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m.yqxsb.com】第一时间更新《大明:这个皇太孙无法无天》最新章节。
雨,渐渐大了起来。
打湿了官员们穿在外面的孝服,浸透了里面的官服,即便是八月的天气,早晨凉风吹来不少官员仍旧忍不住吸溜鼻子,不停抱怨。
可仍旧有那么两个官员站的笔挺,不管是三个月前的送葬还是如今例行祭奠,他们从来是风雨无阻。
他们是翰林学士方孝孺和齐泰。
他们两个没有哀嚎不休,也没有悲悲戚戚,但是二人眼神当中的惋惜和悲痛一点都没有减少。
太子朱标的故去让二人对眼前大明的局势无比担忧,他们现在的心情就像这阴郁的天气一样,不知怎么去面对将来。
这两个人在朱允炆当政之时的确因为迂腐而导致天下大乱,他们虽然只有文采而没有政才,在后世的评价中没有什么好词。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两个人有文人风骨,刀斧加身不改其志。
尤其是方孝儒被俘之后面对朱棣让他写诏书的命令,充耳不闻,甚至大骂朱棣为反贼。
诛杀方孝儒十族这件事不管存在讹传与否,方孝儒的家人肯定都被杀掉了,然而即便如此方孝儒依旧没有屈服,不愧读书人的种子。
而他们的风骨从来不不孤立,而是历经了几千年的传承。
这传承可能来自于身陷匈奴十九年矢志不移的苏武;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
国破家亡背着小皇帝投海自尽的陆秀夫和崖山殉国的十万军民;
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
这份传承历久弥新,即便难免出现明末东林党里某些只知内斗,跪伏在满清脚下的败类,但传承从未断绝。
诸如扬州抗清、清末黄花岗起义、戊戌六君子、抗日战争的仁人志士、解放战争的董存瑞、抗美援朝的黄继光等等。
这些精神从未曾断绝。
正是这些风骨作为中华民族的底色,才让中华民族在几千的沉沉浮浮当中,绵延不断。
方孝儒和齐泰二人在面对太子殿下的神位之时,恭恭敬敬跪在水地里,虔诚至极,即便朱允熥手脚并用的从他们面前爬过去,也未曾让二人有所动容。
朱允熥爬到朱允炆和吕氏母子身后对着朱标的神位便开始磕头嚎哭。
看到朱允熥如此模样,黄子澄轻轻摆了摆手,示意那些文官可以了。
文官们这才站回到了班列当中。
阁楼上,看到朱允熥的表现,朱元璋很不满。
面对文官的刁难连应对的能力都没有,最后被逼的只能跪地爬行表示清白,难道在你的眼里就只有这种办法才能洗清自己的过错?
这般懦弱立你为皇太孙你能应付那些文官?
但朱元璋也看明白了朱允炆也没好到哪里去,至少武将是没有支持他的。
文武如此对立,自己死了后,朱允炆当皇帝,文官们岂不要骑在武将的脖子上拉屎撒尿?
说心里话,在没有认识朱雄前朱元璋是很喜欢朱允炆的,孝顺,读书好,明事理。
但今天这么一看这些好印象都要大打折扣。
当皇帝不能太单纯,但也不能全然靠阴谋诡计,一代帝王需大开大合,躲在宫闱中耍阴谋诡计,那是妇人。
念及至此,不由感慨:标儿啊,你的这两个儿子都不行,你让爹怎么办?