遮天:从太古证道开始

第33章 正值巅峰(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遮天:从太古证道开始》最新章节。

......

走出大殿后,陈昭向着人皇庙而去。

人皇庙并未对外封闭,反倒是香火旺盛。

万年过去了,并未有人发现这里的玄妙。

若是有专研信仰之道的强者来临此地,就会发现此地的玄妙和恐怖。

遮天蔽日的信仰之力将此地封锁,神性的光辉笼罩这里,宛如一片至高神灵的领域。

陈昭悄无声息来到人皇庙深处,哪怕是两大神教驻守在此地的强者,都没有发觉他的到来。

“道友的气势丝毫不输于当初的我,怕是长生路上又有了突破。”太阴人皇的身形显现,眼神都是欣慰,开口祝贺道。

原本以为人皇起码要第二世之时,才能找到属于自身的长生路。

没想到如今不过是第一世,实力就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已经丝毫不逊色昔日的他。

“不愧是混沌体,一万多载的岁月,寻常古皇都要一世落幕,道友却是处于巅峰时期。”

太阳圣皇显现而出,眼神之中都是惊艳。

混沌体实在是过于神秘,只有神话时代昙花一现,就展现非凡的战力,硬生生让一位天尊无奈化道。

如今混沌体在这个时代再现,展现的风采足够让世人为之侧目,惊叹。

.......

“道友谬赞了,这条长生路上还需要漫长岁月进行争渡,实在是道艰险阻,眼下成就并不算什么。”陈昭摇头回复道。

红尘为仙之路,伴随着生死之间的大恐怖。

眼下他只是走在了争渡的路上。

“不知道友此次前来何事?”太阴人皇询问道。

“两位道友如今状态如何?”陈昭道出此行目的。

信仰之力虽然缺陷极大,其中蕴含众生万念之毒。

但是不可否认的,信仰之力若是专研下去的话,就是一种长生之法。

两位人皇的回归,是他对于信仰之力的实践。

回归的过程,也是他一手操办。

眼下过去万年,对于两位人皇的状态,陈昭则是心怀好奇。

“这万年时间之中,众生之念无时无刻都在侵蚀我等真灵,对于我来说,这都是无伤大雅的事情。”

“我和众生之间的因果越来越深,轻易都不能摆脱。”

太阴人皇和太阳圣皇开始讲述自身的状态。

随着两人的讲究,陈昭对于两人状态,有了清楚的认知。

那就是两人借助信仰之力归来,成为了人族信仰之力供奉的特殊祭灵。

只要香火不断,两位人皇则是可以长存。

就是不清楚随着时间的流逝,两人能不能抗住那庞大的众生之念。

两位人皇眼下虽然因为身为天地黑户,无法走出紫薇星域,但也拥有皇者战力。

日后他晚年若是想蜕变的话,就可以让两位人皇护道。

有着两位人皇作为先例,陈昭也能深层次研究信仰之力,从而从中找到完善的长生法。

他已经有了三种保底的长生蜕变法。

混沌青莲涅槃重生之时,他就可以顺势活出下一世。

然后就是不死药,他手上还有不死药存在,借助其中长生精粹,轻易就能活出第二世。

第三种则是仙泉眼孕育的仙道精粹,真正的仙道至宝,足够他进行蜕变。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叛出家族后,转身夺舍魔族女帝私生子
叛出家族后,转身夺舍魔族女帝私生子
关于叛出家族后,转身夺舍魔族女帝私生子:++有人天生蕴藏「剑种」,剑气纵横三千里;有人熔炼百妖为骨,利爪开辟幽冥路;更有人跪拜神魔残躯,将脊梁炼成登天梯。当混沌气息染红苍穹,诸天强者蜂拥而至。一缕可立地成圣,代价却是骨生倒刺、肋如蛇盘,最终在血月下癫狂撕咬同类。此刻我握紧脊骨中震颤的剑种,看着那些长出二十七根骨的「圣人」们,突然读懂天穹裂缝里渗出的真相:这哪是什么通天灵气?分明是诛灭万界的——封
爱吃冬梨
逆天行战歌
逆天行战歌
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少年有憾,命运多舛,战天路,长歌行,展开了与天争命的旅途
芈大王
轮回路上
轮回路上
关于轮回路上:东土国沿海的一户贫困人家的女儿蔡钟生与海鲜门店老板的儿子柳三军早恋生子,后来阴错阳差迁往内地生活,因劣根深厚,频频造孽,死后轮回转世为猴、鸡、蟑螂等多种禽兽虫豸偿还宿债。继而再次转世变成鸽子,被主人训为信鸽,在一次战役中送信,使成千上万的老百姓逃离出来而保全生命。在送信途中,不幸被猛禽猎杀而魂归地府,阎王见它有功,赐它转生人身,成为一个爱唱歌的女人。五百年后,又经过多世的轮回,先后
莲池月
爆杀流:天地唯我独尊
爆杀流:天地唯我独尊
穿越异界,陷入重重危机……绑定"爆杀系统"!偶遇上古老者!杀敌就能变强?吞噬就能进化?金硕冷笑:"这系统,正合我意!"从保安到杀神,他的逆袭之路,注定血流成河!
起源天命
致异世界
致异世界
关于致异世界:剑与魔法,神灵与巨龙,恶魔与深渊,人类与种族。一扇门在这奇幻而诡谲的世界出现,带来一个不属于这里的人。当两种文明的意识碰撞,彼此间迸发出的会是什么?德鲁伊立在数米高的麦田前,鱼人族追逐着渔场鱼群;闪烁着铭文的魔力火车驶过平原,学院里传出乘法朗朗背诵声;欧格林和孩童坐在黑暗之子的触须上荡着秋千数着数字;矮人与精灵相碰杯,魔鬼与神父搭肩;神灵在街头追逐嬉戏,酒桌旁不可名状之物相谈甚欢;
吾即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