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带着小公主去旅行

第233章 妈祖的传说(1/1)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唐:带着小公主去旅行》最新章节。

晚上回到酒店,张平安他们把之前买的水果都拿了上来,还有些最近在成都和重庆买的土特产,最重要的是在成都买的几箱子五粮液、剑南春和泸州老窖。一切都准备好后,张平安他们就带着所有东西回到大唐。

刚来到大唐皇宫,就被大唐的天气迎头痛击了。这时候的大唐,已经是深秋了,虽然唐初的时候天气变暖,但张平安他们毕竟是从海南那边过来,由于来的匆忙,也忘了大唐这边的天气,他们还都穿的夏装,所以一来就被冻的不轻。张平安他们又急忙回到酒店,加了件厚衣服,再重新回到大唐。

“阿娘,阿娘,窝回乃咯!”

小兕子一到立政殿,就大叫着跑向长孙皇后。

“二姨好,最近身体怎么样?”张平安向长孙皇后问好。

“平安啊,我最近身体挺好的,按时吃药,也没有哮喘发作。”长孙皇后慈祥的笑着说道。

“嗯,那就好,主要是最近天气转凉了,二姨一定要注意身体。”

“谢谢平安了,我会注意的。对了,你们最近到哪了?”

“阿娘,窝来告诉尼,窝们昨天康到大海咯,大海好大鸭!”小兕子两手比划个大大的圆,以示大海有多么大。

“哦,原来是到海边了,那还不错,那边冷吗?”长孙皇后关心的问道。

“阿娘,那边不冷,我们在那边还穿着夏天的衣服,只是刚才过来,才加了件厚衣服。”长乐在旁边说道。

“是呀母后,那边可暖和了,不像大唐这边,现在已经开始冷了,再过段时间,下雪之后估计会更冷。所以母后,你要是有时间的话,可以去那边待一段时间。”豫章也在旁边建议道。

“对啊,二姨,那边冬天不冷的,你要是有时间,可以在那里待一段时间,对你的身体也是有好处的。”

“嗯,待我考虑一下,主要是宫中的事务繁忙,阿娘这里恐怕是走不开。”

“观音婢,没事,你就跟着一起过去吧,有时间朕也会过去看看的。”李二陛下的声音从殿外传了进来。

“见过二姨夫。”

“见过阿爷。”

“见过陛下。”

张平安他们纷纷向李二陛下问好。

“哈哈哈,平安不用客气,听说这次过来还给朕带了好多东西。”李二陛下自有人来给他禀报,张平安他们带来的东西也一一有人汇报给他。

“对的,这次主要是带来了一些蜀地的特产,还有一些蜀地产的名酒,其他就是海南这边的特色水果。”张平安边说边把带来的东西都拿了上来。

李二陛下主要是看那几箱酒,他在几箱酒中间,来回的走动了几趟,两眼放光的问道。

“这几箱都是蜀地的好酒吗?”

“嗯,二姨夫请看,这一箱是五粮液,五粮液酒是以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精细谷物为原料,以古法工艺配方酿造而成,所以叫做五粮液,是世界上率先采用五种粮食进行酿造的烈性酒。”张平安拆出一瓶五粮液,递给李二陛下。

“这一箱是剑南春,剑南春和大唐也有些渊源。据可查的历史剑南春酒可以追溯到千年前。据《后唐书·德宗本纪》记载,在盛唐时期剑南春被选为宫廷御酒。剑南春是现代中国唯一载入正史的中国名酒,也是中国至今唯一尚存的大唐名酒,其传统酿造技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剑南春酒产于四川省绵竹市,因绵竹在唐代属剑南道,故称“剑南春”。早在唐代就产闻名遐迩的名酒——“剑南烧春”。相传李白为喝此美酒曾在这里把皮袄卖掉买酒痛饮,留下“士解金貂”、“解貂赎酒”的佳话。北宋苏轼称赞这种蜜酒“三日开瓮香满域”,“甘露微浊醍醐清”。”张平安又拆出一瓶剑南春递给李二陛下。

“剑南春,不错,好名字。”李二陛下拿着剑南春,颔首说道。

“剩下的这一箱就是泸州老窖了,泸州老窖发源于中国酒城四川省泸州市,“浓香鼻祖,酒中泰斗”的美称。”张平安自然又拿出一瓶泸州老窖递给李二陛下。

“不错,看起来都挺好的。”

张平安和李二陛下正在这边说着带来的酒水,那边小兕子和城阳她们已经吃上了水果,并且一边吃着还一边投喂长孙皇后。

“阿娘,尼七,介些都好七哒。”小兕子拿着个红心芭乐,喂给长孙皇后。

这次张平安他们带来的都是热带水果,在长安城都是难得一见的,好多水果长孙皇后也是从没见过。

“嗯,挺不错的,甘甜多汁,果肉柔滑,果香更为浓郁。小兕子,带来的这些,阿娘做主,回头分给你阿翁和其他兄弟姐妹们,可好?”

“嗯嗯,阿娘做主好了。”小兕子也不是小气的人,再说她现在就在海南,想吃什么水果不能买到。

张平安他们又跟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说了一会话,约好到了三亚后,租下一栋别墅后,就来接长孙皇后去那边住一段时间。张平安今年就准备在海南这里过冬了,他想着过年的时候,把父母也接来海南,就在这里过年了。

回到酒店这边,张平安他们洗漱完毕,就上床准备休息了。睡前故事张平安就给小兕子和城阳她们讲述了妈祖的传说。

妈祖,作为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以及海外华人中广为流传的信仰对象,不仅是民间的守护神,也是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的形象多样,被尊称为妃、天后、天妃娘娘、天上圣母等,体现了她在不同地区和不同信仰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妈祖的形象在民间传说中被赋予了多重含义,有人认为她是观世音菩萨的化身,而在道教中,她则被视为海上的女神,以温柔的形象守护着那些在海上谋生的人民。

妈祖的传说起源于福建莆田湄州屿,原名林默,她的父亲林愿曾担任过兵马使或都巡检。林默在家中排行最末,因其出生一个多月未曾啼哭,故被父亲命名为“默”。据传,林默自幼就表现出与神佛的不解之缘,周岁时见到神佛像便有拜谒之态,五岁时已能诵读观音经。成年后,她更是通晓秘法,能预知吉凶,为乡民治病,且对海事有着天生的灵感。

林默最着名的事迹之一是她在梦中出元神救弟兄的故事。当时,她的父亲和四个哥哥出海遭遇暴风,危急时刻,一位女子牵五条桅索,如履平地般渡过波涛,后来得知,这位女子正是林默。此事传开后,林默的名声大振。她长大后发誓不嫁,经常乘船渡海,云游岛屿间,多次救护遇难的渔民和商人,因此被称为神女、龙女。

然而,林默的生命在一次救难中戛然而止。在一次救援中,由于风浪过大,她被台风卷走,年仅二十七岁。当地人认为她已成神,于是在莆田为她修建祠堂,奉祀她的神灵。尽管林默已经离世,但她救难的灵验却越来越多,传说中,郑和七下西洋时,也曾得到妈祖的显灵护佑。

妈祖的封号随着历史的推移而演变。在宋朝时期,她被敕封达九次之多。南宋光宗绍熙年间(1190年),她的封号由“夫人”进爵为“妃”。到了元世祖时期,她又被进爵为“天妃”。到了清朝康熙时期,她的封号再次提升,被封为“天后”。这些封号的演变,不仅反映了妈祖在民间信仰中地位的提升,也体现了历代朝廷对她的重视和尊崇。

妈祖信仰的传播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中国与世界各地的海上贸易日益频繁,妈祖作为海上保护神的形象也随之传播到了东南亚乃至更远的地方。在海外华人社区,妈祖庙宇成为了连接家乡与海外的重要纽带,不仅是宗教信仰的场所,也是文化交流的平台。

妈祖信仰的核心在于她的慈悲与保护。她不仅是海上航行者的守护神,也是渔民、商人和所有需要海上保护的人的庇护者。妈祖的形象和故事,传递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力量,激励着人们在面对自然的力量时保持勇气和希望。

随着时间的推移,妈祖信仰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宗教信仰,更是一种文化现象。每年的妈祖诞辰日,都会有盛大的庆典活动,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信徒和游客。这些活动不仅包括祭祀仪式,还有各种文化表演和巡游,展现了妈祖文化的独特魅力。

妈祖信仰的传播和发展,是中华民族海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对外交流的重要桥梁。妈祖的形象和故事,将继续在世界各地流传,成为连接不同文化和民族的纽带,传递着和平与友谊的信息。

人气小说推荐More+

文野:花开半夏
文野:花开半夏
歆玥无所事事的走在大街上,周围突然闪现,她发现她换了个地方。空中出现一本书,和她解释了现在的情况。对此她适应良好,并表示无所谓。反正她的资产什么的也被带过来了,足够她花到这辈子结束了。但是,谁能告诉她为什么她的周围老是出现一些奇奇怪怪的人。书对此表示,我就知道你不会听我说话,不过没关系,你不去我就让他们过来就好了。(本人容易受影响,会胡思乱想,然后就会写的很糟糕,请放过??????)
栩络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大明:我姐是马秀英
我姐是马秀英:我是马世龙,名字平平淡淡,但身份在大明尊贵无比。我是马皇后的亲弟弟,大明开国君主朱元璋的小舅子,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的亲舅舅。十五岁提刀上阵,二十岁军功封侯,军阵之上敢和常遇春抢活干,百骑就敢硬冲敌阵。这大明天下,万里江山,就该风华无双,日月同光,就该威压百世,万国来朝!既然来了,有些事一定要去做,去改变,一个不一样的大明。(部分设定与历史时间线有误,特
谦安-
民国黑旗军
民国黑旗军
关于民国黑旗军:1912年9月,广西钦州,田梦雪对刘永福说:“狄先生希望组建一支军队,收复满清在北方的失地,外东北、外西北,还有台湾,这支军队的旗帜将是一面黑旗,他要告诉世人,黑旗军没有灭亡,必将重现昔日的辉煌!”现代人狄雄穿越到民国1912年的北京后,利用现代知识、经商办厂,组建武装,狄雄的梦想是利用俄国内战的机会收复外东北和外西北。但他的公司在商战竞争中得罪了日本黑龙会,遭到黑龙会、北洋政府
皖东老树
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
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
关于大秦:开局以七星灯为始皇长生!:后世道门落魄修士穿越大秦,开局被当成江湖术士为始皇长生,本以为自己定是那被坑杀的数百术士之一。但谁能知晓,后世之道术,在此世绽放!曾经所学而不能用的各种道术在其手中一一绽放出曾经的光辉!以七星续命之术为始皇长生!将黄巾力士之术赐予战将纵横捭阖!当道术再次绽放出它的光辉之时,道门,终将崛起!吾为道门魁首!镇大秦,吞天下!
西湖打水人
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
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现代兵王李云穿成史上最惨太子东宫被克扣成茅房,满朝都在赌他何时暴毙。觉醒后,他当着满朝文武斩下尚书头颅,拎着血衣笑问:“还有哪位忠臣想试本宫的新砚台?”他踹开王府大门,将准皇嫂搂进怀中:“三哥,你的新娘本宫用过了!”他将盐酒提纯术砸向龙案:“父皇,这长生酒里,掺了你宠妃的骨灰呢。”七国联军压境时,他烧了使臣尸体铸成剑匣:“诸君八十万头颅够不够填本宫的京观?”满朝惊悚发现,这疯子
吕家大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