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艰难的人生》最新章节。
第二天,厝艾芹像往日一样在厂里加班后吃完晚饭,回到自己的住处,洗漱之后,已是晚上9点,便上了床想早早休息。
这是一个晴朗的夜晚,外面有风吹落叶的声音,时不时窗外墙角处传来蟋蟀“叽叽”的叫声。秋天总是一个让人思绪飘飘的时节,在工厂里辛苦劳作了一天的厝艾芹,虽然身体疲惫到不想动,但却没有一丝睡意。
睡不着的她拿起手机,没有目的翻看,却也不由自主想找文志青聊天,但似乎又找不到特别话题,只好趟在床上沉思着。
厝艾芹第一次和文志青聊天,就发现其很幽默,他那句“能呀,就是不能把你当做女朋友。”让厝艾芹记忆深刻,又让厝艾芹难以琢磨。
厝艾芹昨晚看了文志青QQ日志发表的诗《黑夜里的思念》及和他的聊天,从字里行间才判断出文志青现在没有女朋友。想到这里,厝艾芹心里竟然涌现出一丝雀喜及满足。
聊天对话中,文志青巧妙地认可了他的确深深地爱着那个不会等来的她。当对话里“明白了,哥喜欢着她”的时候,文志青说“不”,这并不是否定,而是对这句话的一种补充——哥“不”是喜欢她,而是爱着她。
从文志青的诗中,厝艾芹更是看到了文志青的心胸、情怀和深爱一个人的独特方式。文志青的爱,不是一定要得到,默默地思念,远远地祝福,也是一种爱。
厝艾芹,似乎看到了一个诗一般的文志青。虽然他们认识还不久,甚至连面都还没有见过。他俩自从认识以来,几乎每晚都聊天,前几天聊天中文志青向厝艾芹做了一个有趣的自我介绍。
文志青说他小时候并不叫文志青,而是叫文自壮。作为农民的父母,希望文志青从小壮壮的,才有力气干农活,而对文志青读书并没有抱多大的希望。
文志青接着解释,可能是上帝注定要让他叫文志青,因为他出生在稣柊里乡,在他心中,他把“稣柊里乡”写作“书中里香”。而文志青,是他长大后自己改的名字,取义“文字青年”,这样和他出生的地方就吻合了—文字青年来自书中里香。
在厝艾芹眼里,文志青是诗一样的,也是现实的。因为文志青等不来的人,他便不会等,要为现实而活着。选择一种放弃,是为了另一种获得,双手满满的,便再也容纳不下其它的东西。
在厝艾芹眼里,文志青对一个人的爱,是深沉的,绝不是肤浅的。因此,她想知道文志青为什么深深地思念着在远方上大学的那个她。
于是,厝艾芹便找到了今晚的聊天话题,又一次找文志青聊天。厝艾芹也很有方法,她先是夸了文志青一番,说志青哥对一个人的爱,是深沉的,绝不是肤浅的。志青哥思念的那个女孩一定很优秀,一定是哪个地方吸引了志青哥或是感动了志青哥,她很希望知道是什么样的女生能吸引他。于是,她鼓足勇气发出信息“志青哥,她一定是一个很优秀的女孩吧?可以和我谈谈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女孩吗?也好让艾芹妹向优秀的人学习,仅此而已,并没有其它意思”。
文志青回答:“对,我喜欢她的懂事、成熟、勤奋、节约”。
“志青哥,我能猜到是这样,但太笼统,能不能讲细一点,也好让妹妹向她学习”
文志青沉思了一会,给艾芹妹讲一段艰苦岁月的故事也无妨。索性电话打了过去,低沉、柔和并带有一些忧伤情感的声音说:
“10多年前,有一位女孩,她的名字叫做季妤春,和我一样出生于一个艰辛的农村家庭。那时,我们在同一所学校,她高我两个年级。学校没有宿舍,我们借宿在同一个房东家得以认识。我们一起有说有笑地走着去上学,每当下晚自习时我们又结伴而行有说有笑地回来,快乐地、充实地刻苦学习着。
有一天,下晚自习后,我们依旧结伴走在回来的巷道小路上。皎洁的月光笼罩着小镇里的每一条巷道,时而会有一阵清幽的晚风迎面吹来。今晚的季妤春,高高的身材穿着一条黑色柔和布料的长脚裤子,脚上穿着农村人自做的带鞋绊的敞口布鞋。一阵微风吹过,掀起了她的裤脚,在淡淡的月光照耀之下,我无意地看到了她脚背露出一只破旧的袜子。无疑,那是一只袜子跟部早已磨了一个大洞的袜子,她舍不得扔掉,她也不能扔掉,所以就反了过来穿着。因为扔了,就得花一两元钱买一双新的,买一双新袜子的钱可以用来买几只写字笔或几个作业本。
志青哥看到这一幕,觉得她是一个成熟懂事为家庭着想的一个纯朴节约的女孩。志青哥也常听老人说,挣钱犹如针刁土,用钱犹如水推沙。我为季妤春的朴实节约而赞美。”
文志青接着说:“她纯朴且用功,她美丽而不娇,她刻苦学习,她现在正在攻读医学专业研究生学历,很快就毕业了,我为她的努力上进而倾慕……”文志青说到这里,脖子哽哽的,又想起了伤心事,但他并不露于声色,强挺着,电话那头的厝艾芹并没有发现文志青此刻带有往事伤心的情绪,只听到一声“唉!不说她了……”
厝艾芹,在电话的另一头,听着文志青宛转悠扬、顿挫有序、庄重又柔和的声音倾诉着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此时此刻,在厝艾芹看来,只有一个本身励志的人才会讲励志的故事;只有一个细心的人才会观察和记下生活的每一个微不足道的瞬间。厝艾芹,同样出生于一个艰辛的农村家庭,她对文志青,是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
“志青哥,我也想给你讲一个我身边真实的故事,只是,与你说的情节正好相反。”
接着,厝艾芹也深情并茂地说了起来:“在志青哥说的这段艰苦岁月的几年后,那时我正在上初三,我们班有一位男同学,他老爸在海外经商,他家是咱们班最富有的,因此他的穿着都是他老爸从国外带来的。有一段时间,他老爸忙于生意好久没有回来,他想要一双新鞋,于是他的妈妈就立刻进城买了一双安踏牌运动鞋,花了八百元,带了回来给他。劝说道:‘儿子,先将就着穿,已经给你老爸说了,他下次回来给你带上国外的来。’我不要,我就要国外的!’说着很生气地将那双新鞋子向窗外扔了出去。中考下来,那个有钱的男同学考了一个‘第一’。真是经济条件也第一,两样都占了。”
文志青听后,想起一副有名的对联:自古雄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