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跟着二师叔除妖捉鬼的那些事》最新章节。
此十二神为(这十二正神分别为):盘古,女娲,伏羲,轩辕,神农,共工,祝融,东皇,蚩尤,天吴,烛龙,帝俊。
十二神留下至宝无数(十二正神留下的至宝数不胜数),而娲神留一物(其中女娲正神留下一至宝)。
曰:崆峒再生石(此至宝名为崆峒再生石)!
至宝内藏无穷生机(这至宝有着无穷无尽的再生之力)。
乃娲神补天剩之石所铸(是女娲正神补天后剩下的七彩神石所锻造)。
虽崆峒再生石传与后(虽然崆峒再生石流传了下来),但无人知此至宝流落何处(但是没人知道这至宝到底流落在了哪里)。
日久(直到过了很久很久),一人(有一个人),名为罗少(叫做罗少)。
罗少生大家中(罗少出生在大家族之中),后家境落寞(后来家境落魄),一夜寒门(一夜之间便跌落到寒门身份)。
罗少天生一能(罗少从出生后便自带一种能力),是为灵眼(这能力叫做灵眼),此密从未与他人诉说(这个秘密罗少从未跟别人说过),无人知晓(所以并没有人知道罗少有这种能力)。
此灵眼能视鬼神(这灵眼能看到鬼跟神)。
一日(有一天),罗少流浪在外(罗少漂泊在外),路至寒风寺门(漂泊到一家叫寒风寺的寺门外)。
庙门前遇一翁躺地靠门(寒风寺门口有一个老翁靠着门休息),此翁鹤发褴褛(这老翁头发已白,衣服破破烂烂),甚怪(看着有点奇怪)。
怀抱傀儡如至宝(但老翁怀里抱着一具傀儡跟至宝一样),此怀中傀儡极其精致(这傀儡看着超级好看精致),宛如嫩女(如年轻少女一样),惹人爱怜(看一眼便能让人生出怜惜疼爱之情)。
此时节为冬至(现在时节刚好是冬天),大雪纷飞(下着大雪)。
罗少见此(罗少见到老翁),心有疑(心中出现疑惑),问之(开口问道):此傀儡穿之甚好(这傀儡穿的这么好),翁亦不及(就连你都没它穿的好),可否一解此说(能不能跟我说说是怎么回事)?
翁含泪(老翁听到这话眼中含泪),诉说之(便说道):天生已癖(这是出生便有的怪癖),好与静物连心(天生喜欢和这些东西交心),甚成魔(甚至这怪癖让我入魔),无法拔(不能自拔)。
现年长(现在岁数已老),唯此癖不抛(但这怪癖还是改不了),亦以此技为食(我也曾以这技术讨一口饭吃),遂下九流之技(奈何这技被世人称作下九流),被人唾之(现被世人唾弃),亦不能自食(如今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仍不忍抛(但就算这样我也不忍心把这傀儡丢弃),至轮落漂泊(所以便成了今天这副惨样),居无所伴无侣(没房没伴侣),皆此癖之因(都是这怪癖害的)。
翁诉说至此泪下(说到这里老翁潸然泪下),痛不欲生(极其痛苦)。
罗少好言宽之(罗少开口好生安慰)。
见怀中傀儡非凡物(罗少有灵眼见傀儡如此好看一定不是普通物品)。
求翁再现此技(让老翁表演给他看看这戏),已为看客(自己当作看客)。
翁听之(老翁听到罗少的话),目露精光(突然精神起来目露精光),遂操傀儡与此雪中共舞(随后便操纵傀儡在雪中翩翩起舞)。
傀儡无生(傀儡虽然没有生命),但惟妙惟俏(但跳起舞来非常好看),宛如活(连活人都不如这傀儡的舞资)。
罗少口叹(罗少不由惊叹道):此技竟沦下流(这戏竟然被称为下九流嫌弃),世人眼不识(这世人简直不识得好物),奈何(奈何奈何)……
戏终(这戏结束后),翁已足(老翁似乎已经得到了满足),怀抱傀儡(抱着傀儡),脸露无奈(一脸无奈之色)。
后怒言(随后愤怒喊道):此癖实乃不能改(这怪癖实在无法改正),此生如此(这一声落到如此地步),皆此癖害(都是这怪癖害的)。
言罢(说完后),翁遂抱傀儡将傀儡燃(老翁抱着傀儡直接把傀儡点燃)。
罗少见状止而不及(罗少来不及阻止),只叹惋惜(只能站在原地无奈叹息)。
焚至半香(这火烧了半柱香之后),傀儡忽婉转而起(傀儡突然在火中活了过来),怀搂老翁姿姿起舞(搂住老翁跳起舞来)。
火虽燃半香(火虽然足足烧了半柱香),但翁竟未亡(但老翁竟然没有被烧死)!
然火未止(此时火还未熄灭),傀儡胸前灵光现(傀儡胸口突然出现一阵白光),翁血肉再生不止(老翁血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愈合)。
翁顿悟(老翁似乎想到了什么),取下傀儡胸前精致之石(从傀儡胸口拿下了一块精致的石头),抛于罗少(丢给了罗少)。
遂火燃于天明后止(之后这团火一直烧到了天亮才熄灭),翁及傀儡双毙(老翁跟傀儡都被烧成了灰)。
罗少已知翁心意已绝(罗少知道老翁没了再生之意),收翁骨灰与傀儡灰同葬(便收起被火烧成的灰)。
手中留下翁所抛一石(这石头也被罗少留了下来),亲眼见此物之奇(罗少昨晚自然也见到了这石头的神奇之处),但未知此物是何(不过也不知道这东西是什么东西),便镶于胸口(不过还是把它戴在胸前)。
后罗少归去(罗少死去后),此事由其后代所诉说(这个故事由他后代传出来),相传以口(口口相传)。
但罗少归去后并未留下此石(不过罗少死去后并没有留下这石头给他的后人),此石今后了无音讯(这石头仿佛凭空消失),寻儿不见(再没人找到过)。
而罗少归去留一油诗(不过罗少死前留下一首打油诗),以便后人寻得此石(方便后人找到这个石头)。
诗为:罗少遇老翁,涅盘火中生。此石乃神物,世人皆眼红。如若寻此物,要知何为生。何为生?何为生?此石便是何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