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事讲将2

第三十六章 知世郎——王薄(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史事讲将2》最新章节。

王薄,齐郡邹平人,隋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因兵役繁重,与同郡孟让以长白山为据点,发动农民起义,自称“知世郎”,作《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农民参加起义军。活动在齐郡、济北郡之间,山东农民纷纷响应。起义军扩大至数万人,声势浩大,屯于泰山下,由于麻痹轻敌,为隋齐郡通守张须陀所败。王薄率军北渡黄河,又被张须陀追至临邑击败。王薄被迫北上与孙宣雅、赫孝德等起义军会合,众达十余万人,再次南下回到章丘城,张须陀率兵两万增援章丘城,再次击败起义军。此后,王薄率起义队伍转战于山东中部地区。王薄率众投奔宇文化及,驻守聊城,窦建德攻聊城时,王薄开门引窦军擒宇文化及,同年降唐,被任命为齐州总管,后为仇家所杀。

王薄,本是隋朝齐郡邹平县的一名普通百姓,因兵役繁重,便与同郡人孟让聚众起兵反隋,他们占据长白山作为根据地,在齐郡、济北郡附近抢劫掠夺,王薄自称“知世郎”,意为能预知天下局势将发生变化。同时王薄创作《无向辽东浪死歌》,号召百姓拒绝出征高句丽,参加起义军,百姓中逃避征役者争相投奔王薄,义军队伍发展到数万人,声势浩大,屯驻于泰山下。

隋将张须陀率领郡兵在泰山下进攻王薄,王薄依仗自己突然取得的胜利,就不作防备。张须陀率兵掩杀攻击,大败王薄兵众。王薄收集残部向北渡过黄河,张须陀在临邑追击王薄,再次将其击败,王薄被迫北上与孙宣雅、郝孝德等起义军会合,兵众达十余万人,再次南下攻打章丘,张须陀率领步兵、骑兵两万人增援章丘,将王薄等起义军打得大败。

王薄率众投奔起兵反隋、杀害隋炀帝的隋将宇文化及,并与宇文化及一同守卫聊城。当时,宇文化及与窦建德连续交锋,宇文化及大败而退保聊城,窦建德军包围聊城,王薄趁机投靠窦建德,开门引窦建德军入城,生擒宇文化及。王薄投降唐朝,唐高祖任命王薄为齐州总管,劝说青、莱、密等州,投降唐朝。

王薄跟随唐朝宋州总管盛彦师,率军攻打须昌,向潭州征调军粮,潭州刺史李义满因与王薄有矛盾,关闭粮仓不给军粮。待须昌投降,盛彦师逮捕李义满,关入齐州监狱,唐高祖下诏命令释放李义满。朝中下达诏令的使者还没到齐州,李义满因为忧愤,已经死在狱中。王薄回师,经过潭州,李义满的侄子李武意捉住王薄并将他杀害。

王薄,虽然后来多有反复,但在隋末他率先起兵发难,揭开隋末农民起义的序幕,其作用是不能否认的。在长白山起义后,很快便得到黄河下游一带农民的响应,仅在山东一带,就有张金称在鄃县、刘霸道在豆子等处起义响应,他们攻占郡县,杀死贪官污吏和豪强地主,沉重打击隋王朝的统治,形成隋末全国农民大起义的局面。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
七色花
七色花
新房里,马文才骂道:“祝英台,没想到你是这么一个不知廉耻的女人,既然你嫁给了我,就不要再想着别的男人,原来你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是真爱……”“我不懂,我不知廉耻?”祝英台辩到:“是你自己要娶我的,还来怪我?”“我又没拿刀逼你,你走吧,你根本就不...
难怪
朱门风流
朱门风流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穿越千疮百孔的封建王朝,陆清河却只是个七岁小娃娃。父母双全,外加个呆萌小妹,可家徒四壁,穷困潦倒。读书,必须读书!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看我读他个太平盛世!
幸运的七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