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图春史

第421章 其实可以选择(2/2)

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凤图春史》最新章节。

姜昭那样精于算利的人,当然不会一直让自己困在福庆宫中,所以她相信对方必定有后招。

但在姜昭的后招使出来之前,朝廷的局势会不会影响到陶家?

毕竟,她已经为姜昭做了一次伪证,且静宜又在九公主的队伍中,两家的关系一下子难以撇清了。

为此,她才会直接就在紫宸殿外截住了九公主。

和陶家的安危相比,宫中那点窥探的目光真的不算什么了。

郑吉想了想,回道:“贤妃娘娘,待武阁比试结束之后,母妃便可以从福庆宫出来了。”

这便是她的把握。

父皇现在对母妃还有眷恋和不舍,她能筹谋的,便是父皇这点感情。

武阁比试结束之日,她以成绩请恩典,母妃就能从宫中出来了。——这一点,她十分有信心。

“……”陶贤妃一下无语了,九公主说得太肯定,她反而不相信了。

郑吉笑了,轻声道:“贤妃娘娘,眼下您只能相信我。即便母妃没有从福庆宫出来,一时半会对北疆陶家也没有什么影响。”

父皇的确不愿意让北疆的百姓只知道有陶家,但是陶家已经在北疆经营了那么多年,树大根深,父皇想做什么,一时半会也不能如愿。

郑吉的话语,并不能让陶贤妃放心,只会让其再次深深地叹息了一声。

“九公主,但愿你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本宫所能告诉你的是,在后宫之中,失宠的日子真的非常难熬。贵妃娘娘她……真的能适应吗?”

陶贤妃原本想见郑吉,是为了解心中疑惑,谁知道非但没有解,反而更添了许多不解。

她已坦白到将希望十皇子登基为帝这样的话语都说了出来,但是对方还是滴水不漏。

不过,她也很有信心,姜家一系最后始终会站在她的身后。

姜昭无子,姜家先前一直在朝中没有经营,除了与陶家结盟,还能有什么选择呢?

尤其,在太子郑征与九公主还滋生了许多仇怨的情况下,姜家其实和陶家一样,也没有可以选择的余地。

两家结盟、联合,或许还能与太子相争。

军中之权、首富之财,总能为一个皇子增添助力吧?

不得不说,陶贤妃现在所想的,都没有错。

只不过,这个助力最终不是用在十皇子郑律身上,而是用在了另外一个人身上。

~~~

郑吉离开嘉懿宫的时候,脸上挂着的笑容便隐了下去。

在陶贤妃面前,她的确游刃有余,不曾露出半点担心。

但是一想到母妃被禁足在福庆宫中,她始终还是心有挂碍,心情自然沉重。

但是她迈出宫门的时候,却见到了自己的马车旁已经站了一个人。

那个人长身直立,腰肢纤细,腰间悬着一枚铜兽牌,面容平平无奇。

是凤句,原来凤句已在宫外等着她了呀!

人气小说推荐More+

农村妹续
农村妹续
这夲是接着前面那夲来写的,是农村妹的完整版。是因为申请签约点错了,就搞成申请完结,所以这夲是接着第九章过后的笫十章开始写的,就是晓妍三岁半开始上幼儿园到她学业完成后外出打工的一生经历。。。。。。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力,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鸿溶
一根烧火棍,打遍天下无敌手
一根烧火棍,打遍天下无敌手
青山村出了个大新闻:乜老三家的老大乜林楠有大机遇,她被仙人给带走了乜林楠从小就知道人能一辈子都靠着的只有自己进入宗门后也不敢懈怠,所有人都说她是同一批里最有可能进入内门的只是到了筑基事情好像有了改变只要弟子到了筑基期,宗门都会给弟子一件法器,无论之前有没有,乜林楠自然也有不过,在乜林楠要和法器签订契约的时候却失败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因为她已经和从凡人界带来的那根烧火棍签下了本命契约吗,且这烧火棍霸
圭乐木
恶雀栖金枝
恶雀栖金枝
她重生归来,誓要血债血偿;他权倾朝野,甘愿俯首称臣。萧宾月,你可知招惹我的下场?知道啊,要么死,要么……让你死心塌地。上一世,萧宾月贵为太后,却终究沦为权臣楚衡的掌中雀,最终被他一杯毒酒赐死。重生回到十年前,她仍是户部尚书府备受欺凌的庶女,...
大麦若水
弄春潮
弄春潮
苏虞是御史大夫的嫡女,却活得窘迫又拮据。意外与当朝显贵沈清衍有了一夜欢好后,她不曾留下。后来,苏虞再次遇到了沈清衍,正逢险境,她毫不犹豫的寻求庇护。“大人,只要您救我,今日,我便属于您。”沈清衍负手望去,只见一抹青丝拂过她妩媚的脸,无端的撩人心弦。沈清衍应了,可他不曾料到,就在他将这个小姑娘放在心里之后,她居然跑了,还胆大包天的要与旁人成亲。张灯结彩的喜堂,迟迟不见新娘身影。无人知晓的红纱帐内,
谢荷花
灵玉仙途:废柴公主的逆袭
灵玉仙途:废柴公主的逆袭
世界设定:故事的舞台是一个广袤无垠、充满奇幻色彩的修真世界。在这世界中,分布着无数大小各异的大陆。主角所在的大周王朝位于蓝星之上,蓝星曾是最为顶尖的独立大世界,灵气浓郁,人杰地灵。然而,几万年前,为了抵御异族的疯狂入侵,各大世界的顶尖高手纷纷汇聚于此,与异族展开了长达万年的艰苦鏖战。虽然最终成功击退了异族,但蓝星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变得支离破碎,灵气极度稀薄,沦为众人眼中的荒芜之地。尽管如此,
宁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