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突然穿越的朋友

第四百五十七章 反杀开始(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那些突然穿越的朋友》最新章节。

大家只感觉一阵耳鸣,脑海嗡嗡作响。

光波犹如一发炮弹,冲势猛烈,一路上,轰隆隆巨响不断,震得山壁颤抖,大地晃动。

可想而知,杀伤力有多强。

可燕过天不闪不避,一手凝聚大地之气,看准了光波的来势,简单直接一甩手,就把光波给弹开。

砰的一声,光破飞向一座山峰,迎面撞上,猛地爆炸。

火光冲天之后,是弥漫的硝烟。

不用看了,这么大威力,这座冲天山峰的腰际被轰碎,峰顶也会随之倒塌下来。

大家的注意力依然放在燕过天身上。

暗叹这家伙没有极限的吗?

还真的说对了。

天策万象神功就是没有极限。

一般而言,两个人的气力都是有限的,会在战斗中一点一点消耗。

比如刚刚金宇峰硬拼燕过天,混沌之气抵挡雷火冰风。

双方较量过后,金宇峰的混沌之气几乎被消耗殆尽。

而燕过天自身的雷火冰风,还有吸纳过来的雷火冰风也所剩无几。

理论上,两人要恢复元气,就要经过调息。

但实际上,金宇峰需要,而燕过天不需要。

如果说,霸极混元功的混沌之气是化解万事万物。

那么天策万象神功,就是将万事万物为我所用。

别人会累,会实力下降。

但是一旦将天策万象神功修炼到极致,永远不会累,实力永远不会下降。

这也是为什么,打来打去,燕过天的实力从圣境七阶只跌到圣境六阶,即便负伤,也没有再跌下去的原因。

换句话说,燕过天只要再进一步,那么无论什么样的战斗,他的修为一直处在圣境七阶。

反观萧毅他们,气力在战斗消耗,伤势也影响发挥,力量一跌再跌,逐渐有了力不从心的感觉。

从圣境五阶跌到圣境四阶,还在往下跌。

这要怎么打。

金宇峰消耗太多混沌之气,需要时间恢复。

而燕过天失去大量雷火冰风,直接抽取大地之气,实力不跌反升。

这情况,对萧毅他们十分的不利。

玛德,低估了燕过天,只怕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那么接下来一个问题,燕过天承受着身体极限,在濒临崩溃之前,是否可以将在场所有人统统干掉。

“你们这帮蠢货,我现在就让你们知道,追杀我,绝对是一个错误。”

“我现在就送你们下去,慢慢后悔。”

语毕,燕过天双掌一合,猛拍大地,开始抽取大地之气。

萧毅见状,知道打不了了,打不过了,立刻急吼道:“所有人撤,快走。”

语毕,他手持幽冥大刀,一闪到了燕过天面前,随之再一闪而去。

其他人也不犹豫,云海瑶扶起昏迷的柳烟,脚下一点,急退。

金宇峰一抹嘴角血迹,快疾离开。

同时他心里默念,混沌之气快点给我恢复,给我恢复啊。

情况危机,江奇、刘不德、李天浪、金刚魔猿也赶紧溜之大吉。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太古神墟
太古神墟
关于太古神墟:神秘男孩记忆被师尊封印,走出太古神墟。种灵田起步,小杂役实则无比恐怖。菜刀在手,天下我有,率一群大妖,所向披靡。与混沌结缘,诸天万界谁能奈吾何!漏灵废体,错!吾有丹田三六一。杂灵根,错,吾之灵根世间唯一。本是棋中子,终成执棋人。吾要为天地立心……简介无力,敬请移步正文。
龙人玖庸
九霄纪元
九霄纪元
关于九霄纪元:太古纪元末期,盘古开天辟地的余烬中诞生九重寰宇。青萝界稚童石齐天在血月妖潮之夜,意外觉醒沉寂万载的盘古斧灵血脉,却发现自己所处的世界不过是女娲用补天石编织的时空茧房。背负的少年,在诸子百家尚未成型的洪荒年代,被迫踏上重构鸿蒙的绝路。墨家机关城藏着量天尺的残章,阴阳家禁地锁着伏羲堕天的真相,九位身负创世遗物的红颜,既是宿命纠葛的钥匙,亦是颠覆轮回的劫数。当寂灭之主的阴影渗透三千时间线
喜欢红檀的厉尘生
尘缘丨猪八戒与高翠兰的故事
尘缘丨猪八戒与高翠兰的故事
关于尘缘丨猪八戒与高翠兰的故事:这是一个以改革开放为背景,以猪八戒、高翠兰的爱恨情仇为主线的神话传奇故事。吴承恩的中有个情节,唐僧一行经过万寿山五庄观时,八戒无意中听两个道童说出人参果的好处,知道吃一个能活四万七千年,便撺掇师兄悟空偷摘果子分食。没想到八戒竟暗藏一颗,趁晚上大家熟睡之机,连夜送到高老庄给高翠兰吃了,使她得以长寿,为以后夫妻重逢留下后路。高翠兰虽有了长生不老之身,但生存环境却面临种
煮笑堂主
我的生存回忆录
我的生存回忆录
我的名字叫埃加德.蒙斯,在过往的二十年,我经历许多可以说是奇幻的冒险。如今,我将死去,这本回忆录,将会告诉我经历的一切。
卜卦东南
封神的边角料,朝歌的小骄傲!
封神的边角料,朝歌的小骄傲!
关于封神的边角料,朝歌的小骄傲!:穿越到封神世界几十年,励精图治却次次受挫的子受认命了。帝辛七年,他苦苦劝阻闻仲不要北伐,却被闻仲拔出打王金鞭大骂。帝辛八年,他严词拒绝女娲宫上香的奏请,晚上女娲宫就失了火。帝辛九年,他先斩了费仲尤浑,又升了苏护的官,谁知苏护感恩戴德,把苏妲己送进了宫。帝辛十年,他指望着云中子的松剑可以斩了狐妖,于是挂了一年又一年,然而狐妖始终不死。帝辛十一年,他善待忠臣,从未陷
大唐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