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乃武将,不善言辞!

第58章 报名(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臣乃武将,不善言辞!》最新章节。

孩童幼年不展现出来一点读书天赋,你看谁愿意资助你?

世上那么多人,真以为人人都能成为文曲星啊!

在大宋除了天圣五年外,嘉佑二年那场考试可谓是文曲星集体下凡了。

大宋背诵天团多半都是在宋仁宗手底下出来的。

三人一路缓行,过了一座石桥,再踏过石牌。

进了书院大门,第一个便是崇圣殿,里面供奉着孔子以及弟子的画像,周遭还有孔子周游列国的绘图。

大家都很默契的拜一拜孔子,毕竟明面上要懂得尊师重道。

至于上香,倒是没有。

一般学子考试前,都去文庙上香拜一拜。

这里的孔子像只是摆了瓜果。

大殿东侧有一通“重修归德府学宫记”碑碣和一棵上百年的皂角树。

据说是宋州虞城通儒杨悫在归德军将军赵直扶助下聚众讲学,创办睢阳学舍,也就是应天府书院的前身,他那个时候时候种植的。

杨悫去世后,他的学生戚同文继承师业,继续办学,但戚同文病逝后,书院曾一度关闭。

直到真宗皇帝赐牌匾,戚同文的儿子才重新开辟讲学。

但是他儿子前两年过世了,如今是他的孙子戚舜宾继续打理书院,可年岁也不小了,精力不济。

晏殊才决定要范仲淹来执掌书院。

宋煊二人听着张方平的讲解,继续往前走,直到了讲学所在地。

范仲淹等人正在那里有条不紊的给考生登记,核对信息。

即使范仲淹身为“校长”,但也是亲力亲为。

三人各自分散排队。

宋煊面前的文士头也不抬,奋笔疾书道:

“姓名?”

“宋煊。”

“籍贯?”

“应天府宁陵县勒马镇人士。”

就在宋煊报着自己籍贯的时候,眼前的文士猛然抬起头,开始打量着宋煊。

郑戬对于宋煊这个学子很是期待,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几个人都对她另眼相待。

如今郑戬见宋煊的模样。

虽是一副稚气未脱,但长相颇为俊朗,像是个做官的好料子。

光是这一副面皮,就容易给人好感。

愿不得希文等人都对此子颇有维护。

但学识就是学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之人,也多了去。

只是他有些意外,宋煊手中怎么会有宫中流行的折扇,这玩意可没有成为普通学子之间的流行器物。

但郑戬并没有多说些什么,打量完宋煊后让自己有个囫囵印象后,继续登记。

他自幼丧父,是跟着曾经的神童老师杨亿学习的,待到老师两年前故去,他才返回吴地参加解试。

宋煊没见过这个年轻的面孔,倒是张方平瞥见了这一幕,心中有些紧张。

他从此地返回去,还没来得及同十二哥说这些事。

因为有外人包拯在。

谁知道他是不是个大嘴巴。

毕竟大家刚认识,很忌讳交浅言深的。

好在一切顺利,大家报完名后,又聚在门外。

“包兄,咱也算是相识了,一起吃个饭,好好备考。”

包拯当即行叉手礼:“十二郎,咱们就此别过,我得去寻一个住处落脚。”

人气小说推荐More+

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陈秀才苦读一辈子也没能中举,临死之前对大女儿嘱咐道:“一定要让你弟弟读书,让他考取功名,不然爹,死不瞑目!”长兄如父,长姐如母。陈招娣带着爹的遗愿,毅然决然放出了自己的条件,“想要迎娶自己,就必须要送小弟去读书。”村里其他人沉默不语的时候,逃难来的糙汉眼巴巴将陈招娣与陈及冠两姐弟带回了家,任劳任怨供养小舅子读书。多年以后,衙役敲锣打鼓,簇拥陈及冠来到村里。“阿姐,我中举了!”......意外落水
螳螂爱跳舞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
关于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叶晨穿越到了大魏王朝,成为被废的太子。他本想埋头搞钱,做一个纸醉金迷、妻妾成群的皇子,岂料在时局的推动下,他只得除奸臣、荡敌寇、南征北战!蓦然回首,他已然建功立业!
三白金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苏治只是一个普通的短视频制作者,直到有一天他点进了一个小网站。只要在该网站发布的视频,就能被平行世界里各个朝代的人物所看到。他不仅可以获得点赞奖励,还能得到大哥们的打赏。半信半疑的苏治,发出了自己精心制作的于是,皇帝们轰动了。秦始皇:朕灭六国,一统华夏!第一名,不为过吧?汉武帝:朕扫平匈奴,建汉家脊梁,前三名,应该有吧?李世民:朕文治武功,打得周围番邦磕头求饶,不是第一,也肯定是第二!朱元璋:咱
权照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
关于我的电子女帝们在现实抢我:洛尘穿越古代平行世界,成为科举考场上抓耳挠腮的穷书生。离金榜题名只差最后一篇治国策论,可他连毛笔都不会用。好在穿越时绑定历史推演器,在虚拟推演中可以练习文章,锻炼技能,只要辅助皇女登基,就能将练习的才能带回现实。本想着随便选个最有优势的皇女速通游戏,却误打误撞选中政治头脑为零的秦王李瑾瑜。与此同时。得到天道推演能力的秦王李瑾瑜好奇之下开始未来推演,却发现自己的父皇将
灰色的灰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大明:我与朱棣争天下
我与朱棣争天下:大明永乐盛世,我是朱高煦。后代史书称我父皇:“再造宇宙,功同开创、故勋业甚盛---是汉唐宋以来英君明主轶,而过之远矣!”但我就想问问父皇:“当年奉天靖难,我拼死力战,你对我说:“勉之,世子多疾。”到底还算不算数?”
明镜要高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