与他紧紧相拥,让他彻底融入自己的怀抱之中,成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老栓家有几亩薄田,种着小麦、玉米这些常见的庄稼。只是这黄河岸边的田地,可容不得大型机器来耕耘。那高低不平的地势,让庞大的农机具根本无法顺畅行驶,轮子不是陷进低洼处动弹不得,就是被凸起的石块硌得歪歪斜斜,机器的轰鸣声在这里只会显得格格不入,然后无奈地偃旗息鼓。而且,那松软又夹杂着石块的土地,大型犁具下去,很容易就会破坏土地原本的层次结构,影响庄稼的生长。所以,这片土地的耕耘,依旧延续着古老而传统的方式,依靠着像老栓这样的庄稼人,用双手和简单的农具,年复一年地侍弄着。
每天天还没亮,老栓就像不知疲倦的老黄牛,哼着不成调的小曲,扛着锄头出门了,脚下的露珠儿在晨光中闪烁,好似给大地铺上了一层亮晶晶的宝石,老栓就踩着这些“宝石”,迈向那片寄托着全家生计的土地。到了田间,他弯着腰,一下一下地翻着地,锄头落下,“噗”的一声扎进土里,再用力一撬,一大块泥土便翻了起来,那动作熟练又沉稳,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鼓手,有节奏地敲打着大地这面“巨鼓”,每一下都带着对土地满满的敬畏之情,仿佛在和土地轻声诉说着彼此的默契。
在这里,土地于老栓而言,是生活的根基,就像房屋的基石,承载着一家人的温饱与希望;是心灵的寄托,宛如漂泊者的港湾,无论在外遭遇多少风雨,只要回到这里便能寻得安宁;是梦想的舞台,好似艺术家的画布,任由他用勤劳和汗水去描绘出丰收的绚丽画卷。
偶尔,会有几条蚯蚓从翻起的泥土中扭动着身子钻出来,它们就像土地派出的小精灵,探头探脑地张望着这个新奇的世界。老栓总会停下手中的动作,眼神里满是宠溺,小心翼翼地用手指将蚯蚓挑到一旁,嘴里轻声说着:“这可是土地的好帮手呀,可不能伤着了。”那语气,就像在呵护自家调皮的孩子一般。
老栓热爱这片土地,在他眼中,每一粒种子都是希望的火种,仿佛是大地孕育的一个个小生命,怀揣着未来丰收的梦想。播种的时候,他会背着装满种子的竹篓,沿着田埂慢慢走着,手指捏起几颗种子,均匀地撒向翻耕好的土地,那动作轻柔又专注,恰似春风在播撒希望的花瓣,又像是天女在洒下神奇的仙种,进行一场神圣而庄重的仪式。撒完种子,他再用耙子轻轻地将种子耙进土里,边耙边喃喃自语:“娃呀,你们可得好好长,咱一家人可都指望着你们呢。”那语气,满含着期许与慈爱,仿佛这些种子真能听懂他的话,在土里努力地生根发芽。
除了种地,老栓还特别在意村子周围的那些树木。在村子的西边,有一片小树林,那里的树大多是老栓小时候和父辈们一起种下的,它们就像一群忠诚的卫士,无论春夏秋冬,无论风霜雨雪,都静静地站在那儿,守护着村子,为村民们遮风挡雨,是鸟儿们的欢乐家园,也是老栓心中的一片宁静港湾。杨树像身姿挺拔的哨兵,高高耸立,直插云霄,仿佛在向天空展示着自己的威严;柳树似身姿婀娜的少女,垂下柔软的发丝,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跳起优美的舞蹈;槐树则如一位位慈祥的老者,静静地散发着古朴的气息,见证着村子里的岁岁年年。
老栓没事儿的时候,就会像探望老友一样,迈着悠闲的步伐去树林里转转,看看哪棵树的枝丫该修剪了,哪棵树的树皮有没有被虫子蛀了,那专注的神情,仿佛他能听懂树木的“话语”,知道它们哪里“不舒服”。他时而摸摸树干,像是在给它们传递安慰的力量;时而仰起头,看着繁茂的枝叶,眼神里满是欣慰,仿佛在欣赏老友茁壮成长的模样。
然而,平静的日子却被一件事打破了。村里来了一帮人,说是要搞什么开发项目,看中了这片树林所在的地儿,要把树都砍了。老栓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那片树林可是他的心头肉啊,就如同孩子是母亲的命根子一样,这些树陪伴了村子这么多年,早已成为村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怎么能说砍就砍呢。
他先是找到了村里的干部,好声好气地说着这些树的重要性,那言辞恳切的模样,仿佛在为濒临绝境的亲人苦苦哀求生机,他说那些树关乎着村子的风水,关乎着生态环境,鸟儿没了家可咋办呀,就像失去了庇护所的孩子,只能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多可怜呐。可村干部也无奈地表示,这是上头的决定,他们也不好违抗。老栓不甘心,又跑去和那些要砍树的人理论,他大声地说着:“你们不能这么干啊,这树都是有生命的,砍了太可惜了,咱得讲点道义呀。”那声音在空旷的场地回荡,就像孤独的呐喊者在向冷漠的世界发出抗议,可那些人根本就不听他的,还嘲笑他一个庄稼汉懂什么,那不屑的眼神,好似冰冷的霜雪,无情地洒落在老栓滚烫的心上,让他既气愤又无奈。
老栓的友人,是个有点文人气质的后生,平日里也爱写点东西,心怀梦想却总在这现实里磕磕绊绊,就像一只想要冲破重重迷雾却屡屡碰壁的飞鸟,满心的壮志难酬。他得知老栓的遭遇后,也是气愤不已,陪着老栓四处奔走,还写了文章想要反映这个情况,可那些文章就像是石沉大海,毫无波澜,一点动静都没有,仿佛被无情的黑暗吞噬了一般,让他们的希望一次次落空。
那天,看着电锯伸向第一棵树的时候,老栓的心就像被狠狠地揪了一下,眼眶泛红,那眼中的泪花好似即将决堤的河水,在眼眶里打转,他在心里暗骂着:“他妈的,这还有没有天理了。”友人也在一旁气得直跺脚,那怨气仿佛都能顺着黄河支流传出去好远好远,如同汹涌澎湃的潮水,要将这不合理的一切都冲垮,可现实却依旧那么残酷,树还是一棵棵地倒下了。
老栓的心里苦啊,他觉得自己太渺小了,面对这样的事儿,根本无力改变什么,就像一只小小的蝼蚁,想要撼动参天大树,却只能徒叹奈何。夜里,他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想着自己小时候在树林里玩耍的情景,那些美好的回忆如电影般在脑海中不断放映,想着那些鸟儿在枝头欢唱的画面,那歌声仿佛还萦绕在耳边,眼泪就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打湿了枕头,好似那伤心的情绪也想要在这枕头上留下深深的印记,倾诉着老栓内心的痛苦与无奈。
可老栓并没有就此消沉下去,他决定用自己的方式继续守护这片土地,守护他心中的那份热爱。他开始在自家的田埂边,重新种下一棵棵小树苗,每天精心地浇水、施肥、除草,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雕琢一件件稀世珍宝。村里有人笑话他,说他这是白费力气,那些树指不定哪天又被砍了呢,那话语就像尖锐的刺,扎在老栓的心头,但老栓却只是笑笑,那笑容如同冬日里的暖阳,虽不耀眼,却有着能驱散阴霾的力量,他说:“只要我还在,只要这片土地还在,就得让它有点绿呀。”
老栓的儿子在城里打工,好几次劝老栓别种地了,去城里享享清福。老栓却一口回绝了,他说:“我这一辈子都和土地打交道了,离开了这儿,我就像没了根的草,心里不踏实啊。再说了,我这村子多美呀,这黄河支流多亲呀,我可舍不得走。”他对这片土地的眷恋,就如同孩子对母亲的依恋,深厚且纯粹,任谁也无法轻易割舍,这片土地早已融入了他的血液,成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栓依旧忙碌在田间和他的那些小树苗之间,像一位不知疲倦的守护者,默默守护着自己的领地,又似一位执着的画家,用勤劳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描绘着生机勃勃的画卷。而那个友人,也没有放弃,继续写着关于乡村、关于自然的文章,希望能让更多的人看到乡村的美,看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犹如一位执着的传火者,努力让那希望的火种永不熄灭,照亮更多人的心。
有一年夏天,黄河支流发大水,那洪水如同脱缰的野马,咆哮着、肆虐着,周边好些村子都遭了灾,可大河村因为有老栓他们一直守护着的那些树木,起到了很好的固土防洪作用,村子就像一艘在狂风巨浪中稳住的小船,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这下,村民们才意识到老栓当初的坚持是多么的正确,大家纷纷开始跟着老栓一起种树,一起保护村子周围的环境,那场面就像一场汇聚力量的大合唱,每个人都用行动奏响守护家园的旋律,让这片土地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老栓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那笑容宛如春日绽放的花朵,灿烂而动人,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大家终于懂得了这片土地、这些树木的珍贵,如同迷失的孩子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老栓的心里别提有多欣慰了。
到了收获的季节,老栓家的庄稼又是大丰收,金黄的麦浪在风中翻滚着,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麦浪随风起伏,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是大地奏响的丰收赞歌,又似是土地在为老栓的辛勤付出鼓掌喝彩。老栓站在田埂上,望着这丰收的景象,心里满是喜悦,那喜悦如同涨满的帆,鼓鼓的,快要溢出来了。他想着,这就是土地对自己的馈赠啊,只要用心对待它,它就会加倍地回报你,就像一位慷慨的长者,总是毫不吝啬地给予关爱与恩泽,让老栓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更深了几分。
而在闲暇的时候,老栓也会坐在黄河支流的岸边,看着那滔滔河水奔腾而去,思绪飘得很远很远,那河水犹如时光的长河,带走了岁月,却带不走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情。他想起自己求学时代的那些事儿,当年因为家里穷,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只能回到村子里当一个庄稼汉,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这片土地养育了他,给了他生活的依靠,也给了他无尽的温暖和爱,这片土地于他而言,就像一位永远不离不弃的挚友,陪伴他走过人生的风风雨雨,见证着他的喜怒哀乐。
他会给村里的孩子们讲过去的故事,讲这片土地的历史,讲那些树木的故事,他希望孩子们能记住家乡的好,能热爱这片生养他们的地方,能把保护家乡、保护黄河的信念传承下去,就像传递接力棒一样,让这份对家乡的热爱与守护永远延续下去,让这片土地永远充满生机与希望。
老栓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庄稼汉子,他的生活里有无奈,有苦涩,但更多的是对家乡、对土地、对黄河的热爱。他用自己的坚守和行动,在这乡村的底层,书写着一个充满暖爱的故事,就像那冬日里的暖阳,虽然不耀眼,却能温暖每一个人的心,让人们知道,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有着无数像老栓这样平凡又伟大的庄稼人,他们是乡村的守护者,是黄河岸边最美的风景,是大地谱写的最美诗篇,用质朴的生活诠释着生命的价值与热爱的力量,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们的故事也将永远在这片土地上流传,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家乡、为了自然、为了那割舍不断的乡土情怀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